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加急重磅!P2P爆雷,國家下了10大命令:暢通維權渠道、緝捕外逃人員

加急重磅!P2P爆雷,國家下了10大命令:暢通維權渠道、緝捕外逃人員

中國基金報 泰勒

P2P又有重磅權威消息!10大風險應對舉措來了。

最新消息,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有關省市和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匯總分析當前網貸風險形勢及前期應對工作情況,研究擬訂下一步風險應對舉措。

會議指出,做好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戰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各地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承擔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具體的舉措有:

一要暢通出借人投訴維權渠道。網貸機構建立溝通機制,提高經營的透明度。地方政府設立溝通窗口,解釋政策、回應訴求。

二要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引導機構合規經營和健康發展。

三要多措並舉緩釋風險。指導網貸機構通過兼并重組、資產變現、與金融機構合作等多種市場化手段緩釋流動性風險。

四要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已退出機構要依據破產法、公司法及有關監管要求制定清盤兌付方案,股東依法負連帶責任,有關部門監督執行,切實提高債務清償率。

五要規範網貸機構退出行為。建立報備制度,明確退出程序,規範資產處置和債務清償,確保出借人合法權利不受侵害。

六要依法從嚴從重打擊惡意退出的網貸平台。緝捕外逃人員,加大法律懲處力度,形成有效震懾。

七要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將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資料庫,開展失信聯合懲戒。

八要加強金融基礎知識普及工作。幫助群眾準確分辨非法吸儲、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增強投資風險識別能力和審慎意識。

九要引導出借人依法理性維權。依法打擊造謠、煽風點火、聚眾鬧事等非理性、超越法律界限的維權行為。

十要嚴禁新增網貸機構。各地要禁止新註冊網路金融平台或借貸機構,加強企業名稱登記註冊管理。

如何保護投資者利益

過去的兩個月,一場暴風雨席捲整個互金行業。所有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整個行業的總待收規模在這場雷潮中急劇縮水。行業總待收從今年4月份的1.3萬億元,下跌到如今的7千億元。流動性危機初露獠牙,資金只出不進。

不少個人投資者一夜之間成了「金融難民」,損失資金從幾千到數百萬不等。這其中的眾生百態令人唏噓:有拿著自己多年積蓄「一擲千金」的博弈者;也有在親朋好友慫恿下懵懂入局的盲從者;更有一些攛掇別人入場,以換取自身利益的掮客……

對於投資者利益保護部分,此次的十條舉措中有三條與此相關:

一是要暢通出借人投訴維權渠道。網貸機構建立溝通機制,提高經營的透明度。地方政府設立溝通窗口,解釋政策、回應訴求。

二是要加強金融基礎知識普及工作。幫助群眾準確分辨非法吸儲、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增強投資風險識別能力和審慎意識。

三是要引導出借人依法理性維權。依法打擊造謠、煽風點火、聚眾鬧事等非理性、超越法律界限的維權行為。

嚴禁新增網貸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十大舉措中有一點提到嚴禁新增網貸機構。

各地要禁止新註冊網路金融平台或借貸機構,加強企業名稱登記註冊管理。

不難看出,行業監管政策趨嚴,以後P2P公司不讓新增,網貸行業的野蠻生長模式結束了。

P2P曾經的井噴期,大大小小的平台誕生,讓借貸者有了不少新的選擇,行業競爭也變得十分激烈。

每個P2P平台都是想多賺錢的,為了擴大知名度、吸引客戶,絕大部分都在違規從事這些活動,比如承諾高額收益率、為自己的關聯公司融資或者歸集資金投資房地產、股票等。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有些借款人或企業不能按期還款,或者P2P平台自己投資的領域虧損嚴重,造成流動性缺乏,就會產生違約,也就是爆雷。

不想讓平台完蛋,就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將新用戶的投資用於償還老用戶的利息,這樣一來,部分好端端的P2P項目,就被迫成了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陷入不斷補窟窿的死循環中。

4大舉措規規範網貸機構

1、要多措並舉緩釋風險。指導網貸機構通過兼并重組、資產變現、與金融機構合作等多種市場化手段緩釋流動性風險。

基金君解讀:網貸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的原因在於平台違規操作,大搞資金池,進行期限錯配。為減少風險的集中暴露傷害投資人的利益,這一舉措是給P2P注入流動性,和金融機構兼并重組、資產變現等可以緩解平台無法給投資者還錢、逾期的問題

2、要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已退出機構要依據破產法、公司法及有關監管要求制定清盤兌付方案,股東依法負連帶責任,有關部門監督執行,切實提高債務清償率。

基金君解讀:爆雷後,實控人不能一跑了之,股東也有連帶責任。

4、要規範網貸機構退出行為。建立報備制度,明確退出程序,規範資產處置和債務清償,確保出借人合法權利不受侵害。

基金君解讀:網貸機構決定退出時,投資者的錢怎麼還,要有明確的流程跟做法,不能簡單粗暴。

5、要依法從嚴從重打擊惡意退出的網貸平台。緝捕外逃人員,加大法律懲處力度,形成有效震懾。

基金君解讀:這叫有逃必追!8月7日上海市公安局成功抓獲「聯璧金融」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該司法定代表人儂某(男,38歲,雲南人)於6月20日凌晨出逃境外。

而目前公安、經偵等部門已經加大了對跑路平台的打擊力度,過往需要30位以上投資人報案才能立案的情形已經降為10人報案即立案。而涉嫌的罪名也從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演進為集資詐騙。

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

監管層明確規定,將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資料庫,開展失信聯合懲戒。

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99號文件,即《關於報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嚴厲打擊借款人的惡意逃廢債行為。

分析認為,近期P2P爆雷潮,行業流動性風險加大,一定程度上與逃廢債現象有關。一些部分本來有能力還款的借款人出現惡意逾期,一些不懂法的借款人認為「平台出問題,錢就不用還了」,甚至有借款人潛入投資人群里,惡意煽動情緒,製造恐慌。

具體而言,上報內容包括逃廢債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借款公司、平台名稱、累計借款總額、剩餘欠款金額、拖欠開始日期,是否失聯與催收情況等。

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觀察,在雷潮下,各種人性被暴露,例如平台電催只要打電話,借款人就報案舉報;借款人假扮投資人,大量湧入投資人群,惡意詆毀平台,希望搞垮平台,不用還錢。

各大平台積極響應,第一時間上傳老賴信息,據P2P黑板報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8年8月9號晚間已有至少52家平台上報了老賴平台名單,如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金融觀察 的精彩文章:

旺財貓、壹理財提現困難,上海經偵介入,新網銀行凍結存管賬戶
9天前還在獲獎的溫商貸,8月5日卻正式宣布展期,獎項到底哪裡來的?

TAG:互聯網金融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