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語里的「反殘疾歧視」矯枉過正了嗎?

英語里的「反殘疾歧視」矯枉過正了嗎?

「英語里的「反殘疾歧視」

矯枉過正了嗎?

?文/言又一十

知乎專欄:人人都是翻譯官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人人都是翻譯官(rrdsfyg)

今天我們就來談這個敏感話題:

Disability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我國對殘疾人的官方公開稱呼之一還是「殘廢」,比如當時的《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證》,後來在特殊教育界的大力呼籲下,媒體和民眾對一些歧視性詞語越發敏感,「殘廢」一詞被「殘疾」所代替,這個證件名稱也變成了《革命傷殘軍人證》,又改成《殘疾軍人證》。而現在很多傷殘軍人嫌《殘疾軍人證》這個名稱難聽,又要求證件名稱與公安系統統一(公安系統的同類證件名字叫做《人民警察傷殘撫恤證》)。

————

不僅僅在中文裡是這樣,尤其是在西方,隨著公眾對身心殘障人士的敏感性增強,不同組織也一直在推動著保護特定殘疾人利益的運動,而描述身心障礙者的英語語言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很多中性詞和曾經的委婉語都演變成了貶義詞。英語中,disabled/disability一詞自20世紀60年代起被用來形容身心殘障人士,這仍是英語中最為普遍接受的術語,而且它也替代了先後許多冒犯性辭彙。就像我們極力避免使用帶有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的詞一樣,人們也盡量避免使用那些可能冒犯殘疾人的詞,甚至有時候會矯枉過正。

ε?з

「 Disability 」

● ● ●

● ● ●

So how do we euphemize them away?

?1、避免使用與殘疾有關但現已被當作侮辱性或冒犯性的辭彙。

具體舉例來說:

?handicapped 殘障人

不久前,這才是英式英語中描述身心殘障的人的標準術語,但是它也被接受性更強的辭彙所取代,如disabled或developmental/psychological disability(發育/心理障礙)。在美式英語中,hadicapped一詞仍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是可以接受的,特別是指專為殘疾人設計的設施等方面,如handicapped access, handicapped parking space, handicapped seating等等。

?行動障礙:

cripple, crippled,Deformed(畸形)、Lame(瘸子)、Maimed(殘廢)等這些表示行動障礙的單詞現在都有很嚴重的冒犯性,現在取而代之的是mobility disability,或者用意義更寬泛的詞,如disabled person或person with disabilities。

?言語障礙:

將有說話障礙的人描述為dumb肯定會冒犯人的,因為該詞的原本意義已經被延伸開來,即「愚蠢的」。也不要使用mute描述無法言語的人,因為這暗示他們完全無法與他人交流。應該採用一種替代說法,如speech-impaired或having a speech disorder。

?聽力障礙:

與其說deaf,不如用更委婉的 hearing impaired 或a hearing impairment。例句:

She is hearing impaired.

She has a hearing impairment.

?聽力和言語雙障礙:

術語deaf mute現在是冒犯性辭彙,因為它潛在的含義是這種情況下的人們無法以任何方式進行交流,也一定不要用deaf-and-dumb描述無法聽見也不能說話的人,要用deaf without speech或profoundly deaf指聾啞人。

?精神障礙:

在20世紀上半葉,精神病院或患者被稱為mental hospital或mental patient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現在,形容詞mental是過時的,甚至常常是有冒犯性的,最常見的替代方式是psychiatric。其實mentally deficient,mentally defective,mental handicap或mentally handicapped也曾是精神殘疾的標準描述方法,但現在也可能會冒犯人,要盡量避免使用它們,應該用psychiatric difficulties一詞。

?身材矮小:

用dwarf / midget (侏儒)指一位體型異常矮小的人通常是有冒犯性的。然而,如今還沒有普遍可接受的替代辭彙,person of restricted growth或person of short stature也不盡人如意。但在醫學語境中,使用dwarfism來指代身材異常矮小這種情況又是可以接受的。

?智力障礙:

用單詞backward/retarded/slow來形容智力遲鈍的人是有冒犯性的,應該使用intellectual disability或learning difficulties(學習障礙),如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hav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或是learning-disabled等。因為它們強調出某人所要經受的困難,而不是其先天的「缺陷」。英式英語中使用learning difficulties,而美式英語中的標準用法為learning disability。

還有很多障礙都用醫學用語來委婉表達,舉例來說:

