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設置明星片酬紅線就能提高演技上限?
來源:金融界網站
沒有文化不是錯,
錯的是沒文化還總是想出來拯救世界。
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不是辦壞事的,
而是好心辦壞事的。
4000點是牛市的起點後,
難道就沒點記性嗎?
漠視經濟規律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今天一早起來就看到朋友圈裡有人轉發某報【關於國家制定演員單集片酬不超百萬】的評論微博,截圖如下:
設置片酬紅線,就是為了提高演技上限
看到這句話,我笑得差點把早餐奶一口噴出來,這確定不是拿來侮辱老百姓智商的?
大樹承認,給演員片酬設定紅線的的初心是為了人民能夠看上高質量的好片子,但是初心好不代表事情就能辦好啊!
難道有關部門沒有想過,房地產限價我們可以搖號,那明星限價,拍片是搖號還是排隊呢?
我也不禁要問了,這個單集100萬的數是怎麼算出來的?為什麼不是90萬,也不是110萬,而偏偏是100萬呢?這個計算依據是怎麼出來的,是拍腦袋拍的嗎?
明星的片酬高嗎?
這是由界面和今日頭條等媒體公布的2017年中國名人排行榜前十名。其中,范冰冰、 鹿晗、周杰倫位列前三甲,收入分別是244400萬元 18160萬元,18150萬元,跟我們普通人比,這些跟我們 普通人比,這些明星的收入簡直是天文數字。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呢?
比如和國際明星比比看,他們還高嗎?
我們來看看全球明星的片酬排名:
排名第一的是萊昂納多,2500萬美元。注意!這個數據是15年的,而17年據說已經超過4000萬美元了。
站在全球視角看,片酬排名前十的明星里只有一個范冰冰能入選,而人口跟我們差不多的印度都能占上三個,你說我國的明星片酬還高嗎?
從絕對值上說,我們的片酬並不高。
那我們明星的片酬問題為什麼讓大家這麼同仇敵愾呢?
原因不是片酬高,而是明星片酬占整個影視劇製作成本的比例高。這個比例,在美國是30%左右,而我們是超過50%甚至更高。這個過高的比例影響了影視劇製作質量,這才是片酬畸形的本質。
那問題又來了,片酬占製作成本高的原因是什麼呢?
真的是因為明星們心太黑,要價太高嗎?如果你把市場上的其他參與者都當成傻逼,可以這樣去認為,但顯然並不是這麼回事啊!
1
模糊的審查制度使內容創作水平低迷。
影視審查制度這事並非只有中國有,其他國家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但是像咱們國家這麼糊塗的卻是少見。
審查是可以的,但是什麼樣的東西能行,什麼樣的不行是不是能有個標準呢?不同的內容適合什麼樣的人群看是不是也能有個規定呢?影視分級制度很難嗎?標準的模糊就產生了諸如鬼片不能有鬼只能心理變態這類高效的潛規則,這種潛規則對內容的創作是很大的傷害。
內容創作的質量低下,為了片子好賣,明星的因素佔比就上去了。市場規律作用下,明星的片酬佔比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再加上互聯網時代使明星效應更加集中化,少數明星片酬奇高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說白了,明星的片酬並不全是用來買明星演技的,一大部分是用來買明星流量的。用句互聯網的說法:
內容不能吸粉,那就只能買粉了。
所以,大樹斗膽猜測,片酬限價後,包含在片酬里的流量費搞不好會分開收錢。
2
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市場競爭的不公平,
造成投資受到抑制。
很多人都說,明星片酬高是資本炒作的結果。
其實我們的影視資本投入真的太多了嗎?非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影視資本投資本來就是高風險的活,而審查制度的模糊又給影視資本增加了額外的風險。總票房就那麼多,有時候還要照顧一些特殊影視劇的播出,在這樣的情況下,風險收益比實際上是被扭曲降低的,而低風險收益比致使資本投入量低於應有的均衡水平。
錢投入得少了,明星片酬又高,那這個佔比自然就上去。這樣的結果又擠壓了編劇、製作等投入,致使片子質量越來越差,片子質量越差又會更依賴明星流量,最後就惡性循環了。
3
影視製作和播放行業太分散
價格高,那肯定是需求高啊!
確實,在中國,各類電視台一大堆,從中央到省再到市,再加上互聯網一堆的視頻平台,這麼多人搶有限的流量,那流量的價格不漲到天上去才怪。
但是,中國真的需要養這麼多電視台嗎?打開電視,大家都播一樣的電視劇,這算不算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美國有這麼多電視台和視頻網站嗎?能叫上名字的一個巴掌數得過來吧。
那我們能不能促進行業的集中,從而降低需求,增強對明星溢價的能力呢?恐怕這個需要制度改革了,至於怎麼改,大家都懂的。
限制演員薪酬的結果是什麼?
其實房地產的現狀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君不見某些地產公司最近樓總塌嗎?
君不見精裝變毛坯嗎?
行業不同,原理是一樣的。
這個100萬一集的好處可能是:以後再也不用煲劇了。
睡眠足了,精神好了,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這符合健康中國的戰略方向。
※應勇:歡迎特斯拉將純電動汽車全產業鏈放在上海
※美媒:擬出台針對科技行業貿易限制政策 英特爾英偉達領跌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