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城市宋曉宇:幸好VR風口時沒融太多錢,現在活得還不錯
「我們往往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未來五到十年的變化。」這句話形容VR行業再合適不過。
15、16年,VR成為投資風口,市場上誕生了一批消費級產品。但由於無法降低畫面延遲、提升解析度,這些國產VR產品體驗差,更難商業化。投資人恢復理性後,就堅決不投VR了。
但是,在這個領域的創業者眼中,真的是技術阻礙了VR商業化嗎?光輝城市創始人宋曉宇的答案是否定的。
「產品始終沒有最好的,總會有更快、更流暢的,但是商業化的關鍵在於CEO的商業邏輯,以及能否找到應用場景。找到場景以後,把精力放到核心價值上,比如說我們的建築設計VR產品,它的價值並不是把效果做得多麼逼真,我們主要在推敲虛擬場景的合理程度。」宋曉宇回答。
光輝城市的產品是一款面向建築行業的虛擬空間創造工具—Mars。建築設計師出身的宋曉宇發現,VR可以減少建築設計做彙報的準備時間,大幅提升彙報的效果,設計師無需以降維的方法(視頻、圖片、效果圖)表達,快速傳達創意。於是光輝城市在兩年前All in VR。
回顧過去兩年,宋曉宇覺得光輝城市做得還不錯。當然,這個「不錯」是對比同行業的公司。
在VR行業遇冷之前,光輝城市在2016年趁著投資餘熱融到新一輪的數千萬元,投入到建築設計VR產品的研發中。2017年5月,公司把核心軟體產品Mars推向市場,到現在一年多時間,光輝城市150人的團隊,在8個城市設立分公司,發展了企業客戶300多家,除去轉型不做建築設計的客戶之外,幾乎全部完成復購。
現在回想起來,宋曉宇反倒覺得沒拿風口的熱錢也未嘗不是好事:「VR風口起來的時候,我們沒趕上,不過好的一面是,下去那一波我們也沒趕上,假如當初拿到熱錢,產品很可能走形,沒準就倒掉了。」
現在光輝城市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不需要融資也能良性運轉,這雖算不上值得炫耀的業績,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和資源限制下,一款全新自主研發的產品得到國內大多數頂級設計院和高校的認可,宋曉宇還是感到滿意的。
抓住建築設計的下一個痛點
宋曉宇自稱是個愛「折騰」的人。在創立光輝城市前,他做過14年建築設計,在最痴迷的時候,每天花十七、八個小時做設計。14年時間,宋曉宇做了上千個項目,至少投入了五萬小時,在建築設計上下足了功夫。
在這期間,宋曉宇還當了十年的建築學院老師,這段經歷讓他知道怎麼跟非專業、半專業的人溝通。「在跟學生溝通的時候,你認為他不具備空間的表達能力,就要用他能聽懂的方式來說。」宋曉宇說。
除了做設計、教書,宋曉宇還有精力「折騰」。07年,宋曉宇認定移動互聯網是未來,決定做迎合移動互聯網的建築設計創業項目,後來還試圖做類似於微信的社交軟體。雖然項目都失敗了,但宋曉宇又積累了6年互聯網產品經理的經驗。
2013年成立光輝城市後,宋曉宇在偶然的機會接觸到VR,才讓此前的人生經歷產生了化學作用,想到用VR解決建築設計師做彙報的痛點。
那麼,彙報這個痛點到底有多痛呢?
