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柳永的這首少年游,有一個極佳的奇句,一個極形象的比喻,藝術造詣極高的一首詞

柳永的這首少年游,有一個極佳的奇句,一個極形象的比喻,藝術造詣極高的一首詞

少年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這首小詞的作者是大詞人柳永,背景是長安,全詞幾乎全無雕琢的痕迹,用白描的手法,營造出那種蕭瑟的意境,人都說柳永極擅長寫長調慢詞,但是這首小令,也造詣極高,寫的別有一番風味。

開端一句便盡顯古樸:長安古道馬遲遲。長安據說有兩層含義,第一,長安乃是實寫,此處便是柳永當年在長安時的感觸。第二,這其實是暗喻,長安本是中國的古都,詞人寫詞時有時會將長安比作首都所在之地,如果這麼一說,那麼長安街上的車馬,也往往被比喻為功名利祿的追逐了。我倒是覺得,柳永此處沒有暗喻,就是在實寫長安古道,而「馬遲遲」三個字,盡顯長安的滄桑和意蘊,此處寫的極其妙。

下一句「高柳亂蟬嘶」,寫的極好,僅這五個字,便足以流芳千古了。此處寫寒蟬亂鳴,更是加重了上一句長安古道馬遲遲的滄桑和凄涼之感,尤其一個「亂」字,用的極其傳神。夏秋天的時候,蟬一鳴,往往是一串接一串,一聲重疊著一聲,彷彿叫起來沒完沒了。讀完柳永這一句,立馬便會浮現出這樣的景象,可見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這麼和前面連起來,那種凄涼蕭索之意,鋪墊的十分成功。

下面三句,寫的是詞人在秋日所見的景象。「鳥」一作「島」,但無論哪個字,那種遼闊無垠之感,便整個顯出,而恰值日暮之時,原野上秋風四起,吹得人身冷心更冷,再加上放眼望去,儘是天蒼蒼野茫茫的無邊四野,那種落拓飄零,那種孤寂寥落之情,烘托的恰到好處。

下闋寫對自身的追思,首句的比喻極好,將那些一去不復返之事、之物、之時光,比作歸雲,實在是形象。看似有,但一旦離去,便無影無蹤了。對柳永而言,這一切舊日的情懷和歡愉,一切的期望和眷戀,都已落空。最後三句實則是對自己孤寂落寞一種抒發,當年華已去,一切都像浮雲消失之後,只能發出「不似少年時」的哀嘆了!這種傷感,非經歷過不能體味的到。

整首詞以秋日蕭瑟的景象,結合自身落寞的嘆息,虛實相間,藝術造詣極高。個人尤其最愛一句,正是「高柳亂蟬嘶」。

小註:(1)原上:地點,即樂游原上,在長安西南。(2)目斷:即放眼望到視野的盡頭。(3)四天垂:比喻夜幕降臨。(4)狎興:遊樂玩耍的興緻。(5)酒徒:此處指酒友。(6)蕭索:稀少、孤寂、冷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詞風 的精彩文章:

他是北宋名相,促使真宗往澶州前線親自抗敵,寫出來的詞卻清新婉轉

TAG:史話詞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