?Spastic (腦癱的)這個單詞首先指肌肉痙攣,然後指腦癱瘓狀態下的一種典型的肌肉無力。在20世紀70-80年代,spastic一詞被大量使用,主要是小學生們用以辱罵身體笨拙或無能的人。該詞逐漸變成了冒犯性辭彙。對於腦癱患者,可以使用person with cerebral palsy這樣的替代表達。

?cleft lip (唇裂)是比較公認的標準說法,代替冒犯性的harelip(兔唇)一詞。

?bipolar disorder (雙相型障礙)這一醫學用語代替冒犯性的manic depression(躁鬱症)。

?conjoined twins (連體雙胎)也是醫學用語,取代之前的Siamese twins。

mongol/mongolism (唐氏綜合症)首次用於指代患有唐氏綜合症的人是在19世紀,因為唐氏綜合症患者的某些面部特徵類似於東亞人的正常面部特徵。但如今,我們不應使用這一冒犯性辭彙,應該用a person with Down"s syndrome指代唐氏綜合症病患。

?2、避免使用「the+形容詞」的形式來描述特類人群,如the disabled等這類術語其實把對人的關注轉移到殘疾上了,不夠人性化。更好的表達方式是說「a person with …disability/difficulty/problem」或「people with ……」再加上具體的辭彙,或者用「disabled people」。

具體舉例來說:

?比如Blind,盡量不使用"the blind"或"the partially sighted"來通稱盲人或視障人士。最好是說blind people,partially sighted people,visually impaired people,people who are blind,或是people with sight problems/a person with blindness。

?Deaf也一樣,不要使用the deaf或the hearing impaired這樣的辭彙稱呼這個群體,而要用deaf people,people who are deaf,people who are hearing impaired,或peopl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difficulties/ problems這樣的表達。

?3、避免使用一些讓殘疾人士看起來是受害者的辭彙。

具體舉例來說:

?盡量不要用suffer from和be afflicted with,你可以直接說中性詞have,比如She suffers from bipolar disorder. 可以改成She has bipolar disorder.

或She was diagnosed with bipolar disorder.

?再看一個常見的xx-bound類型的詞,比如「wheelchair-bound"一詞,可以用use a wheelchair或者have a mobility disability。例句:Stephen Hawking uses a wheelchair because he has a mobility disability.

?還有xx challenged一類的詞,很多人以為用形容詞challenged來表達是對身心殘障人士的委婉表達。但如今,越來越多的英語母語人士又開始嫌棄它是不夠得體,因為越來越多的看似幽默實則帶反諷意味的相關辭彙湧現了,包括cerebrally challenged(即愚蠢的),vertically challenged(即矮小), horizontally challenged(即胖的)等等。因此,要避免使用這類辭彙,不然會被敏感人士認為是種嘲弄或諷刺。

————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分分鐘要踩雷踩到懷疑人生了?

愚以為,英語里的反殘疾歧視,也越來越有點「政治正確」的味道了,有限度的政治正確是必要的,過度的政治正確是不必要的,很多時候政治正確的要求會限制一部分事實正確的表達,而純粹的事實正確又滿足不了政治正確的要求。對於殘障人士的稱謂,大概也是一個道理吧。然而,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歸根到底,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會影響表述事物的詞本身。私以為,不論哪個群體,只要這個群體一直邊緣化弱勢化,無論我們給予什麼樣的新名稱,都會在短時間內讓新名稱帶有貶義。如果大眾的態度和偏見不改變,改稱什麼都枉然,而一旦社會認知發生變化,那稱呼什麼的就都不那麼重要了。當然,被歧視的群體也不能示弱,打鐵還需自身強。正如史鐵生在給盲童的一封信中寫道的那樣:

我們不因為殘疾就忍受歧視,也不因為殘疾去摘取殊榮。如果我們幹得好別人稱讚我們,那僅僅是因為我們幹得好,而不是因為我們事先已經有了被稱讚的優勢。我們靠貨真價實的工作贏得光榮。

————

We"re struggling for

the "CORRECT" terminology to

discuss disabilities.

Maybe the greatest euphemism is

simply NOT saying the word at all.

ε?з

-GOOD NIGHT-

GIF

未經本人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言又一十

知乎專欄:人人都是翻譯官

微信公眾號:人人都是翻譯官(rrdsfyg)

......

如需更多良心英文乾貨,

請前往知識星球自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人都是翻譯官 的精彩文章:

TAG:人人都是翻譯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