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仰的迷失和文化反省

信仰的迷失和文化反省

信仰的迷失和文化反省——以《天蓬元帥之大鬧天宮》為例反省中國文化之亂象

文/寂寥叟

引子

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成為優秀民族;

一個優秀的民族,必有其優秀的民族文化;

一個優秀的民族文化,是這個民族的精神所在;

一個以褻瀆傳統民族信仰而取樂的人,豈能是品性正派的人!

一個以糟踐傳統民族文化為能耐的人,必定是修養敗壞的人!

一個以污染民族精神為能事的人,豈能是靈魂凈潔的人!

傳統,是祖先的精神,是祖先的智慧,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這個民族,因為走偏、走遠所導致的失憶、困頓、教訓等等一切問題,都可以在這些寶貴財富里找到答案和解決良方。所以不論你信與不信,你都不可以褻瀆。

近幾天,接連收到各地道友和信眾發來的微信,眾情激憤曰:有不良影視《天蓬元帥之大鬧天宮》,褻瀆神靈、污辱教門、踐踏信仰、挑畔國法。並發來影視截圖。截圖畫面果然低俗不堪、邪淫穢惡,醜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及其他眾神靈,其醜化程度之甚,難以入目。筆者看後頓感某些文化人竟如此無聊骯髒、齷齪下作。並由此聯想到當今文化和影視領域的種種不良現象,遂成此文,以警愚昧。

一、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

目前,中國有五大信仰,分屬於五大宗教,包括:佛教信仰,道教信仰、伊斯蘭教信仰、天主教信仰、基督教信仰。這五大宗教和信仰,受我國憲法、法律保護。這其中,道教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本土宗教,最具中華民族傳統信仰特點,與古老的中華文明、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這個宗教,兩千年來通過其「出世」與「入世」並舉的特殊形式,一直在為中華民族堅守、踐行和傳承著最根本的文化因子和最崇高的思想境界,比如:道、德、虛無、自然、清靜、無為、真知、真覺、逍遙、齊物、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天人合一、上善若水、和光同塵、道法自然、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復初致明、返樸歸真……等等。在漫長的歷史風雨中,道教承載著古老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信仰,一路走來直到今天。

那麼,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信仰是什麼呢?學界不少人認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沒有形成自己的宗教信仰。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有待商榷。我們不妨從一個側面,通過一個歷史現象來尋找答案。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借用管子的記述,說中國歷史上有七十二位帝王曾經到泰山封禪,而最有名的有伏羲、黃帝、堯、舜、禹、湯、周成王等等十二位。根據《史記》中的這一記載,說明華夏民族自遠古以來就不斷有帝王舉行封禪祭祀活動。

封禪,就是祭祀天神地祇,祈求國泰民安。在中國漫長的古代社會,帝王代表國家層面,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景而登岳封禪,祭祀天地神祇,而庶民百姓,或個體或群體,敬天地、祀神靈、祭祖先更是常態化——這就是中華民族早期非常成熟了的神仙信仰,也是中國早期的宗教信仰(中西文化差距懸殊,不可完全以西方宗教模式為標準)。有學界大德據出土實物考證,中華民族的宗教信仰至少始於五千年前,只是當時尚未形成正規的組織形式而已。至秦漢,封禪活動達到鼎盛,封禪範圍也由東嶽泰山擴大到中嶽嵩山,隨之,道教繼承封禪祭祀天神地祇這一神仙信仰和中華民族古老的鬼神崇拜信仰,由早期不太正規的原始宗教形式,正式形成具有嚴格組織和儀式的新型宗教。宋以後,諸天子自以為德基不足,沒有資格登岳封禪,因此登岳封禪活動由此終斷,元代遂於京畿之地壘築圜丘,藉以替代登高而祭祀天地神靈。至明代,乾脆在京城四郊興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以用於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登岳封禪(或天壇地壇祭祀)所奉祀的天神,主牌位是「皇天」或「皇天上帝」,即《尚書》、《詩經》等古籍中的「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天帝」等,居眾天神最高之位;以下是「日月星辰」、「風雷雲雨」等諸神牌位;所奉祀的地祇,主牌位為「后土」或「后土皇地祇」(後來為了與「皇天上帝」相對應,地壇的祭祀牌位也常寫成「皇地祇神」);后土以下是山神(天柱山之神)等各類神仙。「皇天」是「天神」中的最高神靈,「后土」是「地祇」中的最高神靈,合稱「皇天后土」,而「天神地祇」就是泛指天地神靈的總稱了。可以說,在清朝以前的數千年里,上自天子下至庶民,舉國上下祭祀天地神靈、敬奉祖先,始終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大事,從未間斷。