「每一次彙報就像一次高考」,宋曉宇這樣形容。
在這個行業內,設計得好不一定能拿到標,因為信息的傳遞效率也很重要。所以,時長一個月的項目,2周都在準備彙報。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本末倒置,設計師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準備PPT、視頻、效果圖上,幾乎沒時間做設計。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降維傳遞帶來的低效率。這也是宋曉宇如此看好VR+建築設計的原因:表現更直觀,減少了信息的衰減。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建築設計表現類軟體。宋曉宇認為,這就好比功能飲料和礦泉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者是可替代商品,因為兩者都能解渴,但礦泉水卻不能像功能性飲料一樣提神。在建築設計中,這個「提神」的功效就是VR在彙報傳達空間信息時的高效、直觀。
「只不過有人說這個痛點現在沒那麼痛,但我們覺得下個時代馬上到來。有句話叫作:普通的公司滿足需求,好的公司創造需求,從這點來看,我們準確創造了下個時代的需求。」宋曉宇笑著說。
創新之源:產品與市場的博弈
由於在建築設計領域沉浸多年,宋曉宇最初設計Mars時便對該產品有一個初步預判,沒有一口氣把所有需求都實現,希望以一個符合自己判斷的路徑來逐一實現。
後來Mars發布後,有了市場反饋,情況有了變化。宋曉宇坦言,整個軟體發展到現在,是進化的結果:一方面是基於自己對產品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及時了解並接收市場反饋。二者博弈過程,團隊不斷積累經驗,產品才進化成現在的形態。
「不過有些方面我們確實走得太快了,比如Mars定位不是表現軟體,所以重心放在了空間合理度,並沒有完全注重視覺效果,軟體賣出去以後,有用戶很在乎這一點,我們做了一些中和。再比如,景觀設計院和建築設計院對素材的要求可能不一樣,我們都在其中協調。」
一邊掌舵,一邊觀察海浪,這促成了光輝城市的創新基因。
今年3月,宋曉宇在新品發布會上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定向人才培養計劃,也就是免費幫Mars的企業客戶培養人才。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某些設計院對於Mars的操作不熟悉,急需有建築學素養,又會玩VR的人才,以至於曾有客戶公然在宋曉宇面前挖人。於是,宋曉宇決定乾脆幫付費用戶培養人才,這也能減輕售後團隊的壓力。
現在該計劃已經正常運行,由光輝城市直接篩選、培訓應屆畢業生,或者由設計院自己挑選人才,再交給光輝城市進行培訓。市場反饋方面,客戶普遍給予好評,唯一的不足就是供不應求。宋曉宇透露,每一期人才計劃只培訓十幾人,第一期已經輸送出去,第二期還沒培訓完,就已經被客戶搶光了。現在第四期也已經報滿,準備開始第五期、第六期。
「VR的天快亮了」
在大部分人眼裡,VR屬於黑科技。但宋曉宇是個科技樂觀主義者,他認為VR已經算不上太黑的技術了,可能兩年以後,這種新的交互方式可能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比如互聯網可能會多一個維度,再比如人們的出行可能因為VR而減少。
即便是現在,很多領域已經在做VR的落地應用。比如影視中利用VR做演員的虛擬走位,在教育方面可以做場景化教學(比如模擬逃生、建築設計)。雖然外界對這方面的報道很少,但宋曉宇已遇到類似的需求,所以笑稱現在有些「天快亮了」的感覺。
關於未來,宋曉宇也暢想了很多。他覺得光輝城市將來不會局限在建築設計領域,而是藉助在建築領域積累的經驗,發展成一個虛擬平台。這就如同人們在博物館、咖啡館等真實場景的空間消費一樣,虛擬空間雖然觸摸不到,但是同樣能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比方說,某設計師去日本旅遊看到了大師的作品,回來以後可以在虛擬空間里把大師的作品複製出來,C端客戶就能在虛擬空間里參觀。
在建築領域做創新,宋曉宇承認不一定非要高科技,但是在中國創業,技術創新是必要的。因為跟模式創新相比,技術需要時間和精力的積累,不是資本能立刻砸出來的,現在VR做得早,以後市場給予的入口也會更大。因此,宋曉宇覺得行業遇冷沒什麼不好,攪局的人少了,留下的是真正有實力的公司,他也歡迎更多有實力的玩家進場,一起開拓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