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由收養法如何幫助羅馬尼亞孤兒?

自由收養法如何幫助羅馬尼亞孤兒?

導讀

問題仍然存在,羅馬尼亞孤兒在什麼樣的制度中處境能得到最好的改善?

自由收養法如何幫助

羅馬尼亞孤兒?

克里斯·卡爾頓

Chris Calton

禪心雲起 譯

「胎兒是全社會的財產。任何逃避生育孩子的人,都是背棄國民人口持續性法律的開小差者。」——齊奧塞斯庫

這是羅馬尼亞前領導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替他1966年「第770號令」給出的理由。為了藉助人口增長來提振羅馬尼亞經濟,第770號令將墮胎這種當時主要的節育形式定為犯罪。後續法律對無子女成年人徵收特定稅(1977年),當避孕套及其他避孕措施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時,也一併被禁止了。

執法遵循奧威爾風格的典型模式。醫生因人工墮胎而入獄,且法律要求婦女每月都要去看婦科大夫,做身體檢查,如果發現她們懷孕,則會對她們進行監測,務必讓她們把孩子生出來。羅馬尼亞的秘密安全人員被委以重任,負責尋獲和起訴試圖通過非法墮胎或黑市避孕藥物來規避法律的女性。

作為一項促進羅馬尼亞人口增長的政策,齊奧塞斯庫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於許多父母在羅馬尼亞公有經濟下過於貧窮,以至於無法撫養子女,從而拋棄了自己的孩子,擁擠不堪的孤兒院也一樣無法供養現在完全由國家照料的無數兒童,嬰兒潮反倒成了一場經濟災難,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溫德爾·史蒂文森在她的文章《齊奧塞斯庫的孩子》中所述,「據估計,1989年孤兒院兒童的數目從10萬人開始向上攀升。」那年聖誕節,齊氏及妻子一起被槍殺。 5月份伊利埃斯庫取而代之。但齊奧塞斯庫的去世預示著羅馬尼亞舊政權的終結。

儘管如此,他的政策貽害繼續存在,體現在留給一個破產失敗國家的成千上萬孤兒。

後齊奧塞斯庫時代

的收養政策

20世紀90年代,羅馬尼亞收養法是世界上最富自由色彩的法律之一。時任美國駐羅馬尼亞領事的弗吉尼亞·卡森·楊就此問題接受了採訪。她說,

「1990年初,人們開始大量湧入羅馬尼亞。他們一度被允許進入幾乎任何一家孤兒院。他們可以到處逛並且說,"我喜歡這個和那個"。然後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幾乎演變成拍賣競標戰的非常『可怕的故事』。不同國籍的人士、不同夫婦之間競相出價。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有充足的孩子,收養進展得也相對較快。」

當然,所謂「可怕的故事」只不過是自願各方(在無力撫養孩子的父母和有能力撫養孩子的養父母之間)在協商孩子的「交易條件」。有些貧困父母會給孩子的監護權定價,這可能令人心酸(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富裕國家的人而言)。儘管如此,這種收養做法讓每一方都受益。貧窮的羅馬尼亞人從西方人那裡獲得了錢,想要撫養孩子的夫婦也有能力出錢,最重要的是,羅馬尼亞的孩子們從可怕的匱乏、營養不良和悲慘痛苦的生活中獲得了解救。

也許最受益於這個「嬰兒市場」的,是羅馬尼亞吉普賽人的孩子。由於許多羅馬尼亞人對吉普賽人普遍和迷信的歧視,吉普賽孤兒幾乎從未在該國國內被人收養。來自美國和(類似的)西歐國家的養父母可沒有這些偏見,因此吉普賽兒童在收養兒童中佔比很高,據楊所說,

「直接(…)向父母提供『私人』收養」,使他們免於「直到12歲、13歲或14歲還滯留在機構[國家孤兒院]里。」

現代觀點讓一些養父母很難理解這套制度的好處,即便他們正在使用它。其中一位說,「這太古怪了,有點不可思議,就像去購物一樣。」

許多人難以接受「兒童的商品化」(一種看待這套制度的拙劣方式),但正如楊在與這些父母打交道時所觀察到的那樣,

「養父母是堅定不移、一心一意的。如果可以獲得一個孩子,他們將不余遺力地收養他,並給他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一種更美好的生活。」

這套制度幾乎沒有什麼令人反感之處。

這一切都不是為了證明這套制度是完美無缺的,或沒有出現過任何犯罪分子和詐騙者試圖利用貧窮母親或天真美國人的負面事件。美國政府也製造了衝突矛盾:嬰兒是從依然健在的父母那裡收養的,因此在羅馬尼亞合法的收養,根據美國的收養法卻成了非法的,這變得越來越明顯。20世紀90年代後不久,羅馬尼亞再次將外國人收養羅馬尼亞兒童定為非法。

問題仍然存在,羅馬尼亞孤兒在現行制度中處境是否變得更好?

21世紀頭一個十年中,每年只有一半多一點兒「可收養」兒童找到了新家。當考慮國家列為「不可收養」而在孤兒院滯留的兒童時,這個數字看起來還要糟。他們之所以被列為「不可收養」,要麼是因為沒有出生證明,要麼是因為父母仍然健在,孩子不過是遺棄的,且通常出於經濟原因。

在20世紀90年代的那套制度中,無論能找出什麼不足之處,根據所有的證據,羅馬尼亞兒童在存有爭議的自由收養法年代中,處境得到了最好的改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產經濟學與倫理學 的精彩文章:

《米塞斯評傳》新書讀書會:奧地利經濟學派在中國
沒有像「過度利潤」這樣的東西

TAG:私產經濟學與倫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