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報告之2017年循環經濟行業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報告之2017年循環經濟行業

2017年,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成為社會共識,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推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充分彰顯出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也帶動了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環保產業為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術、裝備、工程和服務保障,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循環經濟新模式

國家有關部委已經將「兩網(再生資源與環衛)融合」發展作為下一步工作重點,正在大力推動有條件的城市創新工作體制機制,試點開展再生資源回收與生活垃圾分類清運體系的協同發展,鼓勵在重點環節加強對接,在收集、回收、轉運與分揀、處理環節融合發展。但截至目前,由於行政管理體制、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限制,在垃圾分類與低值廢棄物資源化協同處置方面,能夠形成較成熟的、有中國特色的、可複製和可借鑒的模式還不多,更多的政府部門和企業還處於探索之中。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今後五年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道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基本國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再次強調了廢舊物資回收行業和再生資源行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該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目錄,對複合包裝物、電池、農膜等低值廢棄物實行強制回收。

當前,受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影響,再生資源行業同樣面臨嚴重發展困境,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部分再生資源企業已退出該行業。2016年以來,退出該行業的從業人員估計在200萬人,垃圾減量及再生資源產品的回收必然受到很大影響。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當前面臨的環保制約因素逐漸提高,再生資源與環衛兩網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2分類投放是關鍵

突破「垃圾圍城」「垃圾圍村」,解決城鄉環境問題的關鍵,是對生活垃圾減量化及資源化,把占終端處置量40%的低值可回收物和40%的餐廚廢棄物從垃圾中分離出來,納入資源回收軌道,成為循環利用的再生能源,從而把進入終端處置的真正垃圾減少到20%,最大程度地減少填埋量和焚燒量。

以廣州市為例,要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就要建立一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廣州市近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這是比較科學合理的生活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分類投放是影響後面各個環節能否進行的第一環節。而再生資源回收網路和環衛系統的垃圾清運網路高度融合,形成協同運轉的「兩個輪子」,是支撐這個體系有效運行的關鍵。

相對於城市,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更為落後,僅有部分省市在農村建立了以環衛部門為主體的垃圾收運系統,對農村廢棄物進行收集和填埋,但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完整的農村垃圾收運系統,只能任由垃圾在村頭、田尾長年堆積,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長期在自然環境中發酵、擴散,直接威脅了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

我國目前還缺乏垃圾分類的制度體系支撐,主要依靠宣傳教育來提高民眾的分類意識,而民眾普遍存在「看客心態」,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的認識水平較低,極大影響了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行為。

此外,在垃圾清運系統中缺乏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流程設計,甚至有的社區試點分類投放、但卻在收運過程中出現「先分後混」——已經完成初步分類的可再生資源與其他垃圾在收運過程中被再次人為地混為一體,大量低值可回收物最終進入了填埋和焚燒終端處置系統。

3「互聯網+」的新契機

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兩網協同、融合發展已成為未來部分城市發力的重點。「互聯網+」與新環保法實施帶來新的「兩網融合」商機不容錯過。

與互聯網融合將促進傳統回收行業轉型升級。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有效地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痛點,讓居民享受到價格透明、便捷的回收服務。標準化的管理及回收流程也能讓居民賣得安心,從社會化回收變成企業化回收。各地政府也應該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方式開展信息採集、數據分析、流向監測,改變傳統回收散亂的現狀,實現線上線下回收物流的有機結合。

推廣「互聯網+回收」與兩網融合也是我國力推的回收新模式。2016年5月,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意見》強調,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樹立行業發展的新理念;推廣「互聯網+回收」的新模式;積極探索兩網協同發展的新機制;探索提高組織化程度的新途徑;探索逆向物流建設的新方法。各地應該建立引導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強化約束機制、健全保障機制,促進行業發展。

從再生資源回收的「紅海」跨入兩網融合的「藍海」,企業加速創新是關鍵。對企業來講,再生資源回收目前仍是粗放化的一個領域。如何與環保、環衛企業深入合作,形成涵蓋環衛、再生資源、物流的完整產業鏈,是企業發展的新商機。

新聞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循環經濟委員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 的精彩文章:

綠色和平發現:南極正被微塑料和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

TAG:深圳排放權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