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是窮是富?看這一點就知道了!
文章來源:收藏馬未都(ID:gxtv-scmwd)
圖片丨@空谷尋芳攝
家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一個家庭是窮是富,是好是壞,看家風便知。
家風的傳承,這是一個家庭最核心的精神領域。
是一個家族世代傳習的學問,也是一個家庭最奢侈的傳承。
家族文化的熏陶是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真正的不動產是家風,因為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這裡,我們不妨看看歷史上名門望族的家風,感悟他們歷久彌新的家族精神。
康世家族
河南鞏義市的康氏家族,不僅歷史悠久,更讓人讚歎的是先祖到子孫後世的400多年裡興盛不衰,現如今這個家族仍然有相當的影響力。
康氏家族興盛幾百年,靠的是什麼呢?
有人說因為康氏莊園是絕佳的風水寶地,還有人說是因為康家先祖娶了朱家女為妻,天合佳偶。
其實,康氏家族的輝煌既不是因為風水,也不是因為天賜佳偶,而是得益於良好的家風。
康百萬莊園
康氏家族的家訓是一副對聯:「志欲光前惟是讀書教子,心存裕後莫如勤儉持家。」
意思是,如果要為祖上爭光,家族興盛就必須教育子孫後代;如果要後代享福,現在就必須要勤儉持家。
如果今天去到河南,步入康百萬莊園,從遺存的匾額楹聯中,我們仍可感受到康家家風家訓中對於修身的重視。
秉持溫良恭儉、智慧睿達家風的康氏家族,因此縱跨明、清、民國三個歷史時期,至今繁衍而不衰,彰顯了康氏家族強大的生命力。
錢鍾書
作家錢鍾書也是在好家風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
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是清華有名的國文教授。
他偏愛古書,平時總會看書抄書,並在摘錄上寫上自己的看法。
這位「博學鴻儒」後來秉承了父親治學嚴謹的風格,踏踏實實地做學問,惜時如金,淡泊名利。
對知識的追求讓錢家幾代人都活得簡單而卓越。
圖|錢鍾書與父親
張武齡家族
除了康氏莊園、錢鍾書,還有文化界聲明卓著的「合肥四姐妹」家族——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
一部家族史,差不多就是半個民國文化史。
當時的張家能一下子培養出四位大家閨秀,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她們的父親。
他們的父親,就是民初有名的教育家張武齡,他開明的家風和對教育的理解,造就出了十位絕倫兒女。
上世紀初的張家在合肥是個有名的大戶人家,整個家族聲名最顯赫的就是張武齡的祖父張樹聲。
他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在平叛太平天國起義的淮軍中是僅次於李鴻章的第二號人物。
張武齡這一生,共有十個孩子,細看他們的名字,都取得極為講究。
女兒分別為: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兒子分別為: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寧和。
他希望男孩的心裡一定要有家;而女孩的內心一定要廣大。
其境界與格局,由此可見一斑。
張武齡很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但他從不干涉老師們的教學。
張家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可以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愛好。
雖然玩的開放,但同時又家教嚴謹。
正如楊絳說,好的教育不是被動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啟發學習的興趣和自覺,在不知不覺中受教。
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父親不強勢、不強制,但子女各個出類拔萃、道山學海。
張武齡
當然,這還在於父親的表率,張武齡一生拒不做官,卻傾其所有家產、甘之如飴的致力於大辦學堂和公益教學。
沒有萬貫家財,卻留給子孫後代最寶貴的財富。
這大概就是作家馬伯庸說的:「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心態、意志、教養、價值觀、生活習慣,其實這些都是無形的財富。
一個家庭的人生態度和精神風貌,會在潛移默化中代代相傳。
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也是一個家庭真正的不動產!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鬼谷子智慧: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只要看這兩點就夠了
※老祖宗的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