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陷入困境?你可能需要第二序改變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被「卡住」的經驗,就像一隻壞了的時鐘,進退不能,停滯在某個時刻。當一個人卡住了,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時間在流逝,困境始終不變,拼勁全力也沒有任何起色。如果你不幸處於這種狀態中,可能需要讀一下這本書。
《改變》的三名作者是斯坦福大學精神治療專家,他們根據自己的臨床治療經驗,提出了一些關於如何改變現狀的觀點。首先,需要從兩個簡單的數學概念講起。
兩個數學概念
群論
「群」的概念產生於 19 世紀初,由數學家埃瓦里斯特·伽羅瓦首次使用,就是那個傳說中和別人決鬥最後喪命的數學家。(只活了二十年,你說你在家好好算算術不好嗎?)群的概念似乎很陌生,實際上小學數學就學過了。比如實數和加法,就構成一個群,滿足「群公理」:
封閉性,兩個實數相加的結果還是實數,2+3=5,2、3、5 都是實數
結合律,兩個實數相加的結果不受順序影響,2+3 == 3+2
單位元,加法單位元為 0,0 + 任何實數 = 實數本身
逆元,加法中的逆元就是負數啦
擴展開來,群可以由任意擁有共同特徵的成員組成,並不限定於數字,甚至可以是物體、概念等,並且它們可以以某種規則組合在一起。群論揭示的最重要概念是「對稱性」,在一個群內,每個成員都有和它截然相反的另外一個成員,且兩者按群規則結合後為恆等成員。善與惡、美與丑、光明與黑暗,這些看似互斥的特性,實際不過是同一個實體的兩面。
我們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想要了解一個群,必須尋找幾個關鍵元素:規則、成員及其對稱成員、恆等成員。
邏輯類型理論
從前有個理髮師,宣稱自己只給「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他的鬍子長了,他會給自己刮鬍子么?如果他不給自己刮鬍子,那麼他就是「不給自己刮鬍子」的那類人,他就該給自己刮鬍子,但一旦他給自己颳了鬍子,他就不是「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了。
這是數學家伯特蘭·羅素在 1901 年提出的羅素悖論通俗版本,為了解決這個悖論,羅素提出了類型理論。「 凡涉及某集合的全部成員者,必定不是該集合的一員。」家裡的阿貓阿狗都是寵物,但「寵物」本身並不是一隻實際存在的等待餵食鏟屎的個體。
邏輯類型理論最重要的啟示是:想要描述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必定存在一個「後設概念」,而這個後設概念不屬於群體中的一員,是跳出系統之外的新概念。(後設的英文是 meta,就是我們常說的「元」,元認知、元概念、元數據等等。)
那麼我們可以得出兩個重要結論,第一,混淆不同層次的邏輯通常會引發悖論,造成矛盾和混亂;第二,從一個層次到達另外一個層次,需要一種跳出系統之外的改變。
第二序改變
群論描述一個系統內部發生的變化,但系統本身不變。而邏輯類型理論描述由一個層次向更高一個層次的轉化,這一轉化,改變了系統本身。前者是第一序改變,後者是第二序改變。書中以一個做夢的人為例,人在夢中奔跑、跳躍、大喊,不論如何改變行為,都不能停止噩夢。跳出夢境的唯一方法是經歷由夢到醒的變化。
第二序改變是這本書最最精華的存在。但真實世界比數學概念複雜得多,從數學概念上還算容易理解的第二序改變到了真實世界,就有些琢磨不透了。好在作者們還是給了一些指導原則,從這些原則入手會幫助我們更理解現實世界的第二序改變。
原則一:針對第一序改變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第二序改變的應用範疇針對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變中的問題解決方案;因為從第二序改變的觀點來看,這些解決方案正是問題無法解決的關鍵;
當事件A發生,而且情況令人難以忍受時,一般人依常理判斷會認為如果阻止A發生,也就是用A的替換物或對立面來避免問題發生,就可以解決問題,但這種方法只會造成第一序改變,落入 「A」 或者「非 A」的二分法中。
有時,第一序改變的解決方案正是問題形成的原因。在嘗試解決一個問題時,第一序改變讓原來的問題更大了,甚至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這時,第二序改變針對的,正是原本的解決方案。
比如,有一個窮人,為了讓自己富裕,他開始攢錢,但是斤斤計較每一筆細碎開支佔用了他大量認知資源,讓他沒有精力去提升能力換取更大收益,反而越來越窮。攢錢是針對貧窮的行動方案,最後卻變成了改變困境的絆腳石。這時候停止算計,思考如何利用現有資源製造槓桿,也許對改變處境更有幫助。
原則二:超乎常理、令人困惑是第二序改變的開始
第一序改變常是基於一般常理而產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變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議、不可預料,而且超乎常理的;第二序改變的過程中,常存在著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第二序改變有不連續、邏輯跳躍的特性。所以,第二序改變在實際問題上所呈現的是一種不合邏輯與悖論。
