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百分制健身指數公布,全國兒童青少年的排名和問題都在這兒了

百分制健身指數公布,全國兒童青少年的排名和問題都在這兒了

2018年8月13日下午,基於2017年對全國青少年學生進行大樣本抽樣調查的調研報告——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指數評估報告(2017)——在上海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指數報告採用簡明易懂的100分製表達方式,從健身環境、健身行為、健身效果三個維度對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育健身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

這是我國首次基於全國樣本數據面向社會公開發布該指數。指數的數據採集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指導實施,在上海市教委的協助指導下,上海體育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大數據平台建設研究」團隊承擔了具體的調研工作和數據分析。

「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則中國強」。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是國家繁榮、民族昌盛、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礎。

為積極落實黨和國家的「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的指導下,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體育學院重大社科項目研究團隊立足我國本土實情、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首創了「環境-行為-效果」三位一體的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指數測評體系。2017年10月至11月,在全國學生體質複核抽測期間,研究團隊對我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兒童青少年、體育教師和家長進行抽樣調查,通過對26餘萬有效樣本數據的綜合分析,完成了「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指數評估報告(2017)」。

報告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總體指數為60.2分。其中,體育健身環境指數為74.8分,體育健身行為指數為40.0分,體育健身效果指數為80.1分。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在效果、環境和行為上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倒掛現象」。

報告認為:

——體育健身環境失衡發展是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過程中的重大隱憂。在五個環境要素上,學校環境得分最高(84.6分),制度環境(74.6分)、家庭環境(74.7分)和人際環境(76.7分)得分相當,社區環境(43.3分)得分最低。總體來看,學校環境對兒童青少年參與體育健身的支持力度最大,社區環境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強。

——體育健身行為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我國兒童青少年學生日常體育健身的活動方式(77.8分)較為豐富完善,但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水平(11.4分)和靜態行為方式(14.8分)的得分仍然處在很低的水平。同時,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水平和靜態行為方式的分值隨年齡增長呈遞減的趨勢十分明顯。例如,在身體活動水平方面,小學生每天保證1小時中高強度身體活動的得分均值為17.7分,而初中生降到9.8分,高中生則降到6.5分。

——體育健身的「被動」問題較為突出。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效果指數得分較好,為80.1分。不過健身效果中體質健康水平的得分(小學93.4分、初中88.4分、高中89.6分)明顯高於健身意識的得分(小學75.1分、初中70.3分、高中65.3分)。這說明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參與總體上的處於一種「被動參與」的狀態。

——從年度數據變化來看,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整體上呈現向好的趨勢。2017年指數總得分(60.2分)相較2016年(59.3分)略有提升,全國整體上達到及格水平。其中,健身環境中各要素得分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社區環境的增長幅度最為明顯,增長值達5.5分。健身效果的得分也在2016年(77.9分)的基礎上增長到80.1分。

不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健身行為的得分卻在2016年(40.8分)基礎上下降了0.8分,其中,靜態行為方式與身體活動水平分別下降了2.2分和1.6分,學校組織化的體育鍛煉也下降了3.4分。

綜合各項數據分析,報告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儘管2017年指數的總分在以往的基礎上有所增長,但不能忽視總分增長背後部分學校體育要素得分下降的不良現象。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學校體育仍然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發展中的關鍵力量,強化學校體育對保障兒童青少年基本的體育參與意義仍然十分重大。

第二、儘管高質量的學校體育工作是推進青少年體育健身和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支撐,但不是唯一支撐。青少年規律性的體育健身參與和體質健康水平的持續向好,需要全社會各方力量的協力。長遠來看,建立政府主導下的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青少年體育促進機制,是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證。

第三、青少年體育健身效果隨著年級的提高存在著明顯的「逆減現象」,同時,在健身意識、技能與體質健康水平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倒掛現象」。這提示我們,青少年的體育健身參與仍然處於一種強制性的被動狀態。這種狀態下的體質健康水平成果是很脆弱的。變被動為主動,是包括學校體育在內的青少年體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第四、在多年來國家強力的政策推動下,學校體育在保證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但青少年身體活動水平得分嚴重偏低的現實表明,學校體育需要從學校「有體育活動」向「有效體育活動」的工作思路轉變,即要提升活動時間中中高強度活動時間的比例。

第五、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對「初升高」階段學生的體育健身參與和體質健康水平都有明顯的作用,但這種作用效益的延續性較短。這說明,「考試思維」在促進青少年積极參与體育方面確有價值,但如何通過完善的制度設計,既淡化「考」的應試痕迹,又能發揮「考」的持續導向作用,是當前學校體育考核評價亟待進行專題研究的課題。

第六、指數測評體系在全國應用以來,對學校體育乃至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推進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但在部分指標的數據採集方面,科學工具的應用還有待加強。建議相關部門啟動對指數測評體系升級的支持力度,在進一步提升評估科學性的同時,提升我國在青少年體育健身測評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國際學生超過500萬,將創造1萬億美元的價值
新能源車產業的「狼」來了,中國準備好了嗎?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