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

2018年8月13日上午十點整,由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和北京大學共同主辦、以「學以成人」為主題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隆重開幕,三千位與會代表(來自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約七千餘人註冊報名,其中兩千人為境外學者)見證了擁有118年歷史的國際學術盛會在中國的首次舉辦。

北京大學副校長、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組委會執行主席王博主持開幕式,北京大學校長、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組委會主席林建華、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秘書長斯卡蘭提諾(Luca M.Scarantino)、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主席莫蘭(Dermot Moran)分别致辭,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髮言。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組委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杜維明等人出席了會議。

世界哲學大會簡介

The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世界哲學大會(原名:國際哲學大會)始創於1900年,每5年召開一次,首屆大會在法國巴黎舉行,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哲學學術會議。

1900年

第一屆國際哲學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亨利·伯格森、莫里茲·康托爾、伯特蘭·羅素等學者參會。

1938年

第九屆國際哲學大會回到巴黎舉辦,但之後因二戰爆發而停辦。

1948年

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ilosophical Society)成立,第十屆國際哲學大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並確定以後每五年由聯合會及其組織成員舉辦一次。

1973年

國際哲學大會正式改名為世界哲學大會。從這一年開始,每一屆大會均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試圖總結當時哲學界最為關切的問題。這屆大會主題為「科學、技術、人」。

198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正式加入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並參加了此後的歷屆世界哲學大會。三十年來,中國學者在這座國際舞台上發出越來越多代表中國哲學研究的聲音。

2013年

第二十三屆世界哲學大會在希臘舉辦

中國獲得了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主辦權。

2018年

中國組委會承辦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於2018年8月13日至 8月20日在北京大學召開,主題為「學以成人」。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

The ⅩⅪⅤ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申辦

2013年8月,在希臘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世界哲學大會剛剛落幕後,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隨即展開了關於下一屆會議主辦國的討論。在陳述環節,北京大學申辦代表團的王博教授、劉哲教授和杜維明先生分別表達了對這次申請舉動的明確支持,介紹了北京大學哲學研究機構的發展和現狀,並從哲學研究的角度,陳述了世界哲學大會對於中國現狀、哲學含義以及文明對話的必要性,表示了申辦的強烈訴求。最後,中國獲得了2018年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主辦權。

中國獲得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主辦權

召開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於8月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哲學學術會議第二次在亞洲,第一次在中國舉辦。開幕式由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主持,北京大學校長、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組委會主席林建華、FISP秘書長斯卡蘭提諾(Luca M.Scarantino)、FISP主席莫蘭(Dermot Moran)、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先後致辭。

本屆大會是世界哲學大會歷史上第一次以中國哲學思想文化傳統作為基礎學術架構,第一次將中國精神秩序中核心關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傳統作為核心議題,以「學以成人」為主題展開全方位的哲學研討。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合影

特點

本屆大會有7000多人註冊;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代表將參加本屆大會。就註冊代表人數而言,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和最為多樣的一屆世界大會。顯然,本屆大會對於未來哲學在全球語境中的拓展具有開創性和標誌性意義。

大會已經收到5000多篇論文投稿,涵蓋了哲學及以哲學為中心的人文及社會研究的各個領域,從參會人數、投稿論文數量及會議場次來看,本次大會都是世界哲學大會10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盛會。大會會期從8月13日到8月20日,包括全體大會、專題論壇、邀請講座、分組會議、圓桌會議、特邀會議及學生專場等在內的不同類型的學術活動,活動總數將超過1000場次。同時,此次大會還會集了當代全球最知名的哲學學者,來自121個國家的6000多名哲學學者帶來了全球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傳統的哲學思考。

主題:學以成人

主題介紹

中國在現代轉型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斷裂,種種中西古今糾結難解的現象,將為世界的哲學家提供獨一無二的思想創造空間,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傳統和現代性等眾多根本問題都能在中國的環境下得到深入的思索。這種反思之下似乎暗示著對於哲學的一種新理解:哲學本身既是理論又是實踐活動。因此,本屆大會將「學」與「成人」相連,以此主題,著重開拓人的多重維度,並探究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強調哲學研究的全球化,囊括古往今來不同文化中各類思想家進行哲學思考的多重形式。著重對哲學以及哲學在當今世界中的任務和作用進行批判性反思。拓寬哲學領域,因應當代新湧現出的各類全球性議題。哲學家應與其他人文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者一起,在經濟、社會、政治和宗教等領域,在多元文化和各類傳統之間,進行相輔相成的合作與互動。建構哲學反思的公共論域,努力討論人類一直關切的生態、正義與和平等重大課題。

本屆世界哲學大會的主會場:國家會議中心

主題解讀

杜維明

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世界哲學大會,為什麼要確定這樣一個主題?光明日報8月11日在國學版,刊登了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哈佛大學研究教授杜維明的文章《為什麼要「學做人」——關於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主題的思考》為讀者揭開了謎底。

這次世界哲學大會是自1900年開始舉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願意來討論何為人的問題,如何做人的問題,以及個人、社群、自然、天道的問題,表明大家對這個主題有一種共識。

談到儒家,我們多半是講它的社會倫理,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和諧,講跨時代的溝通。在今天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我們強調的是如何在異中求同,如何通過對話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衝突,如何在差異性之中尋找一種共識。在可能的共識中,「學做人」幾乎被世界各地的哲學家所接受,不僅包括西歐、美國,還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印度,或者是其他地方的哲學家。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而且現在又特別嚴峻的重大問題。

