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隊伍里只有唐僧和孫悟空吵架,豬八戒和沙僧怎麼不和他們吵?
原著中唐僧的形象很不討人喜歡,甚至可以說令人生厭。除了堅定的取經立場外,從他身上看不到一丁點兒優秀的品質。而孫悟空則深受讀者喜歡,不僅正能量爆棚,而且時時衝鋒在降妖第一線。孫悟空功勞這麼大,為什麼唐僧總和他發生爭執呢?
書中第十四回,重獲自由的孫悟空打死了六個盜賊,二人發生第一次爭執。唐僧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總結起來有三點:一、盜賊罪不至死;二連累我了怎麼辦;三、我說你,你還凶我,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
取經路上,類似的爭執在唐僧和孫悟空之間多次上演,每次都有著驚人的相似。孫悟空行兇時,唐僧不管不問。事後卻婆婆媽媽批評孫悟空,而且總是以「連累自己,不尊重自己」結束。此時,如果豬八戒和沙僧出面相勸,矛盾就可化解;可若是有人從中使壞,蓄意挑撥,二人就要談崩。
取經十四年,孫悟空和唐僧多次發生爭吵,導致孫悟空三次離開取經隊伍,而他們和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卻相處得很融洽,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取經隊伍里只有唐僧和孫悟空發生爭執呢?就拿豬八戒來說,他多次挑撥孫悟空和唐僧的關係,孫悟空也不止一次調戲他,他們之間就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執。
其實,唐僧和孫悟空本質上是一類人,他們都是溫室里的花朵,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對處理人際關係表現的「無能」。而豬八戒和沙僧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對待兩個情商基本為零、智商也不見得好使的生瓜蛋,只需要聽之任之就能解決問題。
取經隊伍中,唐僧和孫悟空就像兩個毛孩子,豬八戒和沙僧就像經驗豐富的父母。讓孩子明白道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吃吃苦頭,這樣就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即使父母都以為和孩子相處融洽,更何況是兩個毛孩子呢?所以,當唐僧和孫悟空發生矛盾時,旁觀是豬八戒和沙僧最好的選擇。只有讓孩子親身感受到電的威力,他們才不會把手指插到插座里。道理講一千遍了頂不上親身感受一次。
※孫悟空已長生不老,為什麼還被勾了魂魄?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天鷹教比皇帝還有錢,張翠山一看老丈人送的禮單,當場嚇哭
TAG:看薦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