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感嘆道:讀完此書,朕徹底明白一件事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感嘆道:讀完此書,朕徹底明白一件事

幾乎所有人都渴望成功,為此付出數倍於人的努力,甚至不惜鋌而走險。成功的滋味固然很爽,但在成功之後,要面臨許多問題。尤其是古代跟隨皇帝打拚的大臣,一旦被成功沖昏頭腦,不能冷靜處理君臣關係,極有可能會遭到皇帝的猜忌,稍有不慎,腦袋分分鐘搬家。

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名氣和才能與諸葛亮相當,他的一生可分為三個階段。五十歲之前,他一直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滿腔抱負和才華,卻遇不到值得追隨的明主;五十歲到六十歲的十年間,處於事業上的巔峰期,竭盡所能輔佐老大朱元璋,同時成就了自己。

當其他人沉浸在喜悅之中,享受朝廷賞賜的榮華富貴時,劉伯溫毅然決然提出辭官的請求同僚對他的行為相當費解,甚至有人嘲笑他太傻,放棄大好前程,非要回老家過清貧的日子。朱元璋看劉伯溫的態度很堅決,批准了他的辭職信,六十一歲的劉伯溫回到故鄉,四年後去世,這也是他人生的第三階段。

劉伯溫真的很傻嗎?肯定不是的,他跟在朱元璋身邊長達十年之久,期間把朱元璋的脾氣和心思摸得很透,加上他研究過相面之術,朱元璋不是那種心慈手軟帝王,狡兔死走狗烹,永遠是不變的法則。別人不理解也好,嘲諷他愚蠢也罷,捲鋪蓋離開京城,直奔讓他朝思暮想的故鄉。

過了幾年清閑的時光,劉伯溫於公元1375年病逝,他沒有把一身本領傳給兒子,並且告誡子孫,以後盡量不要為官,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另外,劉伯溫臨死之前,從懷裡掏出一本奇書,囑咐道:「十餘年後,再把此書交給明太祖,一定要記住我的話。」

劉伯溫死後的十餘年裡,當初的那些功臣,絕大多數都被處死,倖免於死的個別人,也活在恐懼當中,時刻擔心性命不保。突然感覺還是劉伯溫聰明,若是像他一樣早點辭官歸隱,不至於如此凄慘。劉璉(劉伯溫的兒子),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從老家青天趕往京城,親手把父親死前留下的那本奇書獻給朱元璋。

拿到這本書後,朱元璋讓侍衛和太監都退下,只留下孫子朱允炆。朱元璋眼睛不太好,就讓孫子把劉伯溫的書,一字不落地大聲讀出來。大意是:臣認為,皇上治理天下有幾大遺憾,嚴刑峻法,吏治太苛,使得臣子噤若寒蟬;藩王遍布各地,日後擁兵自重,必然會導致禍亂......

聽朱允炆把劉伯溫的遺言念完,朱元璋感嘆道:讀完此書,朕徹底明白了一件事!究竟是哪件事呢?劉伯溫晚年,極少再獻計獻策,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如果當時他對朱元璋說這番話,就算有十個腦袋,也不夠朱元璋砍的。尤其是對藩王的預言,簡直可稱之為神,足以見得劉伯溫絕非浪得虛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妃子聽說父親來看她,對侍衛說:我不認識這個老頭,趕緊把他打死
宰相出一上聯:水底月為天上月!群臣無人能對,此人卻說:我可以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