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的軍隊在當時絕對昌盛,直接影響其重要的兵器是唐刀和它

唐朝的軍隊在當時絕對昌盛,直接影響其重要的兵器是唐刀和它

原標題:唐朝的軍隊在當時絕對昌盛,直接影響其重要的兵器是唐刀和它


唐代時,中國軍隊無論裝備、素質、士氣還是將帥能力都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一個高峰。當時唐軍野戰常用的陣形之一是「鋒矢陣」,沖在最前面的是手執陌刀(一種雙刃的長柄大刀)、勇猛無畏的輕裝步兵,接著是步、騎兵突擊,後列則有弓弩手仰射,直到完全擊潰對方。


唐朝士兵與陌刀


陌刀的攻擊力極為可怕,列陣時「如牆而進」,肉搏時威力不減,李嗣業便是一員善使陌刀的猛將。騎兵方面則是輕重騎兵結合,一般使用馬槊和橫刀。唐代改進了冶煉技術,灌鋼法取代了百鍊法,使鐵制戰刀更加鋒銳。



現代鑄造的唐橫刀

一隻強大的軍隊總是攻守具備的,而唐帝國軍隊的實力之所以如此強勁,除了人盡皆知的唐刀,還有一件東西功不可沒,那便是唐朝的鎧甲,它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冷兵器對士兵的傷害。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輕,但防禦力卻有所提升。



現代盔甲愛好者製作的明光甲


唐十三鎧即唐代的鎧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在鎧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


現代盔甲愛好者製作的明光甲(護手部分)


鎖子與山文是並列的兩種鎧甲。魚鱗甲、羅圈甲、山文字甲,這些甲都屬於一種範疇,它們不是全身甲。但是,它們的某些防護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字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間凸兩邊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這樣甲表面形成無數的凹凸面,非常利於防箭,而且造型相當美觀。



鎖子甲


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特別是鎧甲,晚唐時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


絹布甲


然而,唐代的甲雖然種類繁多,式樣各異,卻主要供騎兵穿著,戰馬一般不披甲,這樣在作戰時騎兵機動性大,以輕捷快速而取勝。


唐代鎧甲


另外,唐代制甲,還講究外觀華美,往往塗上金漆或繪有各種花紋。唐太宗李世民還是年輕將領時,曾身披金甲,陳鐵騎1萬人,甲士3萬人,在太廟前舉行凱旋禮。那時儀仗典禮等隆重場合下都有金盔銀甲的壯觀場面。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寫下「金鎖甲、綠沉槍」的詩句。宋代大詩人陸遊的《出塞曲》也有「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銀山動地來」的名句,形象地描繪了眾多兵士身著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銀山一樣爍爍發光的壯觀景象。



現代製作的唐代鎧甲模型


下面簡要的說一下唐代最重要的鎧甲——明光甲。


在唐朝,前代流行的兩當鎧已經被淘汰,在漢末晉初出現的明光鎧成為唐軍裝備的最主要的鎧甲,名列《唐六典》的甲制之首。


明光鎧除了繼承了兩當鎧的優點以外又對鎧甲進行了改進,比如:加了披膊,膝裙和對頭盔也進行了改進,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以及肩部等處還露出彩帶結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泉寶劍媒體號 的精彩文章:

TAG:龍泉寶劍媒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