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傾國征討高句麗的原因,唐太宗親口點破:為了子孫後代
作者:我方特邀言皓
高句麗是東北亞的一個封建古國,其領土範圍大部分在我國東北,小部分包含了朝鮮韓國的國土,與今天的朝鮮半島並不一樣。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由東北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存在了600多年,歷經西漢至唐朝高宗時期。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朝代更迭之後,晚年的唐太宗不但不以之為鑒,反而效法隋煬帝再次征伐高句麗,直到唐高宗年間(公元668年)才最終滅掉此國 。
雖然其國力相比與之同時代的匈奴、突厥差距很大,但是為何隋唐兩個王朝的開國諸君主卻都一定要征伐高句麗,其中必有原因。
首先,從高句麗的國土範圍便可得出,自春秋以來遼東地區便歸屬於燕國,一直都屬於華夏故地,但是高句麗在五胡亂華時期趁中國內亂,侵佔了遼東地區。
隋唐以來,中國結束了南北朝幾百年的分裂局面,又是統一國家,但是遼東卻成為了高句麗的領土。所以隋朝兩代君主都想著收復失地,這也是君王顯示自己武動的一方面。
隋煬帝時期,當時國力已達致盛,有實力可以收復失地了,也才有了隋煬帝的三征高句麗。只不過征伐未成,國家先滅。
第二,高句麗的傲慢無禮也是導致隋唐兩朝一心滅亡它的原因之一。
隋文帝在給高句麗的國書里就說道:「(高句麗)雖然做了隋朝的藩附屬國,卻沒有盡到臣子應有的忠誠。」試想一下,對於以天朝上國自居的皇帝,高句麗不但不守臣節,對天朝不恭敬,而且暗地裡還勾結突厥等游牧政權,試圖顛覆中原政權。
如果是碰到一個奉行無為而治的皇帝,或者碰上一個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皇帝,那或許高句麗還能存活很久,可是它碰到了有遠大志向的隋煬帝,雖然他的貪功心切導致民不聊生,不過做的事情也都算是功在千秋,只不過禍在當代了。
繼承者唐太宗雖然有此志向,但沒有表現的像隋煬帝那麼心急和激烈,隋煬帝三征無果,在高句麗留下幾十萬中華男子的屍體後,這些屍體居然被高句麗做成「京觀」,以此來顯示其武力。
同時,這也給了唐太宗報仇的借口,使征伐高句麗成為正義的行為,最終在唐朝兩代君主的努力下,滅亡了高句麗。
不過,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高句麗這個國家確實已經嚴重危害到中原政權的穩定性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高句麗當時已經具有威脅中原王朝的潛力並且它也有逐鹿中原的志向。經許多學者分析研究,當時高句麗的常備軍最高可能有60萬,這樣看來,高句麗的目的顯而易見了。
根據《舊唐書》記載,高句麗滅亡時人口69萬又7千戶。這樣按5口人一戶,那就有300多萬人了。這樣一個人口規模在當時的東北亞已經是比較大的國家了。
高句麗與其他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所不一樣的是,它是一個封建性質的游牧和農業相結合的集權國家,其中,顯著特徵就是高句麗的行政管理制度與中原大同小異,有自己的城池很以及很大一部分臣民是定居耕種的。
這些表明高句麗有一定的賦稅和兵源去支持其爭霸的意圖。同時,高句麗同時具有游牧民族的特徵,高句麗人民風彪悍,善於騎射,能征善戰,國民在軍事素質方面高於中原王朝,實力的確不容小覷。
客觀來說,隋唐兩朝君主征伐高句麗,確實有君主們窮兵黷武,想要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的嫌疑。但迫使君主們不遺餘力的要滅掉高句麗的決定性因素,則是李世民所說的:「不遺後世憂也。」
如果我們把歷史往後一點看,便可以看到唐代之後的契丹、女真以及後來的後金,最終這些跟高句麗類似的東北亞政權最終都成為中原的禍患,甚至最終定鼎中原。
但長遠來看,單憑一兩個君主的個人意志只能改變一時,卻不能阻止歷史進程。滅掉高句麗,在東北大地上又衍生出其他政權。
之後一段時間裡,東北大地上的民族開始成為中國歷史的主角。但有趣的是,他們又在佔領中原後與中原融合,不同程度上都接受了漢文化。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 《舊唐書》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