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學屆的三位大咖

數學屆的三位大咖

VOA數學背後的

三位大咖

大家能說出上面三位大咖的名字么?恭喜你答對了!他們就是我們VOA數學的三大靠山:V-韋達、O-歐幾里得、A-阿道夫.凱特勒。雖然很多粉絲朋友不知道我們背後這三位大咖,但依舊關注和支持我們,可以說是非常有品味了!

初中數學大致可分為三大板塊:代數、幾何和統計與概率!其中韋達、歐幾里得、阿道夫.凱特勒分別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幾何學之父、近代統計學之父!

首先,和大家介紹第一位大咖:韋達!

韋達(Fran?ois Viète,1540~1603),法國數學家,是16世紀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發現了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在歐洲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

韋達1540年生於法國的普瓦圖(Poitou),1603年12月13日卒於巴黎。年輕時學習法律併當過律師。後從事政治活動,當過議會的議員。在對西班牙的戰爭中,曾為政府破譯敵軍的密碼。韋達還致力於數學研究,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使用字母來表示已知數、未知數及其乘冪,帶來了代數學理論研究的重大進步。韋達討論了方程根的各種有理變換,發現了方程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所以人們把敘述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關係的結論稱為「韋達定理」)。

韋達從事數學研究只是出於愛好,然而他卻完成了代數和三角學方面的巨著。他的《應用於三角形的數學定律》(1579年)是韋達最早的數學專著之一,可能是西歐第一部論述6種三角形函數解平面和球面三角形方法的系統著作。他被稱為現代代數符號之父。

第二位大咖:歐幾里得!

大學裡我最喜歡的一門課就是《幾何原本》。

它是歐洲數學的基礎,總結了平面幾何五大公設,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這本著作是歐幾里得幾何的基礎,在西方是僅次於《聖經》而流傳最廣的書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的作者: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

歐幾里得(希臘文:Ευκλειδη? ,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古希臘數學家,著有著名的《幾何原本》,被稱為「幾何學之父」。

歐幾里得(Euclid)是古希臘著名數學家、歐氏幾何學開創者。歐幾里得出生於雅典,當時雅典就是古希臘文明的中心。濃郁的文化氣氛深深地感染了歐幾里得,當他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時,就迫不及待地想進入柏拉圖學園學習。

一天,一群年輕人來到位於雅典城郊外林蔭中的柏拉圖學園。只見學園的大門緊閉著,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 」這是當年柏拉圖親自立下的規矩,為的是讓學生們知道他對數學的重視,然而卻把前來求教的年輕人給鬧糊塗了。有人在想,正是因為我不懂數學,才要來這兒求教的呀,如果懂了,還來這兒做什麼?正在人們面面相覷,不知是進是退的時候,歐幾里得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只見他整了整衣冠,看了看那塊牌子,然後果斷地推開了學園大門,頭也沒有回地走了進去。

在柏拉圖學派晚期導師普羅克洛斯(約410~485)的《幾何學發展概要》中,就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數學在歐幾里得的推動下,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時髦話題(這與當今社會截然相反),以至於當時亞里山大國王托勒密一世也想趕這一時髦,學點兒幾何學。雖然這位國王見多識廣,但歐氏幾何卻令他學的很吃力。於是,他問歐幾里得「學習幾何學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歐幾里得笑道:「抱歉,陛下!學習數學和學習一切科學一樣,是沒有什麼捷徑可走的。學習數學,人人都得獨立思考,就像種莊稼一樣,不耕耘是不會有收穫的。在這一方面,國王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樣的。」 從此,「在幾何學裡,沒有專為國王鋪設的大道。」這句話成為千古傳誦的學習箴言。

來拜歐幾里得為師,學習幾何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是來湊熱鬧的,看到別人學幾何,他也學幾何。斯托貝烏斯(約500)記述了另一則故事,一位學生曾這樣問歐幾里得:「老師,學習幾何會使我得到什麼好處?」歐幾里得思索了一下,請僕人拿點錢給這位學生。歐幾里得說:給他三個錢幣,因為他想在學習中獲取實利。

