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矽谷正在向中國互聯網公司學習,你知道他們在學什麼嗎?

矽谷正在向中國互聯網公司學習,你知道他們在學什麼嗎?

不僅矽谷公司在學習中國的產品和商業模式,中國創業公司的故事也在矽谷收穫了更多的關注。

8月初,我在舊金山參加了一個播客節目的線下聚會,參與者是播客的主辦者和聽眾。播客叫作996,主辦方是紀源資本,聽眾是在舊金山灣區居住的年輕人。

996,也就是中國創業公司遵循的工作時間。作為這個英文播客的名字,它顯然與中國的創業公司有關。

這個節目是紀源資本投資分析師張睿在2017年年底提出的,想通過英文播客節目的方式介紹中國創業公司的故事,經過籌備,「996」在2018年年初上線。

巧合的是,在這個節目上線一周前,矽谷知名投資人、紅杉資本合伙人Michael Moritz發表了一篇文章,在矽谷引起熱議。Michael Moritz用許多辦公室的細節和公司文化來描述中國創業者的勤奮,認為個別矽谷公司如果繼續保持懶散和傲慢的態度,矽谷就將失去創新的領導者地位。在這篇文章中,Michael Moritz也提到了996這個說法。

我是996播客的聽眾。這個節目里,通常兩位主持人與嘉賓聊天大約一小時,用英文交談,主題關於創業故事、介紹中國的情況以及不同公司的「打法」。嘉賓大多是中國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或者高管,包括優步中國前負責人柳甄、大眾點評CEO張濤、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等。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GGV 996 Podcast的主持人之一)在此前接受我們採訪時曾經分享過做這個節目的初衷。他說自己在2013年前後決定搬回矽谷,希望從跨境的角度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公司。當時大家關注的重點還是矽谷公司如何進入中國市場,不過童士豪覺得中國公司在本土發展和拓展海外市場的經歷具有普世價值,值得美國創業者學習,他想通過內容輸出的方式介紹中國,後來他找到了播客和訂閱郵件這個方法。

「美國公司相對對高收入用戶比較有經驗,但對普通用戶就不是了。就像Uber在美國先做了UberBLACK,4年後才有了UberPOOL。我在想如果有一家中國公司從UberPOOL開始,那麼成長速度一定會縮短。」童士豪說,他希望在美國做投資的時候讓美國公司知道,成功的項目,要懂得學習中國。

從今年開始,也有不少其他的英文播客、媒體開始更側重中國的報道,這些信號都說明矽谷希望更了解中國,不只是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包括中國的其他創業公司。童士豪告訴我們,996最大的收聽群體來自美國,中國是第二名,紀源資本還增加了郵件訂閱周報,最近他們用文章介紹的是剛剛上市的拼多多,此前則是在今年第一季度iOS全球下載量排名第一的抖音。

反過來想,這也是矽谷公司在中國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的又一個標誌,也解釋了從雅虎到Google中國,矽谷公司在中國有「光環」,到了Uber和Airbnb,這些公司要努力變得更像一家本土創業公司,而在中國找一位合適的負責人會比過去艱難許多——矽谷公司青睞的人既要有創業者精神,又要有與國際團隊合作的精神,而在中國資本的支持下,這些符合標準的候選人自己創業獲得的成就感高於做一個矽谷公司的中國負責人。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矽谷失去了競爭力。技術積累以及背後的教育體系、創投生態系統仍然是矽谷對人才最大的吸引力,也是它能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Google、Facebook、Uber等公司的經歷——如何從成長型公司發展到成熟公司,再到不同國家之間團隊的分工協作,對中國的成長型公司和正在海外拓展業務的公司而言,都是學習的範本。

最後,也和中國一直談論的「消費升級」有關。以蘋果、星巴克為代表的美國公司,在品牌建設方面的心得和經驗一直是想提升品牌形象的公司學習的對象。在我們過去的採訪中也能看到,大疆、一加等品牌正在改變海外用戶對中國公司的看法,它們創造了「如果你不強調它是一個中國品牌,美國人會以為它們是美國公司」的印象。這樣的公司還需要更多,而這也需要矽谷和中國開展更深入的溝通和了解。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周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李蓉慧

《第一財經周刊》駐矽谷記者,對矽谷有興趣請發郵件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商業?洞察》新書首發,一財名記和你一起接近本質洞察未來
我性格內向,職業發展還有戲嗎?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