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決定成敗:兩大革命的不同命運
原標題:時勢決定成敗:兩大革命的不同命運
摘要:1917年10月的原本實力極為虛弱的布爾什維克領導之俄國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1919年1月的原本實力極為強大的德國社民黨左派領導之斯巴達克斯團革命卻最終失敗。為何革命結局會呈現出這樣的不同?局勢走向的關鍵就在於哪裡?
那就是俄國十月革命能夠成功的大背景有兩個:
1、俄國臨時政府依然在進行戰爭,這產生了兩個效果,忠於政府、思想保守的軍隊,由於戰鬥力較強被部署在前線,厭戰情緒很強的後備軍隊則駐紮於首都。
這不僅使得不論是沙皇還是臨時政府都缺乏可靠力量鎮壓革命,也讓厭惡戰爭的士兵們始終因試圖結束戰爭而懷有非常激進的政治訴求,這種境況為列寧這樣的革命家找到了可供利用的政治契機——革命者首先可以通過爭取軍隊控制首都,革命的成功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2、俄國臨時政府是反對右翼、親近左翼的民主社會主義政府,這個政府的領導人,無論是自由派利沃夫公爵,還是左翼領袖克倫斯基,都對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威脅缺乏清醒的認知。
臨時政府和俄國主流政治力量的主要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如何防範沙皇復辟和軍人獨裁之上,臨時政府對右翼黨派和舊軍人的打壓,要遠超過對布爾什維克的防範——社會革命黨人更把布爾什維克視為不聽話的小夥伴。事實上,在五月危機、七月暴動和九月政變(俄歷),臨時政府屢次拒絕右翼對布爾什維克實行殘酷清除的建議,這使得列寧及其追隨者得以在七月崩潰中重新崛起。
相比之下,德國革命時期則完全不同。
1、與俄國革命不同,德國布爾什維克不但面臨強大的軍事敵人,而且也爭取不到軍隊的有力支持。
當時的戰爭已經結束,忠於政府的右翼保守派民族主義軍人早已回國,以「自由兵團」來例,這支暴風突擊隊員組成的右翼軍團不僅在西線戰場上打得英法丟盔卸甲,在波羅的海也讓蘇俄紅軍望風而逃,他們的戰鬥力和軍事素質遠遠超過布爾什維克的工人赤衛隊和士兵聯合會,這些軍人對布爾什維克心懷刻骨仇恨,必欲消滅之。
相比之下,戰爭結束之後,原先為了結束戰爭而支持革命的起義士兵也得到了滿足,對革命的熱情基本消散了。這也意味著布爾什維克很難得到軍隊的支持,這是盧森堡和李卜克內西與列寧、托洛茨基在俄國革命中的最大不同——他們很難爭取到士兵支持。
2、與俄國革命不同,德國共和政府更恐懼布爾什維克,更願意與右翼保守派合作。
德國社會各界和共和政府將防範布爾什維克革命視為首要目標。
社會民主黨雖然也是馬克思主義黨派,與克倫斯基一樣,艾伯特也自視馬克思主義者,但當時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引發之對農民和中產、有產階級的系統性消滅,已經讓包括艾伯特在內的德國各界心懷恐懼,德國社會可以容忍軍人獨裁,但絕不敢接受布爾什維克革命。
因此,當盧森堡、李撲克內西試圖發動革命時,共和派左翼政客、軍事負責人斯諾克直接表示「當危難來臨時,必須有人扮演殘暴的鷹犬,而我不憚其勞!」一個社會形成了如此殘酷的共識,當鎮壓之拳砸來的時候,盧森堡和李撲克內西只能被打成齏粉。
所以,政治問題要看清關鍵和大勢,這不是個人天才與否的問題,而是對時運之機的研判與把握。
++++++++
※政治大趨勢:默克爾必然面臨垮台的風險
※伊朗的悲劇:霸中東而隕其身
TAG:陶太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