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鹿原》里的那些事兒

《白鹿原》里的那些事兒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白鹿原》,講述了一群生活在白鹿原的人,在歷經幾個時代的變遷,發生的種種故事。

這裡有一個傳說,相傳早年間,原上土地貧瘠,水資源緊缺,老百姓生活十分疾苦,後來出現了一頭白鹿,通體雪白,鹿蹄子是白的,連鹿角也是白色的,凡它踏過的土地都會變得肥沃,草木也會抽枝發芽,原本乾涸的河床也變得河水豐盈,因此得名白鹿原。

原上有兩大家族,老白家和老鹿家,從老一輩開始兩家人就不對付,後到白嘉軒(張嘉譯飾,圖左1)與鹿子霖(何冰飾,圖右1)這一代,到了孫子輩兒矛盾依舊存在。

白嘉軒,身為一族之長,為人耿直,典型的淳樸農民形象,寧肯自己吃虧受累,也堅決維護族人的利益。

鹿子霖,官至鄉約,政府下屬基層的管理者,為人尖酸刻薄,貪圖小利,最大的愛好就是坑人,尤其是坑老白他們家。

無論時代怎麼變遷,人心和人性的鬥爭始終不改。鹿家人教育孩子要施恩勿念、受惠勿忘,可在鹿子霖上上絲毫看不到的,自私自利,陽奉陰違,見利忘義,典型的小人。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白嘉軒,則始終想著能別人,關鍵時刻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為族人主持正義,帶頭交農具抗議暴政,饑荒時向土匪借糧分給全族人共度災年,寧肯自己吃虧,也總是先想著族人。而他積壓的委屈,總是一個人默默承受。

人們常說時代造就人,可無論哪個時代,總有一種人,他們捨己為人,不圖回報,能主動承擔起責任,在白族長的身上,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

「犯義之六。一曰,酗酒斗訟;二曰,行止喻違;三曰,行不恭遜;四曰,言不忠信;五曰,造謠誣毀;六曰,營私太甚。——摘自《白鹿原》

有時,他真狠得下心,為教化約束族人,拿鞭子將自己的兒子抽個半死。有時,他善良的沒邊,明知是有人故意將他的腰椎打斷,卻裝作不知情,原諒了那人。

白嘉軒,他守舊,對於封建社會的墨守成規,為維護陳舊落後的規矩差點與女兒斷絕關係,也許在他心中,有些老舊的東西,比自己的命更重要。

人性本身都是有弱點的,誰都不是完人。感人的故事,幾次使我落淚。有時故事也很氣人,氣那個悲催的時代,怒那些十惡不赦的壞人。

看故事,能讓人明是非,辨善惡。教會了人們該如何行事。正如《三字經》里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堅守那最初的善,顯得尤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小醉 的精彩文章:

TAG:夢小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