歐氏幾何現在仍廣泛地應用於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之中,也是中學生必學的一門科學知識。歐氏幾何包括一系列的公理和定理,其中最著名的是平行公理,即平面上一直線和兩直線相交,當同旁兩內角之和小於兩直角時,則兩直線在同一側充分延長後一定相交。或表述為,在平面上過直線外一點只能作一條和這直線不相交的直線。這一公理是歐氏幾何的基本原理。 按討論的圖形位置關係,歐氏幾何又分為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歐氏幾何所研究的空間稱歐氏空間,它是現實空間的一個最簡單並且相當確切的近似描述。在現代數學中,研究多維歐氏空間已成為研究多變數函數和線性代數的重要工具之一。

第三位大咖:阿道夫.凱特勒!

阿道夫·凱特勒(Adolphe Quetelet,1796-1874),比利時統計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國際統計會議之父、近代統計學之父、數理統計學派創始人。

凱特勒出身於比利時甘特市的一個小商人家庭,1819年(23歲)在甘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819年凱特勒大學畢業後,主要從事數學教學工作。1823年為籌建天文台,他被政府派往巴黎學習天文學。

在學習期間,凱特勒與拉普拉斯、油松、傅立葉等概率論專家學者相識,從他們那裡學到了較高水平的概率理論。同時他還受到法國盛行的力學自然觀,特別是拉普拉斯機械唯物論思想方法的影響。

1827年他赴倫敦學習,又大量接觸了政治算術學派的經濟統計學和人口統計學的思想方法。回國後,凱特勒任布魯塞爾大學教授,講授天文學、測量學。1828年他編寫了《比利時綜合統計手冊》與《概率計算入門》。1829年他協助制訂了荷蘭人口調查計劃。1829年至1830年期間,他先後到德國、義大利、瑞士等國從事地磁測量研究。在德國他拜見了高斯。在國外期間,他還接觸到人壽保險業務上的實際統計問題,增加了對從事統計學研究的興趣。1831年,比利時從荷蘭分離出來後,凱特勒參與主持新建比利時統計總局的工作。在此後的5年中,他開始從事有關人口和犯罪問題的統計學研究。

在這種研究中,凱特勒發現以往被人們認為從個體來說具有偶然性、從整體來說具有雜亂無章性的社會犯罪現象,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他根據英國、法國、俄國等的統計資料,作出了很多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如果一連觀察幾年的犯罪數字,如兇殺案件、行兇方法、犯罪形式、判罪比例等的數目,那麼可以看出,這些數字逐年都在同一範圍內變動,呈一定的規律性。犯罪統計中所呈現出來的規律性,竟使凱特勒聯想到司法機構的經費預算問題。

1829年他說:「可預想每年有同一犯罪以同一序列重複出現。監獄和法院的預算,與國家每年收入幾乎同樣確定。」1835年他在《論人類》一書中又說:「世界上,人們每年按某一驚人的常例來確定用於監獄、徒刑場和斷頭台等開支的預算。雖然人們想儘力節約這筆開支,但只要仔細考察這些開支數目,卻不幸每年都中了我的預言。」對於凱特勒的上述成就,馬克思曾給以充分的肯定:「凱特勒先生在1829年發表的對可能出現的罪行的估計,不僅以驚人的準確性預算出了後來1830年法國發生的犯罪行為的總數,而且預算出了罪行的種類。」

凱特勒還從實際出發,不顧當時統治階級的偏見,提出犯罪與貧窮之間並不存在著必然聯繫。他根據統計資料得出結論:鑒於最貧窮地區的犯罪數目不及經濟發達地區的犯罪數目大,因此,犯罪反而與經濟(走向)富裕有關。凱特勒的上述工作,處處閃爍著他社會統計規律性思想的光輝,給後人以極大的啟迪。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OA數學 的精彩文章:

TAG:VOA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