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語和字母語言有很大的不同。」

「漢語和字母語言有很大的不同。」

封面圖片:某段工尺譜

攝於中國崑曲博物館

這篇文章認真來說不能算是說話集。

但最後還是這麼定了,一來這篇文章只是看了點課突發的思考,新一階段還沒結束,放進文字集里不夠莊重;二來說話集內容有點難做,不易維持,還是更希望三個集子能齊頭並進,所以就還是寫了說話集。

以下

今天晚飯,邊吃邊看竺家寧的聲韻學課程,他放了一段同時期的漢語和英語的比較,引發了我一點積蓄已久的思考。

這是同時代的漢語和英語的比較。

建議點開看英文的內容。

漢語和字母語言有很大的不同。

世界上的語音演變規律是相似的。人類語言中,最開始發出來的那幾個音都差不多。人類到現在也是如此,小孩子學說話,最容易發的音依然是啊呃爸媽。自古至今,語音演變的規律也都相似,語音一直都是變化的。

字母語言是拼音語言,表意的基本單位是辭彙,辭彙是跟著語音走的。所以,當語音變了,詞也就變了,表意又被賦予到新的辭彙上了。字母語言隨著進化是不斷被刷新的。

漢語比字母語言多了一個相對更穩定的東西,文字。

漢語是塊狀的,表意的基本單位是文字,文字與語音是脫離的,同樣的文字,不同地域的人念,不同時代的人念,可能會有極大的發音差異。

簡單來說,字母語言中,假如兩個說話互相聽不懂的人,由於他們的詞是由語音拼出來的,語音不同,他們寫信也沒法交流。

漢語系統的語言中,兩種方言互相聽不懂,但是可以通過文字來溝通。

古漢語和古英語我們都沒法用古音讀了,但漢語可以用今音來讀,語義也沒有損失。

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代漢語,早已不再是當時的語音了,但《詩經》、《靜夜思》、《紅樓夢》,今人可以看懂,也可以用當下的語言念出來。自倉頡造字以來的古代典籍,我們可以直接閱讀原本。

上古英語、中古英語、近古英語,辭彙和如今都不一樣,除非專門訓練過,否則一般民眾是讀不了原本典籍的,他們更多的是接觸當代語言講述的歷史,接觸藝術,接觸遺迹。

當文字脫離語音,成為一個可以無縫流傳的東西時,它就又多了很多可變的維度,比如字體,比如書法。

西方很多國家,更關注除語言之外與「古典」的溝通,比如藝術,比如建築。

漢語則不然,因為有文字的存在,多了很多內容,有了文字就可讀、可法、可通古。「古典」對於我們來講,素材很多,不僅是藝術,也不僅是建築。

西方有很多偉大的追求,雖然我不了解,景行行止。

我想,這些他們的追求的東西里,是不是也含著如同漢語里「文字」一樣的東西?

中國人也追摹「古意」,但這都是個人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修鍊,修鍊還是不修鍊,執意還是無意,皆可,稱不上「集體精神」。

西方是集體性的,可能是沒有像文字一樣可以延續意義的東西?

或許,建築對他們是?

那我們呢?

文字作為意義符號,使得漢語的語音和語義分開,語音總是要變的,但語義可以延續。某種意義上說,這更易推廣,也更具包容。

我們的語言,在西方語言學「語音語義辭彙語法」體系里多出來一個核心的東西,即文字。

什麼是文字呢?是組塊?是格物?是......

困了,以後再想。

以上

2018.8.9 陽面

微信公眾號:陽面

新浪微博:陽阿面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面 的精彩文章:

TAG:陽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