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年成長壯大:即將化繭成蝶的 Waymo 已經估值已達 1750 億美元

十年成長壯大:即將化繭成蝶的 Waymo 已經估值已達 1750 億美元

雷鋒網按:還有哪家公司敢像谷歌這樣玩超級長線操作嗎?

如果追根溯源,你就會發現 Waymo 其實已經快 10 歲了,這家從 Google X 試驗室孕育出來的神秘公司已經成長為自動駕駛行業的標杆,Waymo 的商業項目今年年底就會正式落地。

自 2009 年以來,Waymo 的測試車已經積累了超過 800 萬英里的測試里程,它的平台也經歷了多次迭代。Sebastian Thrun, Chris Umson 和 Anthony Levandowski 等業界大牛的成長也都與 Waymo 密不可分。2016 年從 Alphabet(谷歌母公司)分拆出來後,Waymo 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現在負責掌舵的是前現代汽車的美國區 CEO John Krafcik。

除了瘋狂採購車輛和公布測試里程數據,Waymo 平時相當低調。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最近摩根士丹利就幫 Waymo 再次上了頭條。

摩根斯坦利給出的一份報告顯示,Waymo 的最新估值已經上衝到了 1750 億美元,而一年以前摩根斯坦利給出的估值才 700 億美元。在華爾街,各路分析師對 Waymo 的估值也都有所上漲,RBC Capital Markets 給出的估值為 1190 億美元,而瑞銀則認為 Waymo 值 1350 億美元。

一年時間估值暴力拉升 1000 億美元恐怕要拜 Krafcik 宏大的市場化策略所賜。Waymo 不但要做自動駕駛打車服務,還要在物流/遞送服務和技術授權上全面開花。

據雷鋒網了解,摩根斯坦利在對 Waymo 進行估值時考慮到了該公司旗下的三大塊業務:

第一塊業務是自動駕駛計程車,其估值為 800 億美元。

在報告中,摩根斯坦利寫道:「首先,我們相信 Waymo 今年有能力在鳳凰城推出自動駕駛打車服務。此前我們已經對這塊業務進行過詳細分析,而在最新的模型中,即假設 Waymo 計程車未來 20 年內每英里收費為 0.9 美元,且達到全球計程車運營里程的 4%(不包括中國市場)。那麼,這部分業務就值 800 億美元。

第二塊業務則是物流/遞送服務,它比自動駕駛計程車前途更廣,估值達 900 億美元。

在摩根斯坦利看來,運貨比運人更能創造價值。「自動駕駛汽車最終將帶來更快且更為廉價的最後一公里遞送解決方案,它能在 1 小時之內完成本地商店到用戶家門口的遞送服務,這比中央倉儲配送的模式體驗更好,還能縮減線上線下的利潤差距。Waymo 甚至能幫助傳統零售商更好地抗衡亞馬遜(從成本和服務角度)」。摩根斯坦利在報告中寫道。

再加上自動駕駛技術為長途運輸帶來的革命,摩根斯坦利認為這部分業務估值 900 億美元完全沒有水分。

第三塊業務來自軟體和技術授權,這塊不算大肥肉,但也值 70 億美元。

以 Waymo 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和路虎捷豹現在的關係來看,未來肯定會有一部分傳統汽車廠商從 Waymo 手中購買自動駕駛軟體和技術的授權。

「在我們看來,隨著演算法的不斷改進,Waymo 能拿出最智能和最安全的自動駕駛產品。」摩根斯坦利在報告中解釋道。「如果 Waymo 技術驅動的 L4+L5 車型在 2040 年能達到保有總量的 7%,70 億美元落袋肯定沒問題。」

直奔 2000 億美元的體量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 Waymo 這家公司。谷歌(現在的 Alphabet)是如何耐住寂寞將自動駕駛這項未來技術一點點撫育出來的呢?如果換一家公司,它敢玩如此長線的投資嗎?

下面,我們就一同通過圖文回顧 Waymo 發展壯大的十年。

1. Thrun 和他的斯坦福團隊贏得了 DARPA 自動駕駛挑戰賽

2005 年,Thrun 和他的斯坦福同事們拿下了 DARPA 自動駕駛挑戰賽桂冠。許多人認為,這場挑戰賽象徵著自動駕駛時代的來臨。

2. Google X 實驗室挑起重擔

Google X 實驗室一直專註於最瘋狂的想法,無論是眼鏡還是 Waymo。谷歌將這些項目稱為「登月計劃」。

3. 豐田普銳斯成了谷歌自動駕駛項目第一款測試用車

2012 年時,谷歌的自動駕駛項目剛剛起步,豐田普銳斯成了它們的硬體擔當,用於探索自動駕駛汽車面對的諸多挑戰。

4. 還有雷克薩斯RX

這款 SUV 成了更大一號的平台,它的後備箱能放進更多計算設備。

5. 2014 年,經典的螢火蟲自動駕駛測試車開始上路

對許多人來說,螢火蟲才是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的象徵。當然,它主要是用來測試,谷歌最終也沒有選擇自己造車這條路。雖然呆萌可愛,但螢火蟲也遇到過交通事故,不過大多數都是小擦碰,而且錯誤都在其他車輛。

6. 測試車終於走出加州

起初,谷歌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都在加州轉悠,但 2013 年後它們將觸角伸向了亞利桑那、密歇根和德克薩斯。

7. Krafcik 成為新任 CEO

2016 年,前現代汽車北美分部老大 Krafcik 加入 Waymo 並出任公司 CEO。這也是矽谷公司第一次真正從汽車行業挖來一位經驗豐富的大牛。

8. 谷歌自動駕駛項目脫胎成為 Waymo

2015 年穀歌重組為 Alphabet 後,谷歌自動駕駛項目也在第二年分拆並更名為 Waymo。

9. Waymo 將 Uber 告上法庭

Waymo 用法律武器阻擊了 Uber 的追趕,而它們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 Anthony Levandowski 則陷入了萬劫不復。不過,原本輿論認為的世紀之戰並未出現,兩家公司很快在法庭上分出勝負,Uber 乾脆賠了 2.45 億美元了事。

10. Waymo 已經有了詳盡的商業規劃

2017 年年末和 2018 年年初,Krafcik 開始放出 Waymo 的商業規劃。其中不但有打車、運輸,還有技術授權和對公共交通的輔助。

同時,Krafick 還強調 Waymo 不會造車,它會將精力集中在激光雷達等感測器和軟體的開發中。

11. Waymo 在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捷豹路虎進行大採購

Waymo 先是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作,宣布購買 6.2 萬輛 Pacifica,隨後又打起了豪華電動車的主意,向捷豹路虎訂購了 2 萬台 I-Pa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2018 機器閱讀理解技術競賽頒獎儀式:競賽冠軍 Naturali 分享問答系統新思路
刷新世界紀錄,圖普科技奪MegaFace百萬級人臉識別冠軍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