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竹山 小溪潺潺的「鄉村民宿」 宜興竹海·雲見
建築師:李豪 攝影:康偉
「
雲見精品度假民宿位於宜興湖?鎮竹海,江浙地區一個小有名氣的景區。然而,它的環境卻與人們對山野鄉居的浪漫想像有很大不同,很難與如此詩意的環境相匹配。一本造建築工作室承接了該項目的建築以及室內的改造工作,在混亂無序的村落中營造出了一個高品質的度假酒店。
」
宜興湖?鎮竹海,是在江浙地區一個小有名氣的景區。這裡漫山蔥鬱,竹林叢生,山勢舒緩,尺度宜人。然而,它的環境卻與人們對山野鄉居的浪漫想像有很大不同,很難與如此詩意的環境相匹配:傳統江南民居寥寥無幾,歐式的柱頭與中式的窗扇無縫連接,大理石拱窗與灰瓦白牆堆疊混搭……
這也是富庶的江浙地區的普遍場景——村民們依託優美的山區竹海風景和便利的交通,或早早離開家鄉走南闖北做生意,或留下來經營餐飲、農家樂,成為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將自己的家鄉改造為琳琅滿目的「現代民宅」。
雲見精品度假民宿的主人是竹海地區早年第一批從事農家樂生意的本地人,夫婦兩人憑藉對食材的嚴格把控和獨門的燒菜手藝,將農家樂做成大眾點評排名第一的農家樂餐廳,熱心的服務也讓許多遊客念念不忘。由於經營需求的改變,主人希望可以在保留餐飲功能的同時,增加住宿的功能,讓原本主要經營餐飲的農家樂升級為兼具餐飲住宿兩種功能的民宿。
這座房子坐落在竹海景區不遠處,背靠竹山,小溪潺潺,然而周圍卻混雜著面目全非的現代民宅。傳統的江南民居已消失殆盡,新的建築都是典型的「現代鄉村民宅」,方方正正的體量滿噹噹地塞進每戶的宅基地中。這座房子也不例外——多年前修建的時候,為了能夠建造更大的面積,這棟房子擁有了十分「奇特」的高寬比,主人又在委託設計之前做了一次大規模的加建。
項目的初始任務不算複雜,即:由餐飲功能轉變為住宿為主的功能,並提升居住品質。業主是竹海地區早年第一批從事農家樂生意的本地人,非常開明,對風格並沒有提出更多要求,只是希望能夠在預算內完成改造,並盡量保留已經加建的部分。模糊的任務書令建築師需要幫助業主明確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提煉整個項目的核心問題,即:如何在混亂無序的村落中營造一個高品質的度假酒店。
反覆加建帶來的龐大建築體量與鄉居村落的肌理十分矛盾,對建築功能的定義與轉變進一步模糊了對使用者的畫像描繪與定位。改造不是以預設的理想空間模式對現實削足適履,而是改善原有不便的條件並發掘出其優點,作為突出的個性表達出來。
設計是從平面布局入手的。建築所處的位置(村主路入口一側)有著較其它民宅更為確定的公共性,但卻一直用於停車。我們將原有的停車功能轉移至對面區域,並通過景觀的操作補償加建後公共性的缺失。
我們選擇竹海本地生產的竹材,以竹格柵將完整龐大的立面「化整為零」,弱化建築給緊湊的前院帶來的壓迫感,並與人的尺度呼應;並引入了一面連續的院牆,元素非常清晰:毛石基座,純白牆面,以及竹鋼壓頂,勾勒出明確但友好的領域分界;且由於其適中的高度,周邊的村民常常坐在院牆上曬太陽,聊天,令其擁有了較之停車場更為親密的空間氛圍。在院牆正面兩端開口,但由於建築入口並非居中設計,因此引發了不對稱的流線,在距離建築忽近忽遠的空間關係中延長空間序列,從而使建築與公共道路獲得了相對模糊與不確定的空間關係,藉助基地的自然元素,形成樹蔭、光影與氣流的交集。
民宿中及其重要的公共空間,在原建築中極為缺乏;原建築外部景觀資源又較為欠缺,於是空間的公共性只能由有機組織的樓梯井和首層空間來承擔。
由於磚混結構可改造的餘地很小,樓梯間的體驗與氛圍就只能從內部爭取。我們將書架的新功能置入樓梯間,並將頂部和底部封上鏡面,令樓梯與通天達地的書架在反覆反射中形成綿延不斷的視覺效果,憑空「拉長」了樓梯間的視覺高度。
對於首層空間,我們完整保留了三面大窗。這是業主當年建造這座房子時候專程訂購的完整大塊玻璃,彼時交通運輸材料訂購極為不便。這面連續的玻璃窗牆面也讓這座房子成為當時村子裡頗為惹人注目的存在。建築師著意保留下來這三面大窗,令其隱退入立面的第二道層次,在新建築中的存在也不違和。
建築的二層至四層,原本是分割明確的「隔間」式酒店。與其說這是「一個」建築,不如說它是一個建築體內一個個完整的不同的房間的並列與集合。沒有視覺連貫性的室內,牆體布置固定,陽台被擠出室內結構體系獲得相對的自由。陌生反常的形式成為一種途徑,讓視覺上的整體性得到強化,避免了「隔間」酒店的過於封閉,讓人意識到建築是一個整體。
窗之間的差異被前所未有的強調,進而帶來了房間之間的差異。原建築中千篇一律的窗洞與強行加建的陽台,轉變為不同的大小與框景、障景方式,適應不同房間的氣氛。加之室內選取的卵石、土布,現場設計、製作的傢具陳設使用當地拆除的老木改制,使這些平面上看起來近似的客房在實際體驗中卻豐富自由,別具一格。
江南本地有用石灰混合草筋或紙筋抹牆的傳統做法,經濟有效。業主提出,有沒有可能以處理過的竹絲替代紙筋?但是竹絲比紙筋和草筋更硬,令我們擔心上牆後會不會突起影響使用感。與工匠共同進行了若干次試驗後,確定了竹絲的粗細/長度與比例,保證塗料韌性強度的同時又不會突出牆面,作為「竹筋牆」,與純白的塗料相比,柔和有質地,又富有本地特徵。
陽台形成的進深與竹木材質的傳統聯想,強化了向外觀景的儀式感,並通過不同方向上的空間尺度,光線的照入形式與明暗光影來強調。窗口的限定有助於視線的引導,通過對窗戶的強調讓觀賞者與外部景觀的區別更為明顯;同時也強化打開窗一瞬間的感受:光線會變化,風會吹進來,人看到遠山雨巨大的蒼穹,感受到濕度、味道的變化——窗扇作為介質,建立身體和外部的關係。
