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深山的野生物,見到不要除掉,它是非常珍貴的草藥
最新
08-14
來自深山的野生物,見到不要除掉,它是非常珍貴的草藥
這種野草叫石吊蘭是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唇形目內的物種之一,常綠小灌木,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不怕水澇,喜肥,在土壤肥沃地區生長茂盛,入葯具有祛風除濕;化痰止咳;祛瘀通經的功效。
別名:黑烏骨、石豇豆、石澤蘭、小澤蘭、岩豇豆、岩石茶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onotuspauciflorusMaxim
採收和儲藏8-9月採收,鮮用或晒乾。
化學成份:全草含石吊蘭素,即內華達素(nevade-nsin)[1-3]。
藥理作用:體外結核菌抑菌試驗表明,石吊蘭素(岩豆素)在200μg/ml濃度下有抗菌作用。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
化痰止咳;祛瘀通經。
主風濕痹痛;咳喘痰多;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外洗。
功能主治
清肺消痰,涼血止血,祛濕化滯,通絡止痛。治肺熱咳嗽,吐血,崩帶,菌痢,疳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2]
《植物名實圖考》:"通肢節,治跌打,酒病。"
《草木便方》:"消痰,追毒,化食,養陰血。治風濕氣腫,頭悶眼花,諸虛。"
《分類草藥性》:"治吐血,腰膝痛,去風除濕,跌打損傷。"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四川武隆葯植圖志》:"治婦女血氣病。"
《四川中藥志》:"治婦女崩帶,風濕痹痛,小兒疳疾及內傷喘咳。"
《文山中草藥》:"清熱燥濕,消腫止痛。治菌痢,風濕疼痛,皮膚化膿性感染。"
※這種野果要掉地上才能吃,你知道是什麼果子嗎?
※這種野果很珍貴,看到後不要除掉,現在知道也不晚
TAG:三更覓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