第二序改變並不是神秘巫術,只是邏輯上比較跳躍,所以站在原來的系統里看,會呈現出不合邏輯和悖論,但一旦達成第二序改變,站在結果上看,又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書中有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幫助理解。有一對關係破裂的夫妻,長久處於冷戰狀態,有一次外出被迫借住朋友家,朋友家客房的床一側是靠牆的,所以只能從另一個側面上床。當丈夫起夜必須經過妻子的時候,兩個人的冷戰被打破了,後來恢復正常夫妻關係。所以夫妻吵架並不一定要講和,把家裡的床挪挪位置可能有奇效:)
原則三:直接解決問題,不浪費時間追究原因
第二序改變的解決方案是處理此時此地的情境;它直接處理問題的結果而不是探究問題發生的假設性原因,重要的是問題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
一味探究過去經驗中的成因,只是一種自我設限的「問題解決」方式。
當我們身處複雜系統,問題形成的原因多半是很多綜合因素交錯綜合造成的,浪費時間尋找原因吃力不討好,解決問題的最直接辦法是針對問題本身。
曾跟著一個厲害的普拉提教練學習,他說合格的教練只會看到自己看到的,然後去糾正它。當同學問「我做動作的時候為什麼胸椎總是無法下沉?」教練回答說:「告訴自己胸椎下沉」。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案很簡單,但一旦我們開始追究問題形成的原因,就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問題卻依舊存在。
原則四:重新框定
第二序改變的方法是讓問題情境超脫與人們在嘗試解決問題時所掉入的悖論糾結的陷阱,並且將問題置於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框架之中
重新框定是指將人們賴以理解或經驗某種情境的概念與情緒的假設或觀點,改變另一組同樣也能「符合事實」(甚至更好)的設定,經過這一轉換,該情境對人們的意義已全然改變。
「重新框定」有很多相關概念:換個角度看問題、跳出盒子、打破思維定勢等等。說起來簡單,實際想要跳脫思維慣性,卻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我想成長型心智之所以難以習得,其中很大一個因素就是無法正確框定可能出現的失敗,當把失敗看成對自己的全盤否定時,自然很難面對,但若換一個視角,把失敗看成一次成功發現新挑戰的機會,反而會歡迎潛在的失敗,變得更積極主動。
何時需要第二序改變
世上沒有萬能膏藥,每個模型都有它的邊界和局限,第二序改變也不是全能的。餓了就吃困了就睡,覺得自己懂得少就多讀書,這些是第一序改變就能達成的,簡單來說就是缺啥補啥,非要尋找第二序改變只能遁入空門了。
用第二序改變解決問題,首先要能夠定義問題。生活中很多想要改變的狀態,其實並不構成問題,只是不如意,要麼用相反的行為改變現狀、要麼接受現狀。而問題是陷入僵局,進入惡性循環,無法通過第一序改變跳出循環,也不願意接受現狀。問題為什麼會形成?書里給了三種原因:
應當有所行動,但無人採取行動。簡化問題、對問題視而不見是形成大問題的起點,習慣性逃避的人會以否定問題存在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不應當採取行動,卻採取了行動。企圖改變某種困難,但這個困難以現實的觀點來看,不是無法改變,就是不存在。不可救藥的完美主義者、烏托邦症候群患者常常企圖重塑自我或改造世界達成不切實際的理想。
在錯誤的層次上採取行動。混淆不同層次的問題通常會帶來悖論,你不能既希望孩子努力用功,又希望孩子是發自內心的的努力用功。
除了正確定義問題,我覺得還可以補充兩個狀態,當發現自己處於這兩個狀態中,可能也需要尋求第二序改變:
面對一種矛盾,矛盾通常是一個實體的兩面,發現矛盾後不要急於否定,嘗試跳出系統,調和矛盾
陷入一個循環,群內改變而整個系統不變會產生循環,如果不跳出循環,就會陷入一場「沒有結局的遊戲」
作者們在最後給出了第二序改變的步驟,雖然是從精神治療的角度給出的,但對普通人也非常有指導價值:
以具體的詞語清楚地界定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的首要條件是,它必須是一個「問題」。
探究截至目前為止已企圖運用過的解決對策。哪些維持問題情境不變的因素必須設法改變?
對想要達成的具體改變有一個清晰的定義。設定安全防護措施,以免問題解決者被困到錯誤解決之道,比如一個烏托邦的治療目標。
形成與執行一個能產生這一改變的計劃。帶有時間限制的目標和計劃,並且用改變者能夠理解的「語言」表達。
最後,我也給自己列了一個行動清單,也許面對問題時,可以促進第二序改變:
審視現有系統的規則和假設,改變控制內部秩序的規則。比如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走出舊系統,進入新系統,帶來改變的元素在舊系統中不存在。比如換一個生活環境、換一份工作
創新演算法,找到系統內的一對矛盾,盤點各種參數,藉由其他系統的方法來解決矛盾
嘗試進入原有系統的「後設層次」,可以描述現有系統的一個層次。經常寫反思日記、備忘錄、周報日報都是好的做法
引進「無限大」「無限小」等思考技巧幫助自己拓展思維
懸置困惑和不理解,行動一段時間後再復盤反思
很多時候,行為上的簡單改變都只是第一序改變,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改變是有用的;但是當我們長期處於某個階段,嘗試許多辦法仍然無法改變,陷入瓶頸的時候,就可以參考文中第二序改變的四條原則和步驟,改變整個系統,從而突破瓶頸。
構建職業生涯 跨越發展障礙
入門信息分析 發現可能自我
※安豬:五個方法,幫助你提高思維效率
※如何創造超一流產品?你需要知道可供性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