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戰中炮彈的穿透力有多強,完全是由這三大因素決定的

海戰中炮彈的穿透力有多強,完全是由這三大因素決定的

前面提到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戰的距離一般都很遠,通常在20-30公里左右。戰列艦射擊這麼遠的目標,炮彈的落角一般都很大。這對炮彈的穿甲威力是有很大影響的。簡單說,在比較近的距離上,炮彈落下角比較小,對垂直裝甲的穿透比較強而對水平裝甲比較弱;而在較遠的距離上,炮彈落角比較大,那麼正好相反,對垂直裝甲的穿透比較弱而對水平裝甲比較強。這是由三角函數原理所決定的,而且效能往往還超過三角函數的物理數值。

顯然,炮彈的落角是決定穿甲彈穿透威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因素:一個是炮彈的重量。這個道理很好理解:越重的炮彈,穿透力越強。還有一個是炮彈撞擊目標時的速度,也就是擊速。一般來說,射擊距離越遠,炮彈的擊速也就越慢。不過,當射擊距離接近於極限時,大落角的炮彈擊速往往會有所提高。

以美國海軍衣阿華型戰列艦安裝的MK7型16英寸(406毫米)火炮來說,使用1225公斤的重型穿甲彈,對5490米外目標,炮彈落角為3度05分,擊速為682米/秒;對14630米外目標,炮彈落角為10度43分,擊速為567米/秒;對27430米目標,炮彈落角為28度15分,擊速為478米/秒;可是對36580米外目標,炮彈落角為45度28分,擊速為490米/秒。末端速度還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海軍艦炮的穿甲威力,是由炮彈重量、擊速、炮彈落角三大因素決定,而炮彈落角又受到射擊距離的限制。比如日本的大和型戰列艦,用460毫米炮彈射擊20公里外目標,炮彈落角為16度31分,擊速為522米/秒,可穿透566毫米垂直裝甲或168毫米水平裝甲;射擊30公里外目標,炮彈落角為31度21分,擊速為475米/秒,可擊穿417毫米垂直裝甲或231毫米水平裝甲。

可是,在火炮和裝甲測試中,火炮一般不會打那麼遠,炮彈也不會以很大角度落下。而往往是採用近距離直射。這裡要說一個小常識:最大射程達幾十公里的戰列艦主炮,如果平射的話,射程大體不會超過5公里。

那麼問題來了:在一般只能近距離直射的靶場測試中,如何模擬出遠距離射擊的大落角和擊速的降低呢?第一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炮彈不能以大角度落下,裝甲卻可以擺成傾斜狀態。以美國和日本海軍的測試來說,通常喜歡把測試裝甲擺成30度傾角,這一般是30公里距離的炮彈落下角度。第二個問題也就是擊速,通常則是用調節發射葯重量的方式來模擬。

可是凡事總有例外。1946年10月16日和10月23日,美國海軍對日本海軍大和型戰列艦一塊主炮室正面裝甲(厚度660毫米),前後進行了兩次實彈測試。使用的就是1225公斤的16英寸重穿甲彈。第一測試的擊速是607.2米每秒;第二次測試是502.3米每秒。大體來說,這是模擬在10-20公里之間的炮彈擊速。雖然模擬的距離近了一點,倒還正常。問題是,被測試的660毫米裝甲,完全是垂直擺放,而沒有按常規擺成傾角。可是,大和的主炮室正面裝甲是以45度後傾角安裝,對10-20公里外來襲的美國炮彈,可以構成28-38度的傾角效應。換言之,美國人這兩次測試,完全是基於實戰中不可能出現的條件。也因此,精通火炮彈道學的Nathan Okun先生認為這測試根本得不出美國人想要的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世巍 的精彩文章:

戰列艦披掛裝甲最厚位置是哪裡?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近三千人的大和級艦員如何編製?日本當年是如此巧妙分組的

TAG:朱世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