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如何在幾十年內實現「全盤西化」?

日本如何在幾十年內實現「全盤西化」?

原標題:日本如何在幾十年內實現「全盤西化」?


執筆 :陳小刀


「日本人竭力模仿歐洲人的一顰一笑,男賓們抽著哈瓦那雪茄,玩惠斯特牌;其他人則小口小口品著宴會上堆積如山的松露、果醬和冰激淋雪葩。」

伊恩·布爾瑪在《創造日本:1853-1964》一書中,這樣描述了明治時期民眾對西方生活的效仿。通過作為明治維新國策之一的「文明開化」,當時的日本人得以全方位、大範圍地了解接觸西方文化。儘管一開始的模仿有些笨拙好笑,但這並不妨礙當時的日本人對西方文化的專註。


事實上,「文明開化」翻譯自西方的「文明(Civilization)」。1875年,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在其代表作《文明論概略》一書中首次使用「文明開化」。按照福澤的解釋,要實現西洋文明,首先必須要「開化」,也就是拋棄封建舊俗,實現移風易俗。



作為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和早稻田大學均創立於明治維新時期,不過由於早大創立者大隈重信後來從政,所以使得其在日本的歷史地位和評價較慶應大的創立者福澤諭吉略微遜色一些。(圖為福澤諭吉)

「文明開化」在明治時期的日本有兩層含義。宏觀層面而言,「文明開化」是對西方近代各種制度的積極引進,如制定《明治憲法》、引進國會制度、建立新式海軍以及推廣義務教育等。日本在推行西方近代制度方面,雖然遭遇了一定的阻力,但整體上是較為順利的。


不過,「文明開化」在微觀層面的推進就難了。與引進西方各種先進位度不同,實現移風易俗並非易事,畢竟上層精英們習慣了用刀叉吃飯,不代表普通民眾就習慣喝牛奶、吃咖喱飯。在這種情勢下,明治政府主要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動日本民眾的移風易俗。


明治天皇的示範效應


明治維新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由於受佛教思想影響,日本人幾乎不吃牛肉,並認為吃牛肉將會有損身心健康。然而,隨著「黑船來襲」、岩倉使節團遠赴歐美考察,使得越來越多的日本精英驚訝於歐美人強壯的體魄與身高。


比如,作為內閣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的身高約為160cm,這在當時的日本算是高個子了,但需注意的是伊藤是政府高官,在日常飲食和營養搭配上要遠遠優於普通老百姓,所以當時日本普通老百姓的平均身高肯定要更低一些。

在這樣的背景下,明治政府開始積極鼓勵民眾吃牛肉增強體魄,而明治天皇更是以身作則,積極示範。


根據《明治天皇紀》記載,1872年1月1日,明治天皇成為日本皇室中首位吃西洋料理的天皇,而同年1月26日,明治天皇又首次享用了牛肉——曾一直被皇室視為忌諱的食物。


明治天皇還在皇室中開啟西方近代飲食習慣,如喝牛奶、喝啤酒等。由於天皇在日本國民中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所以明治天皇在西方近代飲食上的舉動,無疑會影響到普通日本民眾的飲食習慣。



日本人接受牛肉始於明治維新時期,但是略微諷刺的是,日本現在在進口牛肉方面存在貿易壁壘。在剛剛結束不久的日美新一輪經貿談判中,美方就要求日本開放牛肉進口市場。

在個人服裝打扮上,明治天皇同樣積極帶頭推廣。明治維新後不久,明治天皇便一改過去日本天皇塗脂抹粉的形象,以斷髮蓄鬚、軍裝戎馬、幹練果敢的形象出現在國民面前。


明治天皇個人服裝打扮的轉換,不僅體現了明治政府對學習西方的真正,而且也體現出了他個人對西方文化的接受,而這也使得越來越多日本民眾剪短頭髮、脫下和服,穿上西式服裝。


以制度推進西方禮儀規範


在日劇《坂上之雲》中有這樣一幕,秋山真之(明治時期著名海軍將領,曾以海軍參謀身份參加日俄戰爭,是日本聯合艦隊勝利的第一號功臣)與其他進入海軍學校的學生,在飲食上被要求按照與歐美海軍一樣使勺子吃咖喱飯。對於習慣了使用筷子吃和食的秋山及很多學生而言,突然用勺子吃味道「古怪」的咖喱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雖然吃咖喱飯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細節,但這卻體現出了當時明治政府在學習西方過程中的細緻,並且將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加以規範化、制度化。



「海軍咖喱」如今已經面向日本普通老百姓了,其中美軍駐橫須賀海軍基地的咖喱較為有名。(圖為「橫須賀海軍咖喱」)


除了當時的海軍外,明治政府還積極推動官派留學生制度,並大量僱用西方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以及教師等前往日本進行授課。明治時期思想家福澤諭吉在創辦慶應義塾後,也曾大量僱用外國人來日本教授英語、西方禮儀。


明治政府還要求教育機構在編印教科書時,必須大力提倡「文明開化」。各個教科書編印機構也根據明治政府的規定,在內容上明確「文明開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因此,「文明開化」可以說是明治政府初期強推的一項自上而下的政策,而其目的就是要引領國民生活向現代社會革新。


知識精英對西方文明的普及


在「文明開化」過程中,知識精英扮演了關鍵角色,他們是開啟民智、實現移風易俗的宣傳者、倡導者和實踐者。


1873年7月,從美國歸來的明治時期思想家森有禮創建了「明六社」,以「開啟民智、文明開化」為己任,積極引進並推廣西方的哲學、法律、教育等啟蒙思想。「明六社」聚集了當時一大批知識精英,如福澤諭吉、中村正直(明治時期啟蒙思想家)、西周(明治時期啟蒙思想家)、高橋是清(日本央行行長)等。通過機關刊物《名流雜誌》傳播西方啟蒙思想、引領日本社會移風易俗。


1871年-1873年的岩倉使節團留學生成員在回到日本後,也在不同領域扮演著啟蒙者的角色。比如,曾經留學英國的中江兆民在1874年回國後,開班法文私塾,教授法律、政治、歷史、哲學等課程。


曾經留學美國的津田梅子在1889年回到日本後,開創「女子英學塾」(現為津田塾大學),成為推動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驅者。



津田梅子是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驅者,在推動女性接受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福澤諭吉在明治維新時期親自創立的慶應義塾也培養了一大批具備西方近代知識和國際視野的學生,並活躍於日本社會的各個行業,為「文明開化」、移風易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明開化」雖然實現了日本的移風易俗,但其弊端也暴露無遺,即西化主義導致了日本國民對日本固有傳統的全盤否定。同時,對西方文明的推崇也令日本以「文明國」自居,在看待東亞鄰國的立場上也出現了弱肉強食的邏輯,為日後開啟亞洲侵略戰爭埋下了伏筆。


感謝復旦大學日本中心青年副研究員王廣濤對本文的幫助!


「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再比較系列之一一場流血的改革告訴我們,有三大錯誤不能犯


「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再比較系列之二


「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再比較系列之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補壹刀 的精彩文章:

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是如何煉成的
基辛格,示範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國

TAG:補壹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