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捷豹 I-PACE 買不買?

捷豹 I-PACE 買不買?

今天聊聊傳統車企陣營推出的首款智能電動車捷豹 I-PACE,這款車中型轎跑 SUV 的產品定位與特斯拉旗下所有產品都不衝突,反而讓我們跳出「對標」的範疇,從更宏觀的角度評判它是不是一款好車。

I-PACE 誕生的故事大家聽過很多遍了,捷豹產品開發技術設計總監 Wolfgang Ziebart 說,捷豹抽調了一支 30 人規模的項目團隊,以內部創業的形式從捷豹總部離職,搬到距捷豹幾十英里外的地方辦公。所以很多車企都會提起某款新車是「從一張白紙畫起」,但 Ziebart 反覆強調的白紙論更加貨真價實,誠不欺我。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還是 2014 年,特斯拉 Model X 還沒量產。很多體量和現金流表現遠強於捷豹的真·汽車巨頭的電氣化轉型都比捷豹晚了至少一年,從這一點看,要給捷豹好評。

內部創業多少也跟項目啟動過早有一定關係,按照 Ziebart 的說法,當時捷豹找到零部件供應商,發現很多供應商都沒有電驅動動力總成零部件的開發經驗。所以也沒辦法跟供應商聯合開發,捷豹被迫得自主研發許多組件,以創業的形式開發效率和執行力都會更高一些。

設計

設計很重要,無論燃油車時代還是電動車時代,丑就是原罪。

I-PACE 做得還不錯,造型上沿襲了捷豹的家族設計語言,也能看到很多降低風阻的設計元素。比如隱藏式門把手和打通的發動機機頂蓋,換來了 0.29 Cd的風阻係數。這個成績怎麼說呢,對比燃油車競品是優秀的,但在電動車時代算一個合格水平。一個對比:蔚來 ES8 特斯拉 Model S/X/3 風阻係數分別為0.29/0.24/0.25/0.23 Cd。

內飾和中控設計處在傳統豪華燃油車和特斯拉之間,在複雜和極簡之間拿捏的也不錯,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 I-PACE 的空間布局,雖然車長只有 4.6 米,但 I-PACE 的軸距達到了 2990 mm,比比大它一圈兒的路虎攬勝和 Model X 都長。軸距加長使得 I-PACE 得已容納高達 90 kWh 的電池組、同時內部空間表現也更友好,這跟從零開發的電動車平台密切相關。

三電

前面已經提了 90 kWh 電池組,再加上前後兩台永磁同步電機,給 I-PACE 帶來了 500 公里的 NEDC 續航、400 馬力的輸出功率和 4.8 秒的零百加速。提一句充電,I-PACE 的快充規格只有 100 kW,作為一款售價介於蔚來和特斯拉之間的豪華品牌,不應該。

另外,關於電池組海外 90 kWh 和國內 81 kWh 的問題,這個不是所謂的減配,I-PACE 海內外都是 90 kWh 的電池組。

真相是工信部要求按照可用容量報備,常規企業會按照初始容量的 95% 報備,比如蔚來 ES8 初始容量為 70 kWh,可用容量為 67 kWh。捷豹按照 90% 報備,給出的字面可用容量只有 81 kWh。但I-PACE 的實際可用容量比 Model X 90D 還要多的

智能

前面都是鋪墊,下面才是我真正想講的部分。

在 I-PACE 剛剛上市的時候,有媒體發文稱經求證官方,I-PACE 不具備 OTA 功能;這兩天又有媒體曝出,I-PACE 支持整車 OTA。

為什麼我非常關注整車 OTA,這決定了 I-PACE 是一款品質很好的電動車,還是一款智能車。我們屢次提到,電動是實現智能的前提,而智能才是未來汽車行業競爭的核心。

智能化有很多表現,我們通常把支持整車 OTA 作為判斷一款車智能與否的依據。原因是支持整車 OTA 意味著車企可以在汽車交付後仍然可以獲得包括感測器、三電、零部件在內的許多原始數據,通過系統更新讓車變得可生長,用戶體驗越來越好。

特斯拉汽車可以獲得中控系統、地圖、控制大燈的 ECU、空氣懸架、Autopilot 輔助駕駛功能整車級的所有數據;而國內阿里斑馬系汽車則實現了賬號體系、雲服務和支持中控系統的 OTA,後者技術難度雖然降低不少,但在一大波傳統車型中仍然獲得了很好的風評。

根據我們的了解,I-PACE 在 OTA 層面的突破可以算作介於特斯拉和阿里斑馬系之間的「半車 OTA」。據海外媒體 SlashGear 援引官方技術支持,I-PACE 除了支持車機 OTA,還支持充電輸入功率的 OTA。這可能意味著,I-PACE 的軟體系統可以線性控制三電動力總成,I-PACE 車主未來有機會收到捷豹在能耗優化、駕駛模式等方面的更新。

為什麼要提到能耗優化,國外測試機構 Autobest 和 Coches.net 對一批純電動車能耗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 I-PACE 的百公里能耗明顯達到了 27.5 kWh,比更大更重的 Model X 100D 的能耗還高,也遠遠超出了官網 21.2 kWh 的成績。按照這個能耗計算,I-PACE 的續航里程只有 300 公里左右。

圖表由公眾號汽車電子設計整理

如果可以通過 OTA 推送能耗優化的更新,那麼 I-PACE 的表現還是值得期待的。此外,前面我提到了 I-PACE 的快充令人遺憾,如果 OTA 更新可以放開更大功率,充電體驗也會更好。

當然,I-PACE 的 ADAS 更多是集成來自供應商的技術,無法通過 OTA 更新,這是自我革命不夠徹底的地方。要知道,特斯拉 Autopilot 2.0 剛剛發布的時候,用戶體驗相對 1.0 曾經歷了大倒退,Elon Musk 坦承當時的系統「幾乎不可用」,到今天,AP 2.0 已經通過 OTA 超過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 ADAS 系統,成為用戶體驗最好的輔助駕駛系統。

捷豹作為傳統陣營動作最快的車企,以內部創業的形式啟動了電動車項目,推出了各個評價維度都處於「中等偏上」的 I-PACE,值得鼓勵;偏偏在未來越來越重要的智能化方面,革命不夠徹底,讓人遺憾。

優點缺點都擺在這裡了,I-PACE 要不要支持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號車庫 的精彩文章:

福特,你的 Model E 去哪兒了

TAG:42號車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