通過以上封禪和天地壇祭祀這一歷史現象,我們就得出了明確的答案: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信仰是「神仙信仰」。但大家要知道,這個神仙信仰體系中的「皇天」、「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后土」、「后土皇地祇」、「日神」、「月神」、「星宿神」、「風神」、「雷神」、「雨神」等等,全都是道教神明。其中,「昊天上帝」在道教的通常稱號是「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簡稱「昊天上帝」、「玉皇上帝」或「玉皇大帝」,宮闕為「昊天通明宮」。泰山極頂的玉皇廟,就是歷代帝王登泰山封禪時啟建天壇的地方,也是道教奉祀「玉皇上帝」的道觀。此外,高居在這個神仙體系之上的還有「太上老君」(包括「三清」),是中華民族傳統最高信仰「道」的人格化。

顯然,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與道教信仰本一不二,並且整個神仙體系歷來均由道教所供奉。所以,作為歷代皇家的祭祀重地、同時也是天庭大神往來於天地之間通衢「驛站」的五嶽,歷來均由道教奉守常住;北京天壇內的皇家道觀「神樂觀」,也是由道士主持一應日常事務。可以說,道教自從正式創立的那天起直至今日,就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整個神仙信仰體系。

以上事實允分說明:神仙信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道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宗教。因此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是中華民族傳統信仰的最高尊神。

到此,我們可以認定,《天蓬元帥之大鬧天宮》是一部踐踏傳統,詆毀信仰,褻瀆神明,醜化道教,傷害廣大道教信眾宗教感情的影視產品。難怪各地道教人士和信教群眾如此群情激憤。

宗教,是心靈的歸宿;信仰,是教化的根本;神明,是信仰的依託。你可以不信,可以不拜,但你不可以醜化,不可以穢污,不可以褻瀆,不可以踐踏。這不唯天地不容、神明不容、宗教不容,國法也不容。「天道承負因果報應」、「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舉頭三尺有神明」等等大量的道教因果警言也無非是要說明:天理昭昭,因果不爽,哪管你信與不信!

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文化,原本應該是個動詞,重在「化」字。「以文化之」謂之「文化」,乃是「教化」意義。如:化人心、化人倫、化風俗、化世道、化濁為清、化暗為明、化邪為正、化惡為善、君子以仁化清風、聖人以德化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要義,中華民族的文明、精神、性格,都建立在這種文化之上。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構架為:道為根,德為本,仁善為枝葉,教化為應用;聖道與王道並舉,天心共人心同化。這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思想的核心。很顯然,在這個核心構架之中,「道」是根源部分,任何中華固有的文化流派,其源頭皆出於一個「道」字,所以道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之根源一脈。隨著社會的發展,西漢時期儒家文化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和治國綱領,而高居於諸文化流派的核心地位,魏晉以後以至唐宋又逐漸形成了以儒道釋三大文化流派為主流的中華傳統文化,其格局至今未變。這其中,道文化和神仙信仰就以宗教形式完全歸屬於道教傳承和踐行。而且,道文化作為民族的根源文化,始終處於教化人間的深層和高層境界地位。所以道教在教化人間的過程之中,始終把握道德思想、神仙信仰這兩個核心,彰顯其「以道為根、德為本」而凈化心靈、淳化世風、普化人間的特殊教化之功。

可是,自從「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中華傳統以來的百年之間,中國文化領域的思維方法、認識方法、研究方法等逐漸全盤西化,故而民族傳統漸離漸遠、漸漸失去記憶,以致於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文化人動輒調侃傳統、評判聖賢、譏諷信仰,儘力推翻傳統教化之功,並理直氣壯地以此為能事。尤其當今某些影視作品,慣以邪思怪想、低俗手法胡編亂造,甚至篡改傳統名著顛覆其旨,來醜化道教、詆毀信仰、褻瀆神靈,製造低俗、污染社會,全然不顧根性毀空,德基損盡,豈止一個《天蓬元帥之大鬧天宮》!

在這些不良影視的背後,有一幫具有大聰明和大學問的文化人,由於他們對傳統文化修養的虧缺、責任的失憶、良心的麻木,致其聰明學問難以用於正道。正如泉溪偏離了本流,漫到哪裡哪裡就會泛濫成災;試想若是大江大河偏離了本流,將會給廣闊大地造成多大災難!實際上,我們的民族文化在經歷了百年自毀歧途而愈偏愈遠之後,到如今只存其「文」不見其「化」,並且已經凝結成了一個不小的文化悲哀,該反省了!

反省,當不唯文化本身,亦當包括文化管理。唯如此方不致於不健康的濫文化流入社會。

三、文化修養文化責任文化良心

文化的流傳,依賴各種載體;文化的應用之功,主要依靠文化人。但在中國傳統習慣認識上,不是僅僅具備了文化或學問就是合格的文化人了。合格的文化人,必須具備三大要素:文化修養、文化責任、文化良心。

所謂文化修養,首先是對聖賢的敬仰、對文化的忠誠,在文化中體悟天地之德、聖賢之心、文化之功、教化之方,以培養自己的道德之基、仁義之心、君子之風、良師之范。如此,方能將其所學更好的以道為根、德為本、仁善為枝葉、教化為應用。

所謂文化責任,一方面是對文化的護持、堅守、傳承責任,一方面是對文化的光大、應用、教化責任,有此責任在身,則可承天地之德,秉聖賢之心,以自己的文化修養,體仁揚善,施行教化,引領正氣、播灑清風,輔國益民,利濟群生。

