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艘核潛艇加10艘驅逐艦能對抗一支航母戰鬥群嗎?

10艘核潛艇加10艘驅逐艦能對抗一支航母戰鬥群嗎?

10艘核潛艇加10艘驅逐艦,貌似非常強大的海上作戰力量,但即使兩者聯袂採取統一行動,也絕難對抗一支海上航母戰鬥群。

首先,10艘驅逐艦基本上屬於擺設,根本就沒有機會突破航母艦載機的空中打擊,因為航母出動時,有艦載預警機,能在驅逐艦上的雷達未發現航母戰鬥群的位置時,率先發現驅逐艦群的海上位置,立刻馬上就可以招喚艦載戰鬥機,對驅逐艦發起遠程空對艦導彈的攻擊。

儘管現代驅逐艦都有防空導彈和近防炮系統,但在面對超聲速空艦導彈打擊時,攔截概率有多高,都還是未知數,反正各海軍強國在海空對抗軍演時,即便是宙斯盾艦,在面對空艦導彈攻擊時,也是相當被動的。

即便10艘驅逐艦都不被對方艦載機空艦導彈打沉,但應該也處於戰損嚴重的狀態,絕對沒有機會突破艦載機的空中打擊,而進入反艦導彈的射程,對航母發動反艦導彈攻擊。

除非驅逐艦上裝備有上千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但目前已知,全球海軍並未將反艦彈道導彈裝上驅逐艦。

驅逐艦的情況如此,那麼核潛艇在面對航母作戰鬥群時,情況同樣難以樂觀,因為航母戰鬥群戰時在水下起碼有2-3核潛艇護航,至少會前出航母50-100海里左右,執行水下警戒和反潛作戰任務。

此外,空中有固定翼反潛機和反潛直升機,起碼前出航母200公里執行反潛巡邏、搜攻潛等任務,因此水下10艘核潛艇,貌似十分強大,而且數量眾多,可執行狼群戰術,但同樣難以摧毀航母戰鬥群。

因為核潛艇上的反艦導彈,畢竟射程也非常有限,目前看500公里撐死了,但得有中繼制導,這是非常困難的,唯有驅逐艦起飛直升機制導,但一旦驅逐艦遭遇艦載機空中打擊,則起飛直升機執行中繼制導任務,同樣困難重重。

以反潛直升機作戰半徑200公里計算,核潛艇反艦導彈射程500公里計算,則核潛艇必須得距離航母戰鬥群500公里,且驅逐艦和核潛艇必須配合得天衣無縫,核潛艇才有可能射出反艦導彈。

但由於驅逐艦早就處於航母艦載機600公里的打擊範圍內,所以驅逐艦的處境將變得非常困難,戰時難以保證有效放飛艦載直升機,為隱蔽的核潛艇發射反艦導彈提供有效的中繼制導。

核潛艇一旦發射反艦導彈,就意味著自身戰位的徹底暴露,就必須掉頭撤離海戰場,否則必將招來對手固定翼反潛機、反潛直升機和艦載機的聯合空中打擊,以及水下核潛艇的追趕打擊。

且核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極有可能被航母護航艦艇中的宙斯盾艦炮火和防空導彈攔截,即使有數枚漏網之魚命中航母,也不會對航母造成實質性的致命傷。

核潛艇發射反艦魚雷,打擊航母戰鬥群,那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魚雷有效射程非常近,航母戰鬥群有護航艦艇和水下核潛艇開道,因此核潛艇沒有任何機會接近航母發射反潛魚雷。

而核潛艇發射魚雷,必須強行突破航母空中固定翼反潛機和反潛直升機、核潛艇和護航艦艇三層外圍立體反潛警戒網,難度非常之高,還能生存下來,對航母發射反艦魚雷,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事實上,核潛艇要對付航母戰鬥群,可在事先獲取精準情報的前提下,在對方航母戰鬥群必經的航道,採取將核潛艇沉底的方式,預先以逸待勞地選擇好設伏陣地,待航母戰鬥群經過時,就出其不意地發射反艦導彈和反艦魚雷,有可能對航母戰鬥群造成致命打擊。

但核潛艇則必須做好犧牲的充分準備,因為一旦開火,目標徹底暴露,則生還機會渺茫,對水下的核潛艇而言,幾乎等於零了。

國平軍史總結,10艘驅逐艦和10核潛艇,貌似非常強的海上作戰力量,但要對航母戰鬥群造成致命的傷害,卻是非常困難的,在航母艦載機的空中打擊下,驅逐艦自保都有難度,根本就沒有機會發射反艦導彈。

核潛艇同樣困難重重,要接近航母戰鬥群發射反艦導彈,即使導彈發射出去了,但卻面臨中繼制導的宭境,得驅逐艦放飛直升機配合,驅逐艦自身都難保,所以很難完成中繼制導的任務。

發射反潛魚雷,核潛艇必須突破航母戰鬥群空中、水下、水面三層立體反潛網,才能向航母發射反艦魚雷,同樣是絕難完成的任務。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圖片均下載網路,特此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民視野 的精彩文章:

輕重機槍的火力覆蓋與火力壓制有什麼不同?
山本五十六與岡村寧次誰的權利大

TAG:平民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