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鴉片戰爭失利時,英人是怎麼逼滿清就範簽訂不平等條約的?

鴉片戰爭失利時,英人是怎麼逼滿清就範簽訂不平等條約的?

鎮匯失陷後,英軍直通江寧(南京),上海危在且夕。在妥協勢力一片乞和的鼓雜訊中,道光帝開始動搖。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二十日,道光帝指示欽差大臣,廣州將軍耆英,協辦大學士伊裡布於沿江設防的同時,可便宜行事,實際上默許了議和的主張。

《耆英奏所議條款如不鈐蓋御寶英必決裂事奏摺》,英人的攻心戰術在耆英身上收到了奇效。面對英人的「船堅炮利」,耆英心膽俱寒,並用這種心態去影響道光帝。該折真實折射出耆英當時的心態。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五日,英人大造聲勢,稱清政府如不談判,即刻進攻江寧。次日,耆英抵達江寧,派人前往英艦,告知英人,談判將正式進行。其間,英人早已擬好議和條款,逼迫耆英簽宇。耆英口頭允諾後,就此事上奏道光帝。

耆英(1787-1858年)字介春,隸滿洲正藍旗,多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六世孫,嘉慶朝東閣大學士祿康之子。清朝宗室,大臣。耆英以蔭生授宗人府主事,遷理事官,歷官內閣學士、護軍統領、內務府大臣、禮部、戶部尚書、欽差大臣兼兩廣總督、文淵閣大學士。後因欺謾之跡,為王大臣彈劾,咸豐帝賜自盡。

璞鼎查(1789—1856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閏三月接替義律出任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次年,脅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後任英國第一任駐香港總督。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朝談判代表耆英。伊裡布和英國駐華全權公使璞鼎查在英艦「皋華麗」號上籤訂了《南京條約》。主要內容為;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割讓香港島;船償鴨片煙價銀600萬兩。

中英《南京條約》只是一個初步文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有相應的細則。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二十五日《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公布施行,八月十五日訂立《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即《虎門條約》。通過這些條約,英國在中國攫取了許多特權。主要為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南: 割佔香港島;協定關稅:賠款,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等。

耆英等就和約已鈐用關防印信一事上奏道光帝,並將條約抄件呈寄朝延。《南京條約》的簽訂,標誌著第一次鴨片戰爭以清王朝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南京條約》簽訂後,香港島成為英國在亞洲的經濟基地。海灣百舸競泊,島上樓宇竟建。

上海港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河運、海運四通八達,經濟基礎較好,比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廣州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故而,上海開埠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把經濟侵略中心由廣州轉移至上海。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上海港僅生絲一項,出口量已古全國的81%,從此上海取代廣州成為了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

上海開埠後,上海道台成為代表清政府處理上海涉外事務的機構。當其走馬上任之日,屬下前呼後擁,頗講排場。這是一幅晚清之際的舊照,但展示了數十年前不變的場面。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月二十二日,依耆英所請,道光帝諭令兩廣總督祁貢等,將廣東新安縣巡檢移駐九龍。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十八日,清政府代表耆英與美國化表顧盛在廈門望廈村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條約內容可歸納為五條:美國享有英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美國兵船可自由出人中國通商口岸,美國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醫院,中國變更關稅,需與美國領事商議;擴大領事裁判權。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十三日,請政府代表者英與法國代表拉尊尼在廣州黃埔的法國戰艦上籤訂了《中法黃埔條約》。條約內容可歸納為二條:法國享有英國、美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法國可在五口租地建立教堂,中國有保護教黨的義務。

伍敦元(1765- 1843年),原名伍秉鑒,商名伍浩官。廣東省南海人,為廣東十三行怡和商行行商。怡和行最初僅向英商出售絲,茶,承銷洋貨,後勾結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片,一夜暴富,怡和行也因此成為了十三行的總行。道光元年(1821年)十月十四日,兩廣總督阮元奏伍敦元徇隱洋船私帶鴉片,摘去伍的三品頂載。

十三行是廣東官府對外貿易的商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六日,英軍士兵強搶中國商人陳亞九的橙子,並將其打傷。過路人眾路見不平,圍住英軍與之論理。英人逃入附近洋房,向聚集在房外的人群投擲石塊,進行挑釁。群眾忍無可忍,在蘇亞炳的帶領下,火燒十三行,和英軍發生混戰,兩名英軍士兵當場斃命,中國群眾亦有五人獻出了生命。火燒十三行的行動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葉名琛(1807—1859年), 字昆臣,湖北漢陽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從康與年始,英人在廣東貿易已200多年。按清朝舊制,外國人不能隨便進入廣州城。鴉片戰爭後,英人多次要求進人廣州城,並以拒絕歸還定海相要挾。道光二十七年,耆英私自允諾英人兩年後人城。兩年期至,英人再提入城要求,時任兩廣總督葉名琛,廣東巡撫葉名琛遵照道光帝指示,堅決不允英人入城。

廣州人民聞知英人要強行入城的消息,飛柬傳書,數以千計的群眾從四面八方趕赴廣州,城內徹夜燈火通明,嚴陣以得。見此情景,英人嚇得目瞪口呆,只得放棄入城的打算。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澳門總督葡萄牙人亞馬勒宣布拒交關稅,封閉粵海關駐澳門辦公處,勒令中國海關人員限期撤離澳門,強行佔據中國澳門居民的民房。澳葡政府的殖民政策,激起了澳門華人的滿腔怒火。七月初五日,華人熱血青年沈志亮,出於義憤,怒殺總督亞馬勒。這是同年十二月十七日,兩廣總督徐廣縉。廣州巡撫葉銘琛將沈志亮處決後所上奏摺。

明代嘉靖以後,葡萄牙人借口晾曬貨物強行相借澳門。葡萄牙人在此設立總督府。

澳門港口優良,便於船隻停泊。所以成了西歐早期殖民主義者航海東來中國的首選之地。

道光十二年(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輪船上的醫生威廉.查頓和馬地臣在廣州開設了怡和商行,販賣鴉片。二十三年在上海設立分行,二十五年取得了英祖界一號土地證。這是上海怡和商行分行舊址。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公布後,洋商便開始在上海征地。他們向領事申請,轉請兼理外交事務的上海道台給發地契作為產權憑據。因租地契約上有道台衙門的印鑒,故習稱為「道契」。這就是恰和商行租地道契的英文本。

租地契約到期後,如租方想繼續租用土地,租賃雙方可續簽合約,該道契始於道光年,同治、光緒年間又復續簽。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居住在上海的西方人士在理查飯店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組織道路、碼頭委員會,以後每年舉行一次租地人大會。它就是日後租界內的最高權力機構——納稅人會議和工部局的前身。南京路上的市政廳即是原工部局所在地。

刀身一面鐫「道光壬寅「(二十二年),一面鐫「神鋒制勝」。第一次鴉片戰爭雖以清政府的失敗宣告結束,但道光帝並未放棄,仍在努力尋找制敵之策,下令整頓海防,製造新式大炮,嚴訓水師,希望能重現清王朝昔日之輝燦,以求「神鋒制勝」。

劍身鐫「道光乙已祛邪珍武虎」。道光乙巳即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鴉片戰爭失敗後,悲情中的道光帝把外國先進的事物視之為「邪」,將振興清王朝的希望寄托在一柄「祛邪寶劍「之上,安有不敗之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譚老師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歐洲美女不願嫁給中國男人?有一個天生缺陷,根本忍不了
溥儀一時興起,送人一珍寶,不料後人卻想賣了,專家:您再想想?

TAG:歷史譚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