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代償期乙肝肝硬化:基線HBV DNA水平對抗病毒治療後臨床轉歸的影響

代償期乙肝肝硬化:基線HBV DNA水平對抗病毒治療後臨床轉歸的影響

作者:吳曉寧 張偉 周家玲 王麟 孫亞朦 孟彤彤 王曉明 尤紅 歐曉娟 賈繼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

大量研究表明,HBV DNA 水平是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中影響疾病進展的最重要因素。國內外最新乙型肝炎治療指南均推薦應用強效低耐葯的藥物長期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隨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指南的廣泛推廣、藥物可及性的改善及醫保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實現接受規範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因此,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療預後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前瞻性隨訪患者隊列,分析治療前HBV DNA 水平對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後臨床轉歸的影響。

研究選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2005 年-2015年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 例,給予核苷和核苷酸類藥物抗病毒治療,對患者進行前瞻性隨訪觀察3年。按治療前HBV DNA水平將患者分為3 組,即HBV DNA <10^5 IU/ml 組、10^5~10^7 IU/ml 組和>10^7 IU/ml 組。比較3 組患者基線特徵、抗病毒治療療效及肝臟相關終點事件(LREs)發生率。組間比較採用重複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 Tes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採用χ2檢驗。採用Kaplan-Meier法計算LREs發生率並繪製生存曲線,各組之間的比較採用log-rank對數秩檢驗。

研究結果

? 基線特徵:3組患者在年齡、性別、HBeAg、生化指標、肝臟硬度及CTP評分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 治療中HBV DNA的變化:HBV DNA水平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8.35,P<0.05);3組間比較HBV DNA 水平的變化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F=13.95,P<0.05)。3組患者在治療6個月時HBV DNA水平較基線都顯著下降,其中HBV DNA <10^5 IU/ml 組和10^5 ~10^7 IU/ml組患者實現中位HBV DNA低於檢測限,而HBV DNA > 10^7 IU/ml組在治療12 個月後實現中位HBV DNA 低於檢測限。在治療12個月及24個月時,3組HBV DNA陰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5.97、6.84,P值均>0.05),在治療36個月時,3 組HBV DNA 陰轉率分別為95.7% 、88.0% 和77.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75,P<0.05)。

? LREs發生率:3組LREs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結論

血清HBV DNA水平是HBV在體內複製水平的標誌,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中長期慢性的病毒活動性複製與肝纖維化肝硬化進展密切相關,是發生LREs的獨立預測因素。本研究觀察到在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進行有效抗病毒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可實現病毒的有效控制,且治療前HBV DNA水平與患者治療後發生LREs無關。雖然抗病毒治療前HBV DNA水平對抗病毒治療後半年內的病毒學應答速度有一定影響,但對實現有效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抗病毒治療前HBV DNA水平並不是影響患者3年內發生LREs的因素。但為及時了解病毒學應答情況,HBV DNA仍需在抗病毒治療後進行定期的密切監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乙肝 的精彩文章:

身體有這三個異常,別僥倖,趕緊去做乙肝檢查
以干擾素為基礎的聯合治療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HBsAg清除率

TAG: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