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最值得看好的城市是它們!
本文為博聞財經團隊原創作品,作者:潮哥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強省會時代已經開啟!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年上半年南京經濟增速為全省第一,達到了8%。同時,南京服務業增速、消費總量、存貸款額等6個指標均位居全省第一。
再以吉林為例,省會城市長春上半年經濟增速為7.4%,是全省平均增速2.5%的三倍左右。
其他一些省會城市也表現搶眼,比如鄭州、瀋陽、哈爾濱、武漢、濟南、石家莊、成都、西安,經濟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
這一現象二十年前是很難想像的,那時候經濟增速最快的不是地理位置優越的海洋城市,就是具有資源優勢的城市。
20年前,省會在一些人眼裡只是省政府駐地,在經濟與地位上並沒有今天這般搶眼、魅力十足,具有強大的吸引力;20年前,部分省會城市在省里經濟話語權還非常弱,比如濟南、石家莊、呼和浩特、福州、瀋陽,就連秦淮河畔、虎踞龍盤的六朝古都南京,在省內也只是屈居第三位。
經濟話語權分別被青島、唐山、鄂爾多斯、包頭、泉州、大連、蘇州、無錫搶奪。
20年後,隨著國家產能調整以及海洋城市發展速度放緩,再加上由高鐵串聯的內陸城市正在迅速崛起,經濟話語權基本回歸給了省會城市。南京GDP在2014年順利超越了無錫位居省內第二,直追蘇州,最近幾年在更重要的資金總量方面,南京超越了蘇州,已經位居省內第一。
福州雖然GDP仍不如泉州,但資金總量、財政收入都穩穩位居省內第一。濟南資金總量也超越了青島,位居省內第一。
做大省會已成了如今最熱門的話題,也是多數省市正在踐行的發展戰略。
成都在四川省內已經是一個巨無霸一樣的存在,經濟體量已逼近1.4萬億,但手底下20個兄弟卻沒有一個突破3000億。
同樣在追求做大省會的省域還有湖北、湖南、河南、陝西、江西、安徽、浙江、江蘇。
製圖:財經觀潮
湖北正在效仿四川全力做大武漢,2016年10月以來,武漢先被中央升格為「超大城市」,又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隨後拋出了「長江新城」的規劃,宣告武漢正式進入「四鎮時代」。
陝西、河南同樣如此,西安、鄭州已經被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同時國家又批複了以西安、鄭州為核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建設。合肥已經一城獨大,具有絕對話語權。
湖南、江西方面也在全力打造省會,已經長沙、南昌爭得國家級新區湘江新區、贛江新區。就連貴州、雲南、廣西、新疆、西藏、山西等經濟弱省,也都是把最好的資源給了省會和首府。
為了支持省會城市發展,許多省甚至從行政規劃入手,打造大省會。例如合肥2011年瓜分了地級市巢湖,成都2016年代管簡陽,杭州去年吞併了臨安,西安代管了西咸新區,年初人大代表又提議,將咸陽、渭南的部分區域劃歸西安代管。
那麼,這種做大省會的模式到底如何?有人贊同,有人反對,甚至有人直言像成都這樣的城市就是個吸血鬼。
但客觀來說,對於經濟實力不強的省域,做大省會的發展模式還是可取的。以成都來說,總有人揶揄成都省,四川市。但做大成都不但是四川省的需求,也是整個西南地區的需求。
沒有如今的成都,四川的經濟排名到不了第6位;沒有成都,四川省的人口流失不會比甘肅、青海、寧夏好到哪兒去。正因為有成都,四川才能留住人口。有了成都,西南地區有了兩個超級城市,才能帶的動整個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而青海、寧夏、甘肅、新疆等省、自治區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省會或首府,連人都留不住,更別說帶動全省發展。
河南、陝西之所以傾全省之力發展鄭州、西安,是為了有朝一日,強大的省會能夠發揮其輻射作用,帶動全省向前發展,這其實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發展思路。
從各省的做法來看,多數省域已經認同了做大省會的發展模式,中國正在全面進入「強省會時代」。
2018上半年吉林省會長春上半年經濟增速為7.4%,經濟總量為2972.97億元,接近全省經濟總量6299.07億元的一半,全省上半年經濟增速只有2.5%。
這種做大省會的發展模式,也在告訴我們,未來20年,無論是經濟、樓市還是投資,最值得看好的當屬有權有錢的省會城市,尤其是正在全力崛起的中部省會城市。
※大消息傳來!石油定價權,上海躍居全球第三!
※控制房價,這兩個省真的下狠手了!
TAG:博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