成人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過程,而且發展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而不確定因素多半是要靠自己的反思。不可能說我在某個發展階段要離開而不再考慮這個問題,雖然在很多哲學思想中間有很多方法離開。有些傳統的思路是暫時放其身來注重心,有些是注重精神性而暫時不要太照顧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儒家有一個非常奇特而且在中華民族人文心靈里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你不能離開此世,你是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當下的人。你不能離開你自己包括你的身體、心知、靈覺和神明的「己」。「學做人」就是在入世的此時此地,如何建立我們每一個人的主體性。

今天的世界多元多樣,在整個全球化過程中,中國傳統經過170多年的解構,它的發言權很少,影響力不大。現在我們應該有民族自信,應該有文化自信。但是擺脫很多重要的宏觀視野,其實真正意義上的自信就是我們個人在做什麼樣的選擇,這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個最核心的課題。

按照這個傳統和信念就能夠建構一個儒家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己,其工夫是學,其頭腦是仁,其目的是成為一個以仁涵攝四個維度即己、群、地、天的人。我自己將這個理論框架稱之為「精神人文主義」。

中國哲學代表人物孔子(一排左)、老子、孟子(二排左)、莊子

第一,己的維度

《大學》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即個人的身心如何能夠整合,使得你的心靈的世界和你物質生活的世界中間,沒有很大的割裂而且一直要磨合,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你常常能夠覺悟到你是在學。「為己之學」是儒家的身心性命之學,具體地說,就是修身哲學。我們不是擁有我們的身體,我們是在通過我們的身體來表達我們的自我,但是這個過程是一個學習奮鬥的過程,因為人自覺地從心靈了解到,人是變動不居的,是一直在變化中不可能停下來的一個動力過程,而不是一個靜態的結構。

儒家的「為己之學」的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我是受很多力量的限制才成為我這個具體的人,但所有限制我的力量都是促進我能夠發揮力量的源泉。我正因為我是女性、我正因為我是男性,所以我可以發揮我的力量,就是說具體存在的約束你的某些條件,都可以轉化成你能夠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以及你能夠進一步發展的潛力。所以不怨天,不尤人,我就是一個整全的活生生的當下的我。

第二,群的維度

作為一個個體的「我」不是一個孤立絕緣的原子式的個人。所以儒家基本信念就是,作為一個關係網路中心點的我或者自我,必須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路中得以建立並實現。儒家尊重他者,了解他者,這個觀念本身都是使得我自己能夠更尊重自己,他者能夠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助緣。

第三,地的維度

整個人類和地球應該是持久的和諧。實現這一和諧的動力資源就是孟王心學講的惻隱之情。每個人都有一種同情的力量,沒有這個力量,這個人就是一個孤立絕緣、麻木不仁、永遠沒有辦法真正完成發展他自己的人。我們做人就應該發展這種力量。孟子的這個理解在中華民族的心靈結構中起了極大的作用,歷經2000多年依然靈根不斷。這種良知良能或這種心不僅是人類學的,而且是人類本身的通感價值,質言之,有了良知才叫人。

人之所以經過那麼長時間的轉化成為這個人,就是要體現這種價值。一個人對動物受傷害,草木被摧殘,甚至是山川、石頭,比如桂林那麼漂亮的風景變成了水泥,都會感覺到不安。這種不安體現了一種宇宙情懷和「天人合一」的觀念,因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或者說天理就在我的人性之中。

第四,天的維度

人能夠偉大,能夠有這麼多關係網路,這是我們的福氣,是我們人感覺到自己是人的一種自豪。從天道的觀念來看,我們之所以能夠建構每一個人的尊嚴並尊重每一個人,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夠同我一樣,是和天地萬物合為一體的。自我能夠和天地萬物合為一體,又是內在於我最內心的深刻的價值。

如果在哲學層面要討論天就非常繁雜。但是我們內心都有數,怎樣才能夠毋自欺?怎樣才能夠毋不敬?怎樣才能夠有慎獨?人應該培養一種「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敬畏感,同時要能夠繼續發展自己,最終是人和天能不能夠相輔相成。不是說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在而所有的都歸於它,我們自己要有責任,在《論語》里有句話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從以上己、群、地、天四個向度,即身心的整合、人和社會的互動、人和自然的持久和諧、人心天道的相輔相成,就構成了一個人之所以成人的基本框架。在這個基本框架里,我們的問題就是,何以能夠真正地學而成人,何以真正地能夠為己。這和你的職業、學歷、籍貫、種族、民族、宗教、性別等所有的外在條件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都沒有辦法把這個問題化解到那些層面去,雖然各個層面都可以幫助你進一步思考:我應該做什麼,我應該成就什麼,我如何從某一方面去進一步發展。只有「仁」能夠包容己、群、地、天各個向度,並實現學以成人這一為己之學的目標。

綜上,人到這個世界上是有價值的,人的生存是有意義的,自然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不是為我們所利用的。而我們是有一個責任感,不僅僅是為了人類的存活問題,還是為了整個宇宙大化,它能夠生生不息地向前發展。這就是我們的本心,這就是我們的良知,這也是我們真正的人之所以為人在本體論上最基本的信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智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三智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