建筑北側的露台,由於一層屋頂的承重限制無法上人,我們借鑒了「美人靠」的形式作為圍欄,友好地提示客人不要入內;並在地面鋪以一層厚厚的細沙石,樹木穿過露台於木隔柵恣意生長。
屋頂的露台,由於結構關係無法拆除全部屋頂,於是我們引入斜角的設計成為新的標誌性元素,允許大範圍的天光撒入室內,建立了人與光的親密關係。同時,高聳的屋頂成為了一幅山水豎軸,推開門扇便走入畫中,雲起時雲氣飄渺,竹林中光影紛繁。這幅畫中,不僅僅是藍天白雲與山林盛景,更是日出日落的日常作息,與陰晴雨雪的季節變幻。
作為一個小小的鄉村建築改造項目,雲見精品度假民宿的設計本身並沒有宏大的訴求,也並未刻意重現已消失殆盡的傳統鄉村風貌。它具有鄉村民宿的典型特徵,如小規模,處於鄉村環境中,業主作為土生土長本村人的身份等;但建築形態並未回應人們對於「傳統鄉村」的想像,這讓它又變的不那麼典型起來。我們的工作更側重於重塑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係,對業主和顧客居住期待的回應,以及對建築本體功能關係的優化調整。設計邏輯十分簡潔明確,甚至可以稱之為「保守」,但是卻令建築改建前後呈現出了非常強烈的反差。
對於鄉村建築來說,如何實現地域性和文化性是無法迴避的話題;但在富裕卻風格混雜的江南鄉村中,傳統與鄉土在建築形式上的直接轉譯反而推遠了建築與鄉村的距離。雲見精品度假民宿大部分的設計方法似乎是反「民宿」的,這是酒店回應真實鄉村環境的另一種態度,也是我們尋找不同於傳統鄉村酒店設計態度的一次嘗試。
現在的雲見,依然有不少細節尚待完善。每次我們回訪做客,業主總會提出新的想法,例如如何補建後院景觀,修整建筑前的小山丘等等;而由於原停車場的南移以及與鄰居宅基地分界線的爭議,導致原有的一個小鴨舍被填平,也是頗為遺憾的一件事,若能在後院或小山丘尋一個地方給鴨子們做一個新的鴨舍,想來也是一個有趣的點子。所以,雲見依然是一個未完成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流逝,它會有更多獨特的屬於主人的細節,成為一個真正的活著的「鄉村民宿」。
軸測圖
總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全稱:宜興湖?竹海雲見精品度假民宿(Silver Linings Boutique Hotel)
設計團隊:一本造建築設計工作室(One Take Architects)
建築師:李豪
攝影:康偉
客戶:宜興胡氏夫婦
地理位置:中國,江蘇,無錫,宜興
建築面積:1000m2
設計時間:2016-2017年
竣工時間:2018年
李豪
一本造建築設計工作室
創始人、設計總監
2008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建築系。
作品曾獲多項國際獎項:
Archtizer A+ Awards Architecture+Glass 2018 Finalist
Wan Awards Adaptive Reuse 2018 Finalist
Wan Awards Small Space 2018 Finalist
Design for Asia 2017 銅獎
God Pin Design Awards 2017
Taibei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2017優勝獎
Best Design Awards 2017
IAI Best Enviroment Friendly Award 2017
Surface Design Awards 2018 Finalist
iF Award 2018……
2017 年公益建造營項目Raise Me Up 參展北京國際設計周,並獲得最具人氣親子互動獎
2017 年藝術作品「UNCERTAIN MEMORY」 與」ECHO「參展上海香蕉娛樂嘉年華
2016 年作品「THE MIRRORED SIGHT SHELTER」參展隆里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2012 年藝術作品「INFINITY MOON」參展北京國際燈光藝術節
作品多次刊登於DESIGNBOOM、ARCHDAILY、WORLDARCHITECTS、DEZEEN、CATALOGODISENO、L』ARCHITECTURE、D』AJUOURD』HUI(A』A)、谷德設計網、繽紛SPACE 、現代裝飾等國際建築雜誌/ 網站。
一本造建築設計工作室2016年成立於杭州。
一本造工作室致力於中小建築和空間裝置的營造,模糊了傳統的設計職業劃分。近年在一系列鄉村項目與空間裝置的基礎上,試圖在當下的時空里尋找零落甚至感性的歷史、文脈、自然碎片,利用空間「邊緣」的透明性和罅隙,強調人們對邊界的意識和錯位感,將其拼合重組為非日常但並不違和的片段,從而在使用者與設計者中創造新的聯繫。
一本造工作室每年僅為3-4個項目工作這對大部分設計公司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一本造的建築師相信,對工作室堅持的理念來說,一系列微小但具有突破性的實踐比大批量生產大型建築更重要。
TAG:A十設計師聯盟小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