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訪宗親
福建省趙氏委員會
趙宋西外宗正司研究會
七月的榕城,驕陽似火!七月三十日,福建趙氏委員會會長趙麟斌,常務副會長趙肅岐,副會長、福州分會會長趙君奇,副秘書長趙秀琴,經濟部主任趙文以及七十多歲高齡的顧問趙覺榮、趙桂林和學者劉麗君一行八人,頂著烈日,冒著38度的高溫走訪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東岐村,連江縣琯頭鎮秦川村,江南鄉江南村四個趙氏宗祠。走訪是今年省趙委會的重點工作之一,旨在深入基層,了解情況,聯繫宗親,聽取建議,為各地市均成立分會作準備,並為明年工作的展開打下基礎。 走訪中,我們了解到這四個趙氏宗祠既有共同之處,又各有特色。四個宗祠的趙氏宗親都是魏王后裔,閩安村、東岐村、秦川村都是福州的重點僑鄉,江南村雖小卻是全省為數不多,但可稱得上家廟的祠堂之一。
下面分別介紹四個宗祠的簡況。
閩安村
閩安村地處閩江下游北岸,三面環山,一面水。閩安村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宋時閩安村(閩安鎮)為福建四大古鎮之一,村內有宋代古迹「迥龍橋",監鎮衛衙門(元時改巡檢司衙門),龍門摩崖石刻等,村彼岸的"金剛腿「為閩江口三大自然景觀之一。2010年獲國家住建部和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榮譽稱號。 閩安村是福州的重點僑鄉之一。現有人口5000多人,旅居海外的鄉親就有一半,趙氏宗親有1100多人。村內的趙氏宗祠始建於清同治八年,2003年宗親們集資200多萬元在原址重建宗祠,2007年落成,宗祠為懸山式建築,內部裝修紛呈異彩,氣派輝宏,宋代帝王廟是該祠堂的主題建築。 閩安村的宗親很重視修譜工作,村裡的族譜己修四次,有1869年、1936年、1994年,2014年四個版本,其中以1869年同治8年修的族譜最為珍貴,族譜中還罕見地記載了當地的名勝"金剛腿",只是因保管不善,己有破損,我們請他們聯繫有關部門重新修復,裱背,2014年的族譜己修成,但尚未啟動開譜儀式。
東岐村
東岐村地處福州市東北部,位於104國道沿線,道路交通四通八達。東岐村山明水秀,歷史悠久,文物古迹豐富。宋紹興五年(1135年)東岐村民己在此居住,原稱翁崎,後稱東崎,東岐。東岐的古碼頭是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它直接見證了福州作為海上貿易港口的地位與重要作用。2011年,國家文物局將其列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東岐村也是重要的僑鄉,現有旅居海外和港台地區的鄉親近千戶,人員遍布亞,歐,美三大洲,十幾個國家。華僑們致富不忘家鄉,僅85年就投資數千萬元用於家鄉的公益事業。 東岐村現戶籍人口1700多人,常住人口800多人,趙姓在村中26個姓氏中居第八位。我們在東歧村看到最有特色的是村史館,據介紹這是目前全省唯一建有村史館的村莊,而村史館正是在東歧村鄉親,趙委會常務副會長趙肅岐籌劃促成下辦起來的。在鄉鎮領導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村史館,村史館分六個部分:建置沿革、名勝古迹、著名僑鄉、光榮歷史、人才輩出、幸福家園,充分展示了東岐村從古到今的風貌,我們也從中看到千百年來,東岐村的鄉民各姓聚居,和睦相處,同舟共濟,趙氏宗親已經深深地融入其中,不分彼此了。
秦川村
秦川村隸屬連江縣琯頭鎮。琯頭鎮地處連江縣南部,與亭江鎮接壤。琯頭鎮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全鎮總人口六萬多人,旅居海外的華僑達4萬多人,分布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和僑眷佔全鎮人口的80%。琯頭鎮現在是國務院批准的省級對台貿易和中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著名的風景區青芝山就在琯頭鎮,秦川村趙氏祠堂就座落在青芝山下。 據了解,秦川村也是僑村,總人口2200多人,常住的只有一半,村中有十個姓氏,趙姓佔60%。秦川村在年青的村長,書記趙淑霖的帶領下,熱心趙氏宗親工作,去年還承接了趙氏委員會福州分會成立的會議協辦工作,並擔任第一屆福州分會的理事單位。
江南村
江南村祠堂上方的"趙氏家廟「匾額和兩邊的對聯「宋室天璜派「、"江南鼎甲家"顯示了它的與眾不同
連江縣江南鄉江南村就座落在縣城邊上。穿過小巷,我們來到江南村趙氏宗祠。江南村現有三姓氏,趙姓約有600多人。江南村的祠堂叫"趙氏家廟「,據專家介紹,能稱上家廟的祠堂是有規格的。帶著好奇心,我們進入祠堂內,一眼便看見祠堂正中上懸掛的一塊"榜眼及第"的匾額,下方供奉著魏王第十六世孫趙恢的塑像。據村中老人介紹,趙恢自幼父母雙亡,由姑姑和姑父扶養成人,寒門出狀元,嚴格的家教讓趙恢在趙姓族人中出人頭地,明宣德癸丑年高中榜眼,為後人留下學習的榜樣。
用東岐村史館的結束語作為此篇的結尾:「記住祖宗,記住古訓,就是記住歷史;記住鄉愁,記住恩情,記住故鄉的美好"。願所有的趙氏宗親都能如此!
TAG:趙宋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