所謂文化良心,就是不論你學了多少文化,掌握了多少學問,都應該用你的文化和學問,對得起天地,對得起聖賢,對得起祖宗,對得起文化,對得起民族,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可以用你掌握的文化和學問標新立異,妄作逞能,來背叛傳統、糟踐文化、污染人心、污染社會、褻瀆信仰、褻污聖賢。所以古來傳統文化人在自律方面對自己要求極高,一言一行,無不謹慎。

然而當今某些文化人,在宣揚文化時,慣於標新立異,妄改其旨。例如有的文化人,在宣講武松與潘金蓮故事情節時,認為武松不盡人情,而潘金蓮反而可以理解和同情;在論述某傳統教化故事時,偏偏妄加考證其不符史實而顛覆其旨;在研究古聖先賢思想時,偏偏以為聖賢不如自己而妄加評判等等。但是他完全不明白,千百年來武松的這一形象,不知教化了多少男子尊天理、守人倫、養正氣,絕邪念、做正人君子;潘金蓮的美貌邪淫形象,不知教化了多少女子貴貞節、守婦道、珍自身、敬人倫、遵風俗,做賢良妻母。所以那時的社會遠不像現在人心如此色彩斑斕。那麼,施耐庵是文人,你也是文人,但區別在於:一個堅守著文化責任和良心,一個拋棄了文化責任和良心。至於其它篡改謬講、顛覆傳統教化之旨者,已如垢病遍染,比比皆是,不便一一贅述。

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文化環境,所以才不斷出現像《天蓬元帥之大鬧天宮》這類低俗下流、糟踐文化、污染社會、褻瀆信仰、詆毀道教的濫片。

四、純潔文化主流的重要性

歷史上,不是沒有逞能妄為不走正道的文化人,但是往往在文化主流之中看不到他們的影子。什麼原因呢?因為婦孺皆知:文化主流與民族精神、文化教育、人心的凈化、社會風氣等息息相關十分重要,必須保持其純潔健康的文化環境。

筆者小時候生活在鄉下,經常見到一些能耐非凡的逗笑高人,他們打著竹板,即興說唱,不用任何準備和思考,隨機應變,看到什麼就唱什麼,趕板順口,詼諧幽默,常常逗得大家前仰後合,大笑不止。這種人的幽默水平和逗笑工夫,遠遠超過當今小品大王。但是整個社會都認為,這些人不過是以俗逗樂耍個貧嘴,難登大雅之堂,不可以進入文化主流,只能在主流以外尋求生存。他們也自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舞台」範圍,於是走村竄戶,乞財求物,以展示「才華」而生存。

當今,走在文化前鋒的、引領文化主流的、最為光彩耀眼的,最為財氣強勁的這個人群,是怎樣的一個文化氣息呢?他們能否有凈化人心、淳化世情、以德垂範,引領社會清風的作用呢?其實,當低俗文化長期高居文化主流,也更能起到另一種「化」的作用:化虛偽、化奢糜、化物慾、化腐朽、化黃色之情、化低級趣味……化成一團濁氣。那麼這團濁氣將會薰陶出一個怎樣的民族精神,引領出一個怎樣的社會風氣來呢?有一位金銀堆山、富甲天下的富翁,一生唯錢是從,唯錢是命,唯錢是真理,唯錢是榮耀,其它的概不重要。有一天富翁突然醒悟了,從嘴裡艱難的冒出一句深沉而哀嘆的話來:「原來我是天下最窮的人,窮得只剩下錢了。」

沒有文化易致落後,但喪失了道德基礎的文化更可怕。當今文化主流,不缺錢,不缺才,不缺學問,唯獨缺少了些道德良心。誰能說這不是重大缺失呢?只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當今文化在「德」與「才」的關係上徹底顛倒了,顛覆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觀。那麼傳統上的德才關係又是怎樣的呢?假如一個人:無才無德,那麼此人無論善惡,均無妨大礙;無才有德,那麼此人不動則已,動則成善;有才無德,那麼此人才越大危害就越大,甚至大到禍國殃民,如秦檜;有才有德,那麼此人才越大善就越大,甚至大到福國福民,如子房。是知,無德無才允可,有德無才尚可,無德有才不可,德才兼備最完美,但務必德居主位。這就是傳統的德才關係。一個良好的社會,需要有一大批有道德修養、有民族責任感、有文化良心的文化人,形成以道德風尚為基礎的文化主流,來引領文化氣候、倫理道德、民族精神、社會風氣。

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文人會隨意否定、醜化、調侃、褻瀆自己的民族文化、聖賢、宗教、信仰而以此取樂。但在中國卻是某些文化人的習慣,並成為一種時髦。如果此等風氣長盛不息,那麼再優秀的民族也會降格,再輝煌的文化也會斷送,再偉大的聖賢也會不足以自豪,越有錢越會庸俗不堪。因此說,純潔文化主流是當務之急,至關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學習漢字魂魄——服

TAG:道行天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