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奈保爾去世,一個憤怒的旅行家,曾被忽視的諾獎得主

奈保爾去世,一個憤怒的旅行家,曾被忽視的諾獎得主

當地時間8月11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印度裔作家V·S·奈保爾在倫敦的家中去世,享年85歲。

奈保爾與石黑一雄、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是當代文化巨匠,毛姆獎、布克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享譽全球。作為一個旅行者,他的足跡遍布非洲、中亞、南亞和拉美等地,身為出生在第三世界的人,他看待第三世界的視角始終帶有超乎一般旅行者的清醒,甚至是言辭過激的鄙視性抨擊。

2001年,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奈保爾。

遙遠的出生地:特立尼達

1880年,奈保爾的祖父離開印度北方邦東部,飄揚過海到達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島,這個屬於印度教中最高種姓的婆羅門教家族從此定居於此。1932年奈保爾在這個島上出生。

特立尼達第4大城市Arima,人口只有7萬左右。

「我是一個殖民地人,在新大陸的種植業殖民地上旅行,它們就跟我在其上成長起來的那片殖民地一樣。作為一個訪問者,在新大陸的浪漫背景里,觀察那些被掠奪的土地上的半被遺棄的社會,就像從遠處觀看我自己成長的那個地方。」

拍攝於1960年代的奈保爾。

特立尼達是一個融合了黑人文化、印度文化和北美及西班牙文化的混合文化的國度,童年在島上多種族混合的經歷讓成年後的奈保爾能夠摒除那些浪漫的、盲目的感情,以毫不留餘地的角度審視這個世界。

當年從印度前往特立尼達的勞工。

奈保爾在其第1本遊記中將西印度群島稱為「地圖上的小點」。這個島國1498年被哥倫布發現後,先後被西班牙、法國和英國佔領。他的童年在島上的鄉村小鎮度過,後來全家搬到特立尼達首都西班牙港。在他的小說《米格爾街》中,西班牙港被他描繪的就像一個貧民窟。

位於特立尼達首都西班牙港的總統府。

英國:苦澀的青春歲月

「它讓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人海中的一座孤立島嶼;它教導我,如何保護內心僅存的一些美好、純潔的東西,不讓它們遭受外在的、腐敗的各種力量玷污。」

奈保爾一生獲得諸多獎項,其中包括1971年的布克獎、1986年的艾略特獎等鑒於奈保爾對英語文學的重要貢獻,199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他爵士勛位。

奈保爾18歲時獲得政府獎學金到英國牛津大學求學,家庭經濟的窘迫使他在英國最初的歲月苦澀不堪。1953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定居英國。他早期做過自由撰稿人,在BBC做過主持人。1990年獲英國皇室封爵。

在特立尼島,作為外來移民的印度人被當地人排斥。而孤身一人到了倫敦之後,奈保爾感到自己只是大城市裡一個無親無故的居民,身份感的缺失讓他更加的迷失。

長期生活在英國,奈保爾的身心遭受了各種壓力,他被推進內心自我的世界,也因此得以拋棄狹隘的國家觀念,只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英國的劍橋大學,奈保爾曾在這裡讀書,也是劍橋大學的榮譽博士。

尋根印度:生命中無法承受的悲苦

「印度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因此,對它的貧窮感到憤怒是沒有用處的」。

印度對於奈保爾是個難以表述的國家,它不是他的家也不可能成為他的家,但是他卻無法漠視印度的存在。

1962年、1975年、1988年,奈保爾3次赴印度,分別寫下了3本有關印度的書:《印度:受傷的文明》、《幽黯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

熙熙攘攘的印度首都新德里。

童年的奈保爾從外祖父母身上感受到了遙遠的印度。1962年,他首次踏訪印度。在去到印度的汽艇上,童年對印度的感情復甦了,他甚至還產生了近鄉情怯的感覺。

海德拉巴,印度第6大城市,安得拉邦的首府,位於印度中部。

然而,當他踏上印度土地,從孟買、德里、加爾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鄉,見到的卻是無處不在的貧困與醜陋。他用諷刺地口吻描述出印度那些讓人可怕的真實。

