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將至,如何讓消費者愛上你的品牌?
俗語有云:「每逢佳節倍思親」,而對於各大品牌而言,每逢佳節,也是想破了腦袋,網路上投了各式各樣的廣告,巴不得瞬間提升自己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度、認知度、美譽度,以致於「送禮認準XXX」……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據CNNIC 2017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滲透率已高達98%,活躍設備達10.85億,但同比增長率卻是逐步降低:
圖片來源Datastory
同時,App的數量高達406萬,用戶注意力卻基本沒有增加,Top3的App使用時長還佔總使用時長的50%以上。
圖片來源Datastory
以上移動活躍設備增速放緩、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停滯不前以及流量集聚效應明顯的情況,都顯示我們正進入後流量時代——獲取流量不再容易,流量成本越來越高,不再只關注數量,而更關注質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被不情願地劃分成兩撥:
一撥向左,線上廣告、網路營銷沒少投,但就是沒見效果;
一撥向右,營銷廣告一出街,訂單接到手軟。
於是擺在不少品牌面前的問題是:
後流量時代,如何能佔領消費者心智、轉化購買,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成功「種草」?
打造品牌種草機的核心在於獲取消費者社群入場券。
具體做法可概括為「CCI公式」:
Circle(小眾圈層)+Content(接地氣文案)+Influencer(實效流量)
Circle
從小眾圈層引爆,而非什麼都想要
品牌在推出產品前,PM或RD必定會做產品定位以及目標人群分析,然而不少品牌定下的目標人群往往是這樣的:
我們的目標用戶是一線城市女白領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然而一對比發現,好像限定了和沒限定一樣啊,和大眾人群的需求基本是一樣的!
圖片來源Datastory
那麼到底如何鎖定目標人群?
如一家護膚品品牌即將推出一款敏感肌人群適用的產品,經調查發現25-35歲的女性占敏感肌人群的59%,大眾人群佔28%,則這款產品較優目標人群為25-35歲女性。
同時,調查發現25-35歲女性,3.58%關注代購代理、1.25%關注年輕化偶像(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1.62%關注酵母/酵素。
則品牌就能得出敏感肌產品的目標人群為25-35歲女性,並進一步得出她們關注點為代購代理、年輕化偶像等,爾後針對這些關注點,從功能層或情感層結構品牌價值,根據關注點進行篩選,再針對目標人群的興趣愛好、態度行為搜尋對應KOL,最終構建自己品牌的小眾圈層。
Content
拒絕華麗辭藻,接地氣的UGC才是王道
在寫推薦產品的文案時,會出現以下三種畫風:
BGC:「XXX,高定靈感與高級珠寶完美融合,象徵著精湛工藝的傳承,以及世家對優雅至美的不懈追求。」
KGC:「盤點一下我最近很喜歡的首飾XXX:五星推薦,小貴,但佩戴時尚大氣,高貴感十足,絕對是潮流必備。」
UGC:「強烈安利XXX,戴上真的太好看了嗷嗷嗷嗷嗷嗷!(配圖)」
這麼一看,作為消費者,你buy哪一個畫風?哪一個給你的印象更深刻?
想必是UGC吧,原因就在於其說人話+強背書→創造記憶點。
圖片來源Datastory
一般而言,產品的種草文案可以從名人效應、從眾心理、害怕錯過這三點入手構思,而如「強烈安利、炒雞好評、一生推」等關鍵詞也會給人UGC文案一般的親切感,從而更好打動消費者內心,潛意識形成對品牌及產品的好感與信賴感。
圖片來源Datastory
Influencer
迷信高粉大V→找對味帶貨小V
流量時代,我們說流量就是王道,於是不少品牌致力於找各種大V合作、帶貨。
但據Datastory數據顯示,還是以護膚品為例,在11位KOL中擁有最多粉絲的知名美妝達人,儘管粉絲數為588萬,但種草力僅排名第4,而種草力排名第1的醫學背景護膚達人,粉絲數僅49萬。
圖片來源Datastory
這意味著,高粉大V誠然自身影響力較大,但對不同品牌的不同產品種草力而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那麼品牌該如何遴選合適的Influencer?
Datastory給出了Influencer的優選模型,從傳播效果、運營質量、帶貨能力、契合度、商業價值5大方面進行評估,品牌可如上圖的KOL評分,將這五大方面按照品牌需求的核心指標進行量化評估,爾後得出綜合評價,確認該KOL是不是屬於品牌的那個他/她。
圖片來源Datastory
本文部分圖片及素材來源Datastory(數說故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寶創協僅做分享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有你想看的精彩
TAG:寶創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