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對什麼耳機最感興趣?這個小調查給你真相
關於數據的統計報告,特別是某些出自官方的統計,我們往往會有一種結果跟自己的實際感受有偏差的感覺,比如常常被人調侃的各城市平均工資統計結果,不少網友就感慨自己又被平均了。還有那些逛知乎的,往往會覺得怎麼這麼多人輕鬆就上了985、211、牛劍和藤校,遍地都是月薪好幾萬的人,不禁對自己生活的環境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網友對什麼耳機最感興趣?這個小調查給你真相
是結果真的有問題嗎?這個未必。對於這樣大規模的統計,結果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之所以我們會有與自己的實際體驗有偏差的感覺,多數是出於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們本身看待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另外一種是統計的方法還有欠缺。這兩種情況可能單獨呈現,也可能同時呈現。
說這麼多跟我們今天要談的耳機選購有什麼關係呢?這個還真有點關係。每個季度我們音頻部門都會出一次ZDC耳機市場調查報告,這個數據是公司產品庫採集之後給我們的,但由於產品類目和特性的劃分還是沿用多年前的標準,導致部分統計結果與我們的實際感受有一定的偏差。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決定自己來做個小調查,用以補充官方報告的不足。
調查的內容主要是耳機的價格、功能、特性,還有對整個耳機市場的看法等幾個方面,共11個選擇題,有多選也有單選。調查時間為6月27日至7月7日。儘管這樣的小調查不可能天天在網站首頁重點位置固定掛著讓大家投票,但從網友實際參與的情況來看,基本能夠反映目前網友對於耳機產品以及耳機行業的主流觀點。雖然有一些投票結果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但總的來說與我們的預判比較一致。那麼網友們對於耳機產品和耳機行業到底有哪些看法呢?我們下面為大家一一揭曉。
價格、功能、特性是我們調查的重點。前六個投票題目都是關於這三個方面的。我們首先看關於價格的投票結果。
相比以往的價格區間劃分,這次調查的價格區間劃分更貼近當下的消費水平。從投票結果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1000-2000元這個價格區間是大多數人比較容易接受的一個價位,76票的成績也要明顯高於其他價格區間的得票。這也與我們此前的預判一致,在耳機ZDC上始終令我們感到困惑的數據,終於在這裡回歸正常。100-300、600-1000這兩個價格區間的得票非常接近,基本持平;300-600、2000-4000這兩個價格區間也是基本持平。需要注意的是2000-4000區間的得票數達到了35票,其實還是比較高的,這個價位是很多進階HiFi耳機的領地,而消費類耳機的常規價位是1000-2000,所以平時我們可能覺得發燒友身邊不怎麼能見到,但其實他們還隱藏在我們身邊。
價格的分水嶺在4000-7000這個區間,得票在這之前的100元以下區間有22票,而4000-7000區間的得票是11票,整整少了一半。在過去,4000-7000已經能算是高端耳機了,但在耳機價格動輒上萬的今天,這個價位只能算是中高端產品。即便如此,絕大多數人對於購買4000元以上的耳機還是持謹慎態度。有意思的是100元以下的區間得票也不高,這多少說明了人們還是比較認同價格與音質正相關,也說明現在的消費者對於音質的要求有所提高,再也不是隨便一條地攤貨就能滿足了。
現在都在談消費降級,尤其是在目前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人民幣承受著較大的貶值壓力,再加上房價的居高不下,碾壓了絕大多數人的消費意願,人們在購買耳機這些非生活必需品時是否還能隨心所欲?從100元以下區間的得票相對較低的情況來看,消費降級目前暫時還沒鋪開,這次調查所呈現出來的結果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正常和健康的,但不好說在今後的日子裡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樣的態勢。
圍繞耳機本身功能和特性的一些問題,絕大部分都與我們的預判相符,不過有些結果也在我們的預判之外。
在耳機揚聲單元的選擇偏好上,動圈耳機居首並不意外,我們本以為會位居第二的動鐵耳機還是不敵圈鐵耳機,位居第三。從投票數來看,動圈耳機的得票優勢稍微明顯一些,而動鐵和圈鐵的得票數已經比較接近了。圈鐵耳機過去市面上的產品比較少,價格也偏高,比如曾經的圈鐵王者AGK K3003雖然從多年前剛上市時的一萬兩千多元降到了如今的將近四千元,但也算不上便宜,而現在隨著圈鐵技術的逐漸成熟,湧現出了不少圈鐵新銳,從高端到入門都有覆蓋,像飛傲在今年推出的極具性價比的平價圈鐵耳機FH5就受到了人們的熱捧,消費者可選擇的圈鐵產品多了,自然就對動鐵耳機的市場起到稀釋作用。不過,動圈、動鐵和圈鐵三足鼎立的狀態比較穩定,目前還看不出其他類型的揚聲單元有改變這個格局的力量。