齋浦爾,奈保爾眼中的印度從來不做絲毫的美化。

「印度的種姓階級把每個人都禁錮在他的身份里。」

「有如一潭死水般停滯的、腐朽的社會。」

「新德里是各式各樣的標籤集中地,滿街懸掛的衙門招牌,看起來活像一座公務員開設、經營的市場。」

「這種盲目講求實際用途的意識,把整個克什米爾河谷糟蹋的瘡痍滿目,面貌全非。」

旅途中惟一的一次喜悅來自置身喜馬拉雅山的朝聖旅途中。「整個下午,我們可以呆在無人跡的溪畔,享受大自然的寧謐。」他感覺到自己和周遭的群山聲息相通,心靈契合。如果要給這樣的喜悅追溯源頭,大概來自小時候外祖母家裡懸掛的喜馬拉雅山的宗教圖畫,這些成為了他想像中印度的一部分。

走出非洲

非洲,是除了故鄉印度和出生地中美洲之外,奈保爾又一個著力描寫的地方。他曾在東部非洲生活和工作過。寫了多部關於非洲的作品。

拉各斯,奈及利亞的海港,也是最大的城市。

就整體而言,他對非洲的看法始終如一,近乎固執。他認為非洲是一個「夢幻般的、可怕的地方」。然而在《非洲的假面》這本書中,他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寬容和理解。

奈保爾自認為是天生的懷疑論者,他的家族栽培過無數梵學大師,但他不喜歡參加宗教儀式,在宗教活動中總會看到荒謬的一面。

書中介紹了他從烏干達開始,途經迦納、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和加彭,最後止於南非的旅程。他所關注的問題無關非洲的政治和經濟,而是宗教信仰。旅途中所看到的非洲宗教幾乎泛濫——幾乎每一座山上都有一座清真寺或者禮拜堂。

在落後的非洲大地上,宗教也正像千萬事物一樣,逃脫不了外來世界的入侵:宗教像商品一樣被人們消費;宗教的形式在迎合不同階層的需求;各個宗教組織之間競爭激烈。

當大部分的旅遊者都以近乎獵奇的心態去描述身材矮小非洲俾格米人時,奈保爾說「我們離俾格米人越近,就越能理解這世界有一個靈魂和生命。」這句話也正適合用來注釋奈保爾的旅行——作為一個合格的世界公民,他一直在竭力走近並深入理解這個世界。

旅行家書單

奈保爾是一個典型的後殖民主義時代作家。在其至今已出版的30多部作品中,一半是小說,一半是非虛構作品。這幾本書帶你走進奈保爾眼中的世界。

《米格爾街》

「生活如此絕望,每個人卻都興高采烈地活著。米格爾街和米格爾街上人,都像鹽一樣平凡,像鹽一樣珍貴。」奈保爾成名作,獲毛姆文學獎。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奈保爾以父親的經歷為素材,用小說的方式紀念給他以深刻影響的父親。這是一個在特立尼達殖民地生活的、充滿野心和夢想的小人物在平凡生活中奮鬥和痛苦的故事,探討了西印度群島人與克里奧爾人之間的種族衝突。

《自由國度》

這是奈保爾真正征服歐洲的經典。書里的角色擁有不同的膚色血緣和文化背景,但都有相同的漂泊而孤獨的靈魂。小說出版當年,便以毫無爭議的優勢獲得布克獎。

《大河灣》

這是一部關於非洲的充滿悲觀情緒的小說。凸現了一個古老大陸在本土化與普遍化之間的艱難處境。在這個前途渺茫且不屬於任何人的地方,大人物控制了一切,為所欲為,使得主人公薩林姆以及無數像他這樣的芸芸眾生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印度三部曲

《幽黯國度》

《印度:受傷的文明》

《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

1962年、1975年、1988年,奈保爾3次赴印度,分別寫下了3本有關印度的書。他用鋒利冰冷的視角描寫印度社會落後及愚昧的現象。

微信編輯:小龍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家雜誌 的精彩文章:

北京MUJI酒店終於開業了,到底什麼人在興奮

TAG:旅行家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