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錘!《史記》中與秦始皇相關的一個差錯,司馬遷故意還是無心!

實錘!《史記》中與秦始皇相關的一個差錯,司馬遷故意還是無心!

歷史到底怎麼來的?一般可分為這幾種,一是專門的寫歷史部門,天天在那不停地記錄這個朝代正在發生的事情,大多都是記錄跟皇帝相關的事件和語錄比較多;二是像司馬遷寫《史記》那樣,翻閱參考大量的歷史文獻,詩詞歌賦,再通過走訪各個歷史事件發生地,在民間搜集百姓口述的歷史故事。

其實這裡大家需要明白一點,歷史發生的時間,與百姓口述的時間隔的越遠,真實性就越不可靠。同一個事情,經多人傳述後必定會發生許多的改變,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添加上自己對這件事的一些判斷。之前那篇寫《鴻門宴》文章,許多讀者就認為小編的分析嘩眾取寵,認為《史記》既然是一本有名的著作,就肯定不會錯。但是小編很疑惑,難道古人就不會犯錯嗎?司馬遷寫歷史就能百分百切合現實嗎?《史記》里難到就不會存在半點可能杜撰的情節嗎?今天小編就拿出個實錘來指正《史記》里的一個可能的差錯,且聽我慢慢道來。

戰國時期,秦國的嫪毐,了解歷史的人一般不會陌生。對於他的生平故事基本來源於《史記》的描述,嫪毐是一個假太監,是嬴政母親的情人,是戰國時期封地最大的君侯。司馬遷寫呂不韋的時候,也提到過嫪毐是呂不韋在民間找來的,之所以看中他,是因為嫪毐天賦異稟,能用男性器官舉著小木輪子行走。呂不韋就讓嫪毐以此為雜耍,表演項目勾引太后,他自己好擺脫太后的糾纏。

之後的事情就自然乾柴烈火,太后跟嫪毐好上了。嫪毐先是假扮太監好名正言順混進後宮,過了不久太后封他做了長信侯。最後嫪毐不知足,想讓自己與太后的兒子上位稱王,所以舉兵謀反要幹掉嬴政,結果失敗被抓,受到車裂(也就是五馬分屍)並諸殺三族。

以上就是《史記》中對嫪毐的大致描述。然而,事實可能與此有所不符,因為單從嫪毐出生來講,他很可能是貴族,因為他有自己的姓氏,戰國時期平民百姓是沒有自己的姓氏的。所以他跟太后的關係也不只是情人,更多的還是一個可以讓太后依靠信任的合伙人。那為什麼嫪毐可以起來得這麼快,到後期基本可與呂不韋平起平坐?

因為秦國的法律規定,秦王要親政的話必須得到22歲,舉行了成年禮之後才行。呂不韋當時權力太大,親政前的嬴政非常需要一個人能去對抗呂不韋的勢力,從而形成一種制衡。這時候嫪毐就成了最好的人選,由於跟太后的關係,嬴政母子也是非常樂意看到他的崛起。

好不容易嬴政終於熬到了22歲正式登上政治舞台,這時就有人向他舉報說嫪毐淫亂後宮,還大逆不道說是嬴政的「後爹」。這事要是沒人知道,那嬴政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但是一旦被人捅到了檯面上,那要是不處理,他的顏面往哪裡割啊,必須下令嚴查。狗急了還會跳牆,嫪毐知道這事自己肯定過不去了,就想發動政變給自己爭一爭活路。但在千古帝皇嬴政面前,敗局是早已註定。

接下來要處置嫪毐了,前面我們提到,《史記》里嫪毐是被車裂的方式幹掉的,他跟太后生的兩個「兒子」被裝在袋子里捅殺的,同時被滅三族。然而在1975年的時候,我國的專家通過考古發現了珍貴的歷史文獻雲夢秦簡,作者親歷了嬴政從親政到統一六國的全過程,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在記錄嫪毐的事情上,給出了不一樣的參考。

秦簡上記載,當時嫪毐政變失敗被秦始皇抓後,他的二十個重要的手下全被砍了頭,還被五馬分屍,滅掉宗族。其他的那些叛亂者和他們家人都是被發配流放到了蜀郡這個地方,最重要的是嫪毐也是被發配到那裡,過了十幾年後才死去的。相比司馬遷來說,雲夢秦簡的作者在時間上跟接近事情發生的時間,對事情的經過也應該了解的更真實,很多事情甚至應該是親身目睹。與通過他人轉述的方式得到的信息對比應該更據說服力。

小編大致推測,司馬遷寫嫪毐的這些故事的時候,很多情節應該是參考了民間的傳說。那時六國遺留下來的百姓深受秦國暴政的壓迫,自然會對秦始皇家裡的一些故事添油加醋解解氣。比如嬴政是呂不韋生的,說嬴政他媽是個淫婦,說嫪毐是嬴政的後爹等等大多來自民間口傳,那些受壓迫的百姓殺不了嬴政,心裡想著過過嘴癮總是可以吧。不過那些可能略帶失真的故事不管司馬遷是故意不做深究,還是無心之失。《史記》確實不失為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給後世的人留下了許多情節精彩的經典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把酒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冷宮到底什麼樣?為什麼故宮從不開放冷宮?其實原因很簡單
慈禧死後慘遭侮辱,民間百姓皆拍手叫好,前朝老臣高喊大逆不道

TAG:把酒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