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的溝通方式是孩子樂於接受的

怎樣的溝通方式是孩子樂於接受的

本文編輯:萌芽兒

那麼,有什麼法子可以避免這種現象呢?《學記》中給出了答案。

第一,「豫」,即預備

「禁於未發」,趁著學生的厭學情緒還處在萌芽狀態的時候就及時干預。

第二,「時」,就是抓住時機,抓住契機,及時介入,適時引導,將學生引入最佳境界。

其實,在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有一些關鍵點,例如學生求知慾最強的時候,學習興趣最濃厚的時候,捕捉到這些點,就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第三,「孫」,「順」的意思,順著教育固有的發展思路,順著學生的年齡發育特徵,循序漸進,漸入佳境,千萬不要急於求成。

「不凌節而施之」,所謂「節」,就是指學生的年齡、智商、教育程度等,這個「凌節」用得很形象,按照現在的理解,是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冒進地實施教育措施,如同凌駕其上,踐踏其上,好好一株秧苗,被粗暴的教學給毀了。

第四,「摩」,就是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切磋,這是將主動權交到了學生手中。

你擔心的事情遲早會發生

墨菲定律第四條說:「如果你擔心某種事情發生,那麼他就更有可能發生。」引申到教育上,就是「你不讓他做的事情,他遲早都會做。」父母越不讓孩子做的事情,反而越能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並嘗試去做。

怎樣的溝通方式是孩子樂於接受的?換位思考,換成你自己能接受的。

1、多用正面語句。

同樣的事情,換一個溫和一些的說法,效果就會不一樣。當你想說:「別再玩手機了,作業都還沒寫完。」不如改成:「孩子,你玩了很長時間了哦,要讓眼睛休息會哦。」當你想說:「寫作業姿勢,歪七扭八,像什麼樣。」不如改成:「孩子,把背挺直,能把字寫得更好哦。」

2、非要說」不行」時,請給孩子一個能接受的理由。

小時候,小編也和大多數小朋友一樣調皮。喜歡把手放到插座的孔里去,爸爸說過好幾次小編都不聽。爸爸很擔心我的安全,所以後來他想了一招。用打火機點火裝置悄悄在我手臂上電了一下,我感受到了一陣麻麻的感覺,我爸說:「這還是電壓較小的打火機電的,你想下呀,家用電有220v呢,被電一下得多疼啊。」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玩過插座孔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怡美芙女裝 的精彩文章:

試探的溫柔,讓人感覺不安

TAG:怡美芙女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