佩戴方式方面,頭戴式和常規式的得票遙遙領先,而作為後起之秀,全無線(或者叫真無線)式的熱度已然直逼傳統的繞耳式,我們相信日後人們對全無線耳機的關注度和購買意願還將持續攀升,畢竟在蘋果AirPods的帶動之下,體驗過全無線耳機便利的人你很難讓他再用回有線耳機,除非他確實對音質有比較苛刻的追求。
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現在看起來很火的頸掛式耳機的得票居然還不如掛耳式耳機多,我們原以為喜歡頸掛式的人至少應該跟全無線式的打個平手,小型化無線耳機現在就是以這兩種類型為主,但是沒想到人們卻更青睞更加激進的全無線式。所以,消費者的口味還真的是難以把握啊。
耳機的用途投票結果也比較有意思,音樂耳機的得票最高,這個沒什麼好爭議的。然後接下來是降噪耳機,雖然得票數遠不如音樂耳機,但能位居第二說實話也讓我們略感意外。當然最意外的是遊戲耳機和運動耳機,特別是遊戲耳機,居然位列第五!現在玩遊戲的人這麼多,然而真正關注遊戲耳機的人卻如此之少,足見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監聽耳機與運動耳機基本持平倒可以理解,畢竟這兩個比較偏重專業領域。現在還有一個趨勢是耳機的用途變得多樣化,一機身兼數職的情況也不少見,所以這道題的設計主要還是以耳機的主要用途為主。
關於耳機的特性,網友們的看法是比較一致的,無線和主動降噪這兩個特性已經成為消費者的主流訴求,並且主動降噪的關注度更高。其實從近一兩年來各耳機廠商新發布的消費類耳機產品來看,主動降噪功能基本成了標配,「無線+主動降噪」這樣的混血耳機越來越受人追捧。以往主動降噪功能主要面向的是商務人士,對於耳機的回放音質並不是特別重視,而現在主動降噪功能則拓展到所有使用人群,在盡量不犧牲音質的情況下加入主動降噪,這對於提升各種環境下的聆聽體驗有著切實的幫助。
可換線的得票數位列第三,其實這個特性多數是體現在HiFi耳機上面,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在價格區間部分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隱身HiFi發燒友」的存在。更新更炫的功能特性例如內置智能語音助手、手勢操作、有配套手機APP等關注度反而不高,可見人們還是更關注與聲音回放直接相關的那些特性。
耳機介面的投票結果基本與我們預想的一致,消費者們還是更關注有線的3.5mm單端介面,然後才是無線藍牙連接。只是感覺無線藍牙的得票略有點低,我們本以為應該會接近3.5mm介面的得票,但實際二者差了將近一倍;然而即便如此,二者的得票數也遠遠領先於其他介面。有線耳機音質好的觀念的確已經深入人心,但現在無線耳機的技術進步迅速,對於非發燒友人群來說,無線耳機完全可以滿足日常聆聽需要,所以今後的消費類耳機里無線耳機的領地還將繼續擴大。而數字介面耳機作為一種妥協方案,大家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USB TYPE-C介面和lightning介面的耳機得票都比較低,未來被繼續邊緣化的可能性很大。
平衡介面和6.3mm這兩種HiFi耳機上常見的介面得票都不高,平衡介面的得票勉強與USB TYPE-C介面打了個平手,而6.3mm介面的得票甚至都不及lightning介面的票數,位列倒數第二。二者裡面為什麼平衡介面的得票要比6.3mm單端介面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原生6.3mm介面的耳機現在本身就少,多數廠商的解決方案是用3.5mm轉6.3mm單端轉接頭實現大小介面的轉換,這個難度和成本要小很多。二是平衡耳機介面近幾年不管是在台式機上還是隨身播放器上都非常流行,幾乎成了標配。所以,相比6.3mm單端介面,消費者特別是發燒友們就更關注平衡介面的耳機。
後五道關於耳機市場的調查,內容主要涉及近幾年耳機行業發生的變化,對於這些變化,消費者們的觀點還是比較理性的,當然這其中也交織著某些困惑和不確定感。
無線耳機能否在未來完全取代有線耳機?消費者們多數認為不會,然而認為會取代的人也不在少數,投給不會取代的票數是92票,投給會取代的票數是80票,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了。我們在設置題目時用了「完全」這個限定詞,我們自己的觀點是不會完全取代,但有線耳機的市場會被逐漸壓縮到一個比較小的規模,這是個大趨勢,從網友們將那麼多票投給會取代就能看出來普通消費者對於無線耳機未來的發展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對於耳機的智能化,網友們的意見正反交鋒也是比較激烈的,認為做智能耳機沒有意義的票數是112票,而認為有意義的票數是87票,也就是說更多網友還是覺得耳機首先應該把回放音質作為產品的重點,但認為有意義的票數其實也不少,二者非常接近,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消費者對於挖掘耳機其他方面潛力的期待。實際上,目前耳機界還沒有對「智能耳機」這一概念達成共識,簡單加個語音助手肯定不能稱之為「智能」,要形成一個清晰的界定恐怕還需假以時日。
