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樣的帶教老師,我們給滿分!

這樣的帶教老師,我們給滿分!

來源:護士網(微信號:hushi120)原創

作者:鄭珊

每年七八月份,又有一批小鮮肉護理實習生們走向臨床。何為「師」?所謂學高者為師,作為護理帶教老師要如何引導學生呢?這也是讓很多護士姐妹們頭疼的問題。剛走出校園的學生,她們希望遇到怎樣的老師呢?一起來看看準護士們眼中的完美老師吧!

一、善於引導回顧理論知識

即使是剛走出校園的實習生,也會把基礎的理論知識忘記。剛結束內外婦兒科期末考,就接著下臨床,也沒有時間複習前兩年學過的《基礎護理學》和《健康評估》,很多大一大二的知識點都忘得差不多了,而這部分內容又是護理的基礎和關鍵。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回顧相應的知識點。如果只是乾巴巴地提問考試重難點則缺乏臨床聯繫。帶教老師可以根據所在科室情況重點回顧,比如在心內科,不乏房顫的患者,那麼他們的心律有哪三主征?房顫心電圖有什麼特點?如何數脈搏?是否能掌握水銀血壓計的使用?華法林用藥的相關知識?射頻消融術後的護理?……學生可以結合臨床遇到的患者進行驗證和回顧。

二、提高工作效率

抱怨小師妹實習不積極?很多時候帶教都是老師干老師的,學生在旁邊無所事事。相對於下班後留下來繼續學習,高效率的工作和帶教更得人心。畢竟大家都不想拖班加班。不如在上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要懶懶散散,要像個戰士一樣去戰鬥!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言傳身教去影響身邊的小師妹。

做個采血操作或者打個留置針對於老手來說,兩三分鐘就能搞定,但是對於實習生來說,可能要十幾二十分鐘。可以選擇在相對空閑的時間段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忙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旁邊看老師的手法,有個邊操作邊講解的過程,手把手教也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臨床由於工作量大,很多操作不夠規範,老師可解釋和提醒學生注意正確手法。臨床上老師都會讓學生去測量生命體征,臨床忙碌的時候,操作並沒有課本上的那麼完整規範。學生往往拿個血壓計就開始給病人纏袖帶,機械地測量記錄,認為只是在按吩咐做些無聊瑣碎的事情。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袖帶纏繞過緊會對血壓造成什麼影響?測血壓之前要如何評估患者?如何做好「四定」?操作如何做好核對?手衛生有沒有做到位?……這些都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

三、博愛無私

與其讓實習生幫忙打飯拿快遞等做些「利己」的事情,不如讓他們翻看科室的學習資料,或者給他們講解一些臨床上問題。可以給實習生布置一些「作業」,比如選個科室專題自學做個課件,或者試著完成一次護理查房。這些過程也能加深學生對該科室相關知識點的理解。不要帶著「我經驗足,所以要聽我的」的想法去帶教,試著和小師妹們成為朋友,她們才會對你傾訴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另外,在學生操作失誤的時候,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原因,鼓勵多提問,指導要有耐心。對待患者也要溫柔耐心,因為旁邊的小師妹也在學習和模仿如何與患者溝通。嚴慈相濟,原則問題不能放鬆,在該嚴厲的時候要嚴厲。與其為了搞高評分去犒勞學生,不如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

希望大家可以在溝通和總結中愉快地完成帶教工作。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士網 的精彩文章:

鼻腸管不是萬能的
皇后要是進行康復治療,傅恆就不用娶爾晴啦!

TAG:護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