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心包經替你出一口「惡氣」!
本 期 導 讀
本節課路老師帶大家學習了心包經的循行路線,重點區域是乳房(影響乳房健康)、肱二頭肌(是松是緊)、手心(手心出汗問題)、指尖(急救時可刺血)。學習心包經的最大意義是什麼呢?一起往下看吧。
心包經很短,穴位只有9個(和心經一樣),它從乳頭外開1寸的天池穴開始,沿著手臂內側中線,一直走到手中指尖的中沖穴結束,像嬰兒的心思一樣簡單。
GIF
細究起來,就十二正經的外行部分來說,陽經普遍比陰經要長。大腸經比肺經長,胃經比脾經長,小腸經比心經長,膀胱經比腎經長,三焦經比心包經長,膽經比肝經長。
其中的道理大概有很多。從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說,陰經外露得少,又在身體內側,是更需要保護的經絡;陽經外露得多,意味著要應對更多的傷害。
所以,風寒暑濕燥火,都要擋在陽經、陽腑的外面,千萬別讓它們走到陰經、陰臟里去;不好的情緒、想法,也千萬都別往心裏面放。
我們學習心包經的最大意義就在於:保持開心,別讓心包受病邪。路新宇老師在課程中強調的也是心包經和情緒的密切關聯,「起心動念的時候,身體的血壓、神經等已經開始改變了。」
心在志為喜。《靈樞· 本神》中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
一喜一憂之間,就是兩個世界。
有人可能會說,我沒覺得自己不開心啊。別著急,先用路老師的方法探查一下心包經的天泉、肘下2寸、郄門三處穴位,指關節從2~3厘米高度垂直敲擊下來,力度透進穴位,看看它們是否有明顯痛感。
這裡的痛,就是「我們在生活的種種面具下被壓抑的情緒」,就是「過去積壓在心裡的難以排出的一口惡氣」。
當心了,最不能受傷的心包經,已經有瘀堵了。
堅持一到兩個周,按照路老師提示的方法敲穴,打嗝、排氣、流淚,讓身體自然去排出這些瘀堵,幫你出一口「惡氣」。
天泉:來自天上的泉水
▎取穴:大臂前面,腋橫紋端向下兩橫指處
▎功能:清熱除煩,散瘀通乳,預防咳嗽、胸脅脹痛、乳房腫痛、心肺疾病等
心包經繞著腋上走了一圈後垂直下降,不遠處就是天泉穴。路老師特彆強調,天泉穴極少見到不痛的(可見我們都是傷過心的人啊),位置找准,就能感受到那股生硬的痛感了。
郄門:心包經的郄穴
▎取穴:前臂內側中線,腕橫紋上5寸
▎功能:寧心,理氣,活血,預防心痛、心跳過快、胸痛、神經衰弱等
郄門穴是心包經的郄穴,有空隙的意思,是經氣深聚的部位。郄門穴一般按上去也很痛,且心臟問題越嚴重的人越痛。
敲打該穴時,一要注意深入進去,切實敲到穴位,與身體發生對話;二是痛的時候可以停下來左右轉動小臂,使痛感緩解,然後再敲。
內關:小臂內側的關隘
▎取穴: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
▎功能:寧心安神、理氣止痛,預防心絞痛、心律不齊、胃炎、癔病等
內關穴位置明顯,用起來方便,是心包經上很常用的一個穴位。所謂內關,指小臂內側的一道關口。如果一個人氣血不足、寒邪偏重,身體末端的手掌就會偏涼,但一般不會涼到內關穴;如果涼過了這道關口,說明已經嚴重甚至在威脅生命了。
內關和配大陵、神門,幾乎是失眠最常用的一組穴位,瀉心火、安心神的效果很好。調理時敲擊、按揉、艾灸、刮痧都可以,針刺需由專業人員操作。
勞宮:勞作之手,中央之宮
▎取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中指和無名指指尖處
▎功能:調理心痛,心悸,口臭,善怒,發熱無汗
手司勞作,勞代指手;宮意為掌心安居之宮室。手雖然勞作,但勞宮穴這個位置一般是架空的,很少直接接觸物品。
手掌心愛出汗,往往是陰虛火旺、心火妄動的表現,人在緊張、焦慮時,手心出汗會更明顯。心火旺、掌心出汗時,一般又會伴隨腎陰的損耗。因此,調理時可敲擊心經、腎經的易堵穴位。
中沖:衝上中指尖
▎取穴: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
▎功能:清熱,開竅,利喉舌,調理?急症、心痛、小兒夜啼等
中,指的是中指;沖,意思是本穴的氣血呈沖射狀。中沖穴可以緩解急症,昏迷、中暑、昏厥時,可以先拍揉小臂、手掌、中指,將氣血導引過來,然後急掐或刺血中指尖的中沖穴。如果流出的血顏色異常,偏深紫色,則說明這個方法用對了。
十九講中,我們將具體討論心包經的常見問題調理。下次聽課時,期待一個更開心的你~
【互動】
不開心時,你如何排解憂愁?
歡迎大家點擊右下方給我們留言哦
版權聲明:
2.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台支持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TAG:正安聚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