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立德立言立功,不在狄仁傑包拯之下,為何卻名聲不響

此人立德立言立功,不在狄仁傑包拯之下,為何卻名聲不響

原標題:此人立德立言立功,不在狄仁傑包拯之下,為何卻名聲不響


對於活著的人而言,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再璀璨的過往也不過服務於當下,只有把握好眼前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同時也是幸好,屬於每一代人的時間,撐死也就數十年,這樣一來,隨著時間流逝,每一代人都很快成為過眼雲煙,而不得不讓渡給後來者。


雖然惟有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任你蓋世英雄傾國嬌顏死後都不過黃土一抔,但在重視身後之名的人看來,一抔黃土與另一抔黃土,也還是有區別的。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中國歷代仁人志士,就沒有不希望在此三方面有所表現的。不過,一部文明史其實「勢利」得很,那些幸運地生活在群英璀璨光彩奪目的歷史階段的人們,即使沒有太突出的貢獻,也能附於驥尾,青雲直上,令後世傳誦不絕;而那些不幸落生於歷史相對黯淡階段的人們,即使有非常突出的表現,載之史冊,卻也未必能讓別時代的人們多費唇舌。



西晉時期的杜預,就是後者中的一個顯例。

杜預(222年-285年),西晉時期最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文事武功,皆有不凡。軍事上,他是西晉滅吳統一戰爭的主要策劃人和統帥;文化上,他所撰《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名列古代最具影響力的典籍中。



杜預還是明朝之前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的歷史人物,直到明成祖時以諸葛亮奉祀文廟,這一紀錄才被打破。


可以說,從立德立言立功的角度,杜預都不在後世鼎鼎大名的狄仁傑、包拯等人之下,但後世名聲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除了慨嘆一聲「時也命也」還能如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聃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中國歷史上因拒絕做官而名傳千古的人物

TAG:史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