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馮驥才|我已經75歲了,我還有理想

馮驥才|我已經75歲了,我還有理想


作者:馮驥才


來源:六根  ID:liugenren





馮驥才在「為未來記錄歷史——馮驥才文學與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




答謝這兩個字是我們中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我不知道該怎麼用謝謝來表達我這一刻心裡沉甸甸的、對每一位的真情厚意。很美好的感覺。




一些著名的藝術家、我很尊敬的藝術家,都是有思想的人。我們坐在一起,大家向我送雕塑、送畫,對我說了那麼多好話,有點像個慶功會了,我怎麼表達?很難表達出心裡的東西,心裡的東西還是放在心裡最好。




德國藝術家這麼好的畫,美林這麼好的雕塑,鐵凝這麼知己的話。幾十年的朋友了,她的講話,是用心來體會我所做的事情、我的想法,我很感動。




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致辭 




朋友之間就是知己,朋友的價值就是他理解你,真正理解你的想法和你所做的事情。




我是一個跨時代的人,我身上時代的東西太多。王蒙說,他身上充滿了政治的歷史和歷史的政治。我跟他有一點兒不同,我太多的對時代的干預,當然,我也太多地受到了時代對我的人生和命運的干預。我是一個歷史和時代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記錄者。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發生巨大轉型的時候,我投入了文學。當文化發生轉型的時候,我投身到文化。




我對這塊土地上的人感情太深了,所以我的文學更關注普通小人物的命運。我記得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俄羅斯作家、《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作者鮑里斯·瓦西里耶夫,托《光明日報》記者給我帶來一個信兒,說他對我關切小人物的命運表示敬意。



是,我是關切小人物,恐怕也是因為對這塊土地的人民的文化太關切了。由於民間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所以當大地上的文化遭遇衝擊、風雨飄搖的時候,大量的傳承人幾乎藝絕人亡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伸以援手。這都是情不自禁的。





《為未來記錄歷史》書影





我今年75歲了,人的年齡就像大自然的四季一樣,往往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下一個季節。你還覺得自己是中年人,可年齡上你已經是老年人了。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總結自己,我們要活得明白。



尤其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天生背負著使命到這世界上來的。他就得追求純粹,他就得潔身自好,他就是理想主義者,他當然也是唯美主義者。我覺得這就是知識分子。到了這個年齡一定要總結自己。




我剛才說,今天的會有點慶功的氣氛。馮驥才是不是要給自己樹碑立傳了?是不是他要享受一點兒馬斯洛說的那種成就感?我想,馮驥才還不至於這麼無聊。我更希望的是對自己做一個總結。




我的文學,我所寫的這幾百萬字究竟怎樣?五年前,我在北京辦了一個展覽,叫做「四駕馬車」,它是我從事的四個方面的工作:文學、繪畫、文化遺產保護和教育。我說,不是四匹馬拉著我,是我拉著四駕馬車。這四駕馬車,哪一駕馬車我到今天都沒有放手,因為它們都走進了我的生命,我放不開。我知道我的事業只有生命能給它畫上句號,我沒有權力畫句號。





馮驥才的不同版本著作 (1)





馮驥才的不同版本著作 (2)






馮驥才的不同版本著作 (3)




可是,我現在有一個問題。今年我到西安去,想沿著絲路,從西安走到麥積山,再走到河西走廊。我想看希臘化的健陀羅佛教造像,經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道北道,穿過河西走廊,再進入中原的一個漸變的中國化的過程。




我必須要去一趟麥積山,但是我走到彬縣的唐代大佛寺,去年被評上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我發現一個問題,高的台階我上不去了。我的同行者說,馮驥才,照這麼看,麥積山你絕對上不去。




是的,近兩年我跑田野的時間少了,不知不覺在書齋的時間長了,於是我的文學冒出來了。所以我這兩年寫了四部非虛構的作品,包括我寫韓美林的一部口述史。



我還寫了一部文化隨筆《義大利讀畫記》,一部小說《俗世奇人·貳》,總共六部文學作品。媒體說了,馮驥才轉型了,調頭回到了文學。是不是我真要回到文學了?我不知道。文學和文化遺產對於今天的我孰輕孰重,我希望大家幫著我思考。




文化遺產搶救不是馮驥才一個人做的,是我們一代人做的。我們在90年代搶救天津地方的城市文化;進入新世紀初,我們這一批學者發誓要對中國960萬平方公里56個民族的一切民間文化進行地毯式的、盤清家底的普查。



這第一批學者當時很年輕,現在都有點老了,潘魯生、喬曉光、樊宇、曹保明、劉鐵梁,這批專家都有點老了。烏丙安老師今年90歲了,他來了我很感動,我們十幾年前一起爬到了晉中後溝村的山頂上。2015年我邀請了這些專家,重新在後溝村聚一聚,我們聚一聚幹什麼,只是重溫昨天嗎?不是,我們要找回當年的狀態。




我希望找到80年代對文學的激情,我希望找到世紀初我們對文化的那種心中的聖火,找出知識分子的那種純粹感,找出我們內心的純潔。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裡面有一句話,我說:「人最有力量的是背上的脊樑,知識分子是脊樑中間那塊骨頭。」





北洋書院的美麗景色。李輝攝 (1)






北洋書院的美麗景色。李輝攝 (2)






北洋書院的美麗景色。李輝攝 (3)




我們做的事情是前無古人的。我們的精英文化有《四庫全書》做過整理。但是,我們七千年以上農耕文明歷史的大地上的創造的多彩燦爛的文化從來沒做過整理。這些文化大多數我們不知道。在普查時我說過一句話:「對大地上的民間文化,我們不知道的遠遠比我們知道的多得多,無論你是多大的一個學者,都是一樣。」




可是我們在做這樣的文化調查的時候,沒有任何依據。前人沒有給我們留下經驗,在世界上也找不到可以借鑒的方法,沒有一個國家做過這樣的事情。只有法國人,馬爾羅做文化部長的時候,他做過法國的文化普查,但不是民間文化普查,他基本是文物普查。所以我們做的事情是沒有依據的,全要靠我們創造的。概念要創造、方法要創造、標準要創造、理論要創造、思想要創造。尤其是思想。




支持我們的是思想。




我特別覺得這三個詞兒好:先覺、先倡、先行。這三個概念裡邊都有先。你憑什麼先覺?你憑思想先覺。大學又是一個能夠靜下來思考的地方,所以我把一部分精力還要放在上面,還要思考。和大家一起思考。思考未來,思辨現在,反思過去。反思我們的工作,也反思自己。




我已經75歲了,我還有理想。




在對我進行總結時,我求助於你們,你們是我的鏡子,你們將影響我今後的選擇。




因此又回到剛開始那句關於「謝謝」的話題,我想大家都知道我這句話在我心裡的分量了。所以我真心地、由衷地向大家致謝。




(本文為馮驥才在「為未來記錄歷史——馮驥才文學與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實錄)






南方每日文摘

為您每日推薦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記得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每日文摘 的精彩文章:

靠譜,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深度)
轟動全球華人圈的一首詩,國人看後沸騰,西方看後沉默

TAG:南方每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