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禁養」嚇壞農民,今後一頭都不讓養了?不要怕,事實並非如此

「禁養」嚇壞農民,今後一頭都不讓養了?不要怕,事實並非如此

最近以來,為了響應中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號召,各地陸續關停了一批養殖場,這就嚇壞了農民了:這意思是,不讓養了?

這一批關停的都是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養殖場,當然在一些地方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不但將禁養區里所有的養殖場和從事相關養殖行業的專業戶給清理了一遍,甚至還定下了一個「一頭都不能養」的標準。這就把農民們給嚇住了。

要知道,在農村,大家一般都習慣性的回在家裡養一些牲畜,例如一頭豬、一頭牛、一群雞鴨之類的,也不為賺錢,只是自己養的吃著會放心一些,但是這樣嚴格的養殖禁令卻讓農民們感到了迷茫:以後家裡還能不能養了呢?

別怕,其實國家並未有過完全不讓養的禁令,只是地方上的一些部門,或是急功近利,或是刻意為之,而將相關的政策給放大了,這就屬於典型的「拿著環保來嚇人」了,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農民們的某些擔心也純粹是自己嚇自己。

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1、極端化,急功近利,為了早日達成目標,也為了所謂的政績而刻意的放大標準;

2、對於養殖業的相關概念一概而論,沒有足夠的認識,其實牲畜的排泄物固然是一種對環境的污染物,但是另一方面而言,也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有機肥使用,這何嘗不是一種環保;

3、不只是領導幹部,就連一些農民對於環保的理解都過於片面,環保並不是一味的說吧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東西就禁止掉,那樣的話,汽車也不用開出門了,那東西的尾氣排放污染指數可比養殖業產生的污染誇張多了。

所以農民們嘴上不說,其實心裏面都是直犯嘀咕的:祖祖輩輩差不多都是這麼過來的,怎麼一下子就給禁掉了呢?諸多的矛盾也就就此產生。

所以就此現象,高層的領導也作出了回應:不該禁的地方不禁;該禁的地方禁;加大對養殖戶升級產業技術和設備的支持力度。這三個原則明顯就要科學得多,本來,這種「養殖禁令」就是有地區和規模的範圍限定的,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一律不準,是在是有損威名。

同時,農民們自己也要自我提升養殖業,不能在繼續以前的老一套了,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廣大養殖戶也應該找準定位,謀求轉型,想更科學、更環保、更有效率的方向轉變。

你們覺得這樣的禁令是好還是壞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巨裕看三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一半的土地都被耕種,一年三熟,人均產量卻沒中國高
中國農民進加拿大,是雙贏還是「侵略」

TAG:巨裕看三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