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冠道人」一生抗倭,七十歲仍帶頭衝鋒,最終力戰而亡!
原標題:「虎冠道人」一生抗倭,七十歲仍帶頭衝鋒,最終力戰而亡!
明清時期是我國最後的君主統治時期,但幾乎也是發展最好的時期,這期間出了不少名臣名將,正是這些人,組成了當時的大好河山,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一位。
他就是被稱為「虎冠道人」的大將,鄧子龍。鄧子龍出生於江西,是明朝傑出的抗倭將領,同時也是當時著名的軍事家,曾經幾次為國家擊退倭寇,生命的最後時刻都是在戰場上渡過,一生戎馬,至死方休。
嘉靖時期三十七年,鄧子龍高中武舉,當時江西有盜賊肆虐,到處作亂,百姓生活艱苦,鄧子龍當時還沒有什麼像樣的官職,僅僅靠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擺平了賊人,才華初現之後,他就一路積累戰功,最後從一個小官升為廣東把總。
萬曆時期,鄧子龍跟著當時統領自己的大帥張元勛四處征戰,制服了眾多山賊盜人,其中賊人的首領在動亂中逃走,鄧子龍一個人追上他,並將他活捉,又立一功後,鄧子龍又被提升為代理總指揮,掌管浙江的軍隊。
這樣快速的升遷引來了不少人的嫉妒,於是有小人就隨便找了些罪行去皇帝面前污衊他,但皇帝認為這些罪行都較輕,恰好當時有個叫金道侶的犯罪團伙鬧得皇帝心神不寧,於是就派了鄧子龍前去鎮壓,子龍果然也不負眾望,輕鬆將金道侶拿下,隨後還幫助皇帝解決了一波叛亂的小兵。
萬曆四年,鄧子龍又與李大鑾起義軍展開作戰,經過一番纏鬥,最後將起義軍壓縮至黃崗山地區,兩軍僵持不下,鄧子龍便趁著起義軍需要補給之時,找了幾個精兵偽裝成商人,打入起義軍內部,最後來了個裡應外合,輕鬆鎮壓了起義軍。
萬曆十一年(1585年)二月,緬甸的一個部落再次侵犯中原,明神宗派鄧子龍帶兵駐守雲南。當時緬甸的首領與當地的知州相互勾結,知州放任緬甸軍隊在城內燒殺搶掠,進而攻打姚關。
鄧子龍率領軍隊在當地和反叛軍進行纏鬥,成功打敗了敵方軍隊,此後乘勝追擊,直接打到了敵人的總營,控制了緬甸軍的核心人物,於是晉陞為副總兵。隨後鄧子龍又協助當時的大將平定了邊境幾個小國之間的戰爭,使得邊境的幾個部族都歸附於朝廷。
在緬甸入侵後,永昌、騰衝二地開始招兵,但新兵的整體素質很低,多是流氓地痞,以這些新兵組成騰衝營和姚安營,由同樣抗緬有功的劉綎統領騰衝營,鄧子龍則管轄另一個營。
結果鄧子龍跟他兩個人之間互相不服,甚至還帶著自己的士兵們打了起來,發生了暴力衝突,事情傳到皇帝耳朵里,兩位將領都是有功之人,皇帝也不好插手,於是就放任自行。後來因為別的事情,劉綎被罷免,騰衝營新首領劉天俸又被抓捕,於是鄧子龍兼管兩營。但鄧子龍偏袒自己老部下姚安營,苦的累的騰衝營做,吃飯時姚安營是騰衝營的兩倍,結果姚安營養成驕奢的習慣,後來因為索要軍餉不成而造反,畢竟,反叛者是專業的士兵,他們一直到省城作戰,燒毀和掠奪物資。最後由巡撫出面,調兵來與叛軍對抗才將其拿下。不過鄧子龍卻因此被拿去了烏紗帽,還進了大牢。
萬曆十八年,鄧子龍還在大牢中時,又恰好碰上了叛軍造反,巡撫吳定讓鄧子龍戴罪立功,由於一時身邊也找不到什麼靠譜的人,皇帝就答應了。隨後鄧子龍幫助巡撫一起作戰,將叛軍打敗,再次立下了戰功,於是又被官復原職。
萬曆二十六年的四月,朝鮮半島戰爭突然爆發,兵部的人向皇帝提出想要鄧子龍帶領軍隊去朝鮮鎮壓日軍,皇帝應許。
在戰鬥中,鄧子龍精忠耿耿,雖然當時的他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領,卻仍有足夠的精力帶領二百人向日軍衝鋒,想奪得首功,殺敵無數。
然而鄧子龍帶領的船隻不小心將火器誤投到了鄧子龍的船中,因船起火,日軍趁機反撲,鄧子龍力戰而亡,前來救援的李舜臣也共同殉難。
戰爭結束後,明神宗根據戰功獎勵參戰的將士,鄧子龍被追加了都督的官位,他的一個孩子也被授予了官職,除此之外,朝鮮還修建了廟宇來紀念他。
鄧子龍以自己的忠義被兩個國家的人銘記,當真可以被稱為是名將的典範。
※明朝書生卻是清朝官,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死後30萬人為其送葬!
※她出身倡優家庭,生的傾國傾城,連漢武帝都為她痴迷!
TAG:中華民俗文化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