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韻十大名曲典故——十面埋伏
原標題:中華古韻十大名曲典故——十面埋伏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征戰。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一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十面埋伏》又名《淮陽平楚》,是中國傳統琵琶曲之一,樂譜最早見於《華秋頻琵琶譜》(1819年)。樂曲以公元前202年我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主要歌頌了楚漢的勝利者劉邦,儘力刻畫「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全曲氣勢恢弘,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
《十面埋伏》是著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前身是明代的《楚漢》。《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曲譜最早見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華秋萍的《琵琶譜》。而在此譜之前,只有描繪同樣題材的《楚漢》。
關於《十面埋伏》產生於何時迄今無定說,但在明代王猷定(1598-1662)著的《四照堂集》卷八《湯琵琶傳》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而尤得意於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鬥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才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涕淚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從文中描寫的《楚漢》一曲情節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所描寫的相符,由此可見早在十六世紀之前,《十面埋伏》已在民間流傳。
琵琶又稱「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它是由秦末的弦鞀(tao)發展而來的。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琵琶,既沒有二胡的凄婉,也沒有洞簫的溫柔,那特有的聲音,婉轉清脆,乾淨利落,正如詩人所寫,大珠小珠落玉盤,每一個音節都如同珍珠落在玉盤中,叮叮噹噹,不同的音符高低錯落,加上演奏者手指的力度輕重急緩,古戰場那種壯烈宏大的場面躍然腦海。
《十面埋伏》全曲結構完整,場面宏大,氣勢悲壯,虞姬相別時,凄涼纏綿,垓下奮戰時,馬鳴嘶嘶,烏江自刎時,慷慨激昂。樂曲用音樂敘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現了名聞古今的楚漢之戰,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那激動人心的旋律令聽者無不熱血沸騰、振奮不已。至今在各種類型的音樂會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歡迎的琵琶曲之一。1997年,我國為迎接香港回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大型文藝晚會《回歸頌》,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就在晚會中演奏了這首琵琶曲的選段,展示了這首古典的不朽的魅力。
《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以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而在現代,往往需要大樂隊式的交響曲體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
漢高祖劉邦雖草莽之身卻獨具慧眼,故能用曠世奇才韓信為三軍之帥,決戰決勝終成大統。樂曲主要歌頌了楚漢戰爭的勝利者劉邦,儘力刻畫「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全曲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種獨特技法的巧妙運用,顯示出我國古代高度發達的音樂文化。
TAG:國學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