關於耳機售價的看法,大家的看法比較一致,認為目前市場上耳機價格整體偏高。確實,現在耳機價格上萬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其中自然有通脹的因素,不過即便加上這個因素,僅中高端耳機的價格區間已然上升到4000-7000元的位置這個事實,就能讓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現在的耳機是越來越貴了。有意思的是雖然耳機的高價被不斷刷新,但總是不乏相應的購買者;而且現在的耳機價格已經初步形成了啞鈴狀,產品被擠向低價和高價兩端,廠商對研發中間地帶的產品提不起興趣,這其中利潤是主要原因,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間接反映了如今社會階層的兩極分化——要麼從富人手中賺錢,要麼從窮人手中賺錢,中間階層的人手裡其實並沒有什麼錢。
從2016年開始,手機陸續取消3.5mm耳機介面算得上是近兩年音頻界的一件大事,雖然手機本身不算是專用的音頻播放設備,但因為其作為現在最為廣泛的播放前端,所以對耳機行業的影響非常大。在3.5mm耳機介面最初被取消的那段時間,消費者的反彈還是比較強烈的。經過兩年的沉澱,從現在的投票統計結果來看,多數人依然覺得這一變動影響到了自己的聆聽體驗,認為影響不算大的得票數114票,認為影響比較大的得票數97票,而認為沒有影響的僅有18票,可見人們對於這樣的改變總體依然持負面看法。但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手機廠商想的問題畢竟跟音頻廠商想的不一樣,所以即使消費者不滿,那也只能是被動接受。
耳機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國外品牌比較強勢,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不過近幾年國產耳機異軍突起,高水準的、甚至是國際一流水準的耳機被不斷推出,無論從聲音還是做工設計方面都已形成對國外品牌的趕超之勢,在消費者中的口碑也穩步提升。簡單來說,消費者現在選擇耳機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非國外品牌不買了,國內也有大量的優秀耳機產品可供選擇,這體現了現在消費者對於耳機消費的理性認識;反映在投票結果上,不去刻意考慮品牌的歸屬地、只關注聲音表現這項的得票數是最高的。這種對於國貨建立起來的信任尤為珍貴,來之不易,國產耳機廠商們一定要珍惜,只有以此為鞭策,研發出更好的產品才能對得起消費者對國貨的信任,同時也才能使品牌可持續發展;否則看看位列第二得票數高達96票的投票選項,國外品牌可是虎視眈眈準備隨時反撲呢。
寫在最後:
這次小調查是在中美貿易戰開始不久後進行的,從目前來看,貿易戰的波動暫時還沒有傳導到耳機市場,但在8月3日我國商務部發布的擬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5%不等關稅的大清單里,我們看到了不少有關音頻成品與元器件的項目。如果確定實施,對於國內音頻行業的影響最快很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體現出來,這絕不是一件好事情。
全球化時代,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戰體現的是國家戰略,在國家戰略面前,犧牲部分個體就成了戰略的一部分。對於企業來說,要考慮成本增長的問題,更要找到替代產品乃至提高自研能力。而對於個人來說,在漲價之前抓緊時間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那是最好。貿易戰能持續多久?從目前的態勢看還不好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它不會很快結束,而且必然對每個人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寒冬將至,企業和個人還是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響應「共克時艱」的號召吧。
※8月12日陪你去看英仙座流星雨劃破天際
※美萌小巧倪可 NEECOO NC1路由器評測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