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部紀錄片故事很經典,只因導演是音樂出生,配樂也成了敗筆

這部紀錄片故事很經典,只因導演是音樂出生,配樂也成了敗筆

紀錄片很少有人觀看,但是它的價值不可小視,有一位導演,很喜歡拍紀錄片,在成為紀錄片導演之前,他已從事音樂創作十二年,不管怎樣,他已是國內紀錄片創製的中堅力量。最新上映的紀錄片《大三兒》,評分雖然很好,但是他擅長的音樂卻成了這部電影的敗筆。

不喜歡這種為了增加可看性而不斷剪輯,放大配樂等做法,但這是在降低影片的真實感,導致人物並沒有得到深入,只有浮於動作表面,拍日常也並非日常。感覺導演還是電視紀錄片拍多了,思路有些換不過來。

不知道為什麼這部電影在看的過程中就是對我沒有吸引力,題材挺有意思的,但導演的拍攝、剪輯不夠有意思,有點無聊。我看的是在大學的路演,導演在互動環節說以他當時的心境來看覺著這樣拍挺好的,可能吧,但這樣就不夠考慮觀影者的接受度了,或者說,受眾弄錯了?

相比跟風藏題材的那些作品,這部紀錄片非常紮實克制,完成度還不錯。難得的是電影並沒有局限於大三兒這一男主,其身邊的人形象也較為立體。跟去年那些藏電影相比,它是真正跟普通人相關的,也更能激發出大家想去藏的衝動。

《大三兒》不太好分類是故事片,還是紀錄片。但無疑是一部好電影。深情而幽默,悲涼又溫暖。對話非常有趣,能感受到紀錄片中人的可愛。收尾收得極好,從三叔上了朱朱的三輪車開始,配合背景樂,整個氣氛重新有了延續感。「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再感慨一句,收得真好。這種抖機靈的說話風格是我喜歡的。

殘疾,失獨,底層,看上去苦難的生活和操蛋的人生,觀看過程中卻讓人笑聲連連,與鏡頭表現和敘事手法必定是分不開的,但大部分時間沒有刻意去煽情撒雞湯還是非常可貴的,更多的是三哥的人格魅力的確賦予了電影以光明的底色。開始思考何為紀錄片,畢竟有觀看就有觀點。

沒有料想中侏儒小人物的獵奇視角,沒有苦大仇深的煽情段落,亦沒有逐夢藏的朝聖信仰,有的只是平淡生活里的樂觀豁達。製片說特意撇去灰暗的部分,截取陽光積極的大三兒。也許前半段有些瑣碎,了解了大三兒的家庭背景,不免唏噓,但是又被他的勤勞幽默全部化解。

這部紀錄片將人生中淡淡的傷感隱藏在幽默的台詞之後,將人物的樂觀與堅韌隱藏在平凡的言行之中,將主人公對生活的追求散布在整個故事之中。片中並沒有表現太多的現實難處,我不知道是為了方便過審,還是導演和主演都試圖傳遞出一份向上的積極心態,但無論怎樣,我確實是被感動和被激勵到了。

前半段拍得像故事片,可能缺乏紀錄感,但幾個形象各異的角色和他們之間那種真情,看得我相當喜歡和感動。走上路途之後,影片變得太過倉促,比較可惜。不管怎樣,它精準地記錄了一個「不禍害人」的平凡人自身的內力,和那些與之相扶持的小人物給予他的外力。著墨不多的朱朱卻是體現人物的核心所在,最後不經意的一段聊天升華了電影。

說實在的,這麼久以來,幾乎沒有一部紀錄片是關注三哥這種四五線城市的平凡的人物的。三哥想去藏,我們想去別的地方,想去不敢去,去了就不一樣。實際上,在生命和人生追求這條道路上,我們真的沒有區別。所以,《大三兒》就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越野車的魅力 的精彩文章:

前有莫少聰後有張丹峰,洪欣情路註定坎坷?網友:千萬別是真的

TAG:越野車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