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們扯淡時,我們到底在幹什麼?

當我們扯淡時,我們到底在幹什麼?

今天我們一起讀一本,佔據《紐約時報》非虛構類圖書暢銷榜榜首長達9個月的書。

書名特別不嚴肅,但它的研究特別嚴肅——

《論扯淡》

作者: [美] 哈里·G·法蘭克福

譯者: 南方朔

出版: 譯林出版社

1.先問你個問題:真理最大的敵人是什麼?你可能會回答「說謊」。但作者卻尖銳地指出——真理最大的敵人是,扯淡。為啥呢?因為謊言比扯淡還要高級一點兒。

① 說謊者要有足夠的認知能力,知道什麼真、什麼假,才能去騙人;

② 說謊者要有一定的語言技巧,能靈活傳達與事實不符的信息;

③ 說謊者還要有清晰的意圖,知道欺騙別人的目的,以及可能的得失。

而扯淡,就很隨意了,不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需要有高超的語言技巧,往往也沒什麼目的性,比說謊的門檻低多了。

2.知道了第1條,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這是一個哲學家要深度研究的哲學問題。因為「真理」是哲學家討論的主題,所以真理的敵人——扯淡,也歸哲學家。正因為此,《論扯淡》才是一本如此重要的哲學著作。

3.要剖析「扯淡」,得先明確「什麼是扯淡」。這本書認為:任何漫無目的、不關心事實的言論,都屬於扯淡。說的人漫不經心,聽的人不知所云。發現了嗎?語言本來是用來準確傳達信息,但扯淡已經違反了語言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閑談是扯淡,政客大而空的演講是扯淡,電視上缺乏依據的廣告詞也是扯淡。

4.你可能要問了:為啥我們如此熱衷於扯淡呢?原因有四個:

原因一:在發泄情緒的衝動下,人們會忽視表達的準確性。比如說「我現在的感覺,就像一隻被車軋過的狗」,作者覺得這句話就有扯淡的成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被車軋過的狗是什麼感覺。我們說這些話的時候,根本沒想著把它說對,只是想著發泄。

5.原因二:借扯淡的表達操縱聽眾,傳達想讓別人接受的印象。比如美國政治家常用的話:「我們偉大且被上帝庇佑的祖國,其開國元勛在神聖的引導下,為人類開創了嶄新的紀元。」就是想用這種空洞、未經證實的表達,喚起聽眾對國家的感情。

6.原因三:用扯淡來掩飾自己的無知或無可奉告。比如,一個對環境問題毫不了解的政客,接受環保主義者的質詢,雖然不懂,但還是要發表意見和看法。這個時候,他的發言十有八九就是在扯淡。

7.原因四:後真相時代,想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獲取絕對真相,變得非常困難。人們不再追求真相,而只相信自己的感覺——說的人只願意說自己想說的,聽的人只願意聽自己想聽的,彼此在扯淡中各取所需。

8.作為一位哲學家,作者對「扯淡」這件事,達到了一種過敏性的危機感:漫無目的的扯淡,讓人對真相漠不關心,而且還不用為破壞真相負責。到最後,大家追求真相的動力會越來越弱,甚至完全消失。想像一下:所有人都不關心真相,謠言和誤會在扯淡中被不斷製造,每個人都生活在虛假之中……你說可怕不可怕?

9.跳出這本書,扯淡有沒有積極作用呢?當然有。對於放鬆自我、建立不那麼嚴肅的社交關係,扯淡有它獨特的價值。到底是發揮積極作用,還是消極作用,關鍵看你對它的態度——如果你一笑了之,那扯淡就能愉悅身心;如果你把扯淡的內容當真,那它就真的會讓你看不到真相。

讓我們對《論扯淡》這本書的作者哈里·G·法蘭克福,譯者南方朔,出版方譯林出版社,說一聲感謝!

最後,讓我們再回顧一下書中的金句:

真理最大的敵人,不是說謊,而是扯淡。

像這樣的好書,「羅輯思維」商城中一直在為你精選。本本都有價值,歡迎前往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輯思維 的精彩文章:

這款多功能小夜燈,幫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環境

TAG:羅輯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