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補習英語、數學,你卻看不上語文!

為什麼補習英語、數學,你卻看不上語文!

1

小學語文,我們再熟悉不過了,那個時候經常模仿父母在課本上寫個閱或者已背。歲月不僅僅在我們臉上留下了痕迹,連語文的面容也在不停的調整,不停的改變。

越熟悉的事情,我們往往越不重視。所以語文學習在我們印象里,一直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認為數學英語才是重點。但是語文這個大科目,不重視,總是要吃虧的。

2

部編版教材

當前的鄭州語文課本,它從人教版變成了,部編版教材。

2016年,響應國家號召,鄭州作為試驗點,開始了它的行程。當時一類初中文博、楓楊.....新7年級都在使用。

2017年,從初中普及到了小學,新入學的新1年級小學生開始全面的使用該教材。

這個不是只有鄭州使用,教育部早期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改變勢在必行。

3

古詩文字增量、加量

部編版教材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論語》了。同時,與人教版不同的是部編版教材,首先教的是漢字,而非我們熟悉的拼音。

所以鄭州娃娃幼小銜接的階段,麻麻們要有意識的帶著孩子看看兒童文學書,增加孩子們的閱讀寬度,提高孩子的漢字儲備量。

不然孩子上到小學階段就會比較吃力,特別是識字能力低的孩子,會在閱讀課程中,束手無措。漢字學習方法就是靠日積月累的學習,如果搞突擊,孩子們只會感到索然無味。

新課本具體的變數有多少?

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加87%,平均每年20篇左右。而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有沒有發現小學是最高的,為什麼?就是要打下基礎,之後高年級加量也能夠延續,這也是為了響應目前國家推廣的事情,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麻麻們回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孩子的課本,與人教版的的課本已經有些許的變化。

拿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舉例子:

第三課 植物媽媽有辦法

從要求上看:

本課人教版要求孩子認識的字有以下12個;

最新的部編版教材要求孩子認識的有14個,略有增加。

從要求孩子會寫的字上來看:

本課人教版要求孩子會寫的字有以下10個;

部編版要求也是10個,但是側重點又有所不同。相比原來的字難度有所加大。

第四課 曹沖稱象

從要求孩子會認的字上來看:

本課人教版要求孩子認識的字有以下13個;

最新的部編版教材要求孩子認識的字有14個,略有增加。

從要求孩子會寫的字上來看:

本課人教版要求孩子會寫的字有以下6個;

部編版要求是10個,從筆畫到難度相比原來的字都有所加大。

可以看出來,字形和字量都有不同的變化。

對於部編版教材,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

換句話說,現在的小升初,考試內容已經不局限在課本知識了,有很多是課內外閱讀知識對比答題,這一點我們旁邊鄰居做的非常早,河北,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4

語文需要時間

語文和數學不太一樣,數學是邏輯思維,是對思維能力的考核。數學,要麼學好,要麼不會,要麼答題入流、要麼就是一個解字結束,懂與不懂分界特別明確。

五年級補習數學,可能從40分能補習到90分,但是語文可能就只能到70分了。

語文就是一個磨洋工的學科,見效最慢,急於求成還真的不行,你不僅要懂得滿天繁星,還要了解汪洋大海,也是對老師知識面要求最廣的一個科目。

麻麻們也必須有耐心去指導孩子多閱讀,多看書。

5

小升初

小學分三個學段,一二年級,低段;三四年級,中段;五六年級,高段。

低段的時期,麻麻們一定一定要培養好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孩子們知道自己課堂上該做什麼,回答問題,做筆記.........

如果有娃娃,小學三年級結業時,語文考試在95分以下,麻麻們就要注意了,就要開始抓語文了。

近些年的小升初,也和書籍、政策相互輝映。語文作文題型新穎,考前刷題對語文發揮作用越來越不明顯。

尤其名著閱讀,有點偏成人版閱讀文章,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少兒讀物,因為這些古詩詞,在古代,孩子們也沒有說分級別閱讀,基本上都要去學習,更重要的是,讀雜書萬卷、不如讀經典一部,所以閱讀文章逐漸偏高階很正常。

6

有沒有想過語文拉了分

孩子進入高年級以後,閱讀和不閱讀對成績的影響就逐漸顯現了。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在校外都會報數學、英語培訓班。英語有的從幼兒園都開始學習了,成績較好的孩子,校內數學、英語考試根本就拉不開分數。

反而是語文,我們重視不夠,從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能堅持有效閱讀的孩子很少,因為我們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再加上語文成績體現的慢,就特別容易忽略。

而閱讀的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在成績好一些的娃娃里,往往是語文拉分厲害。

7

語文對之後考學的影響

語文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佔總課時的21%以上。

往遠了看,我們看看高考歷年的變化,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

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

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這也是因為國家現在專註弘揚傳統文化,語文的整體難度就在向上提升,督促孩子們多讀多學習傳統文化。

未來語文的地位還會急劇上升,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所以,閱讀習慣一定要培養,並且要一直持續下去!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8

語文對於其他科目的影響

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很佔優勢。

政治、歷史....主觀題可以當閱讀理解題做了,換句話說,閱讀不好的孩子不僅語文拿不了高分,政治、歷史,甚至需要讀懂題意的數學等理科成績也會受影響。

這種讀不懂題的事情,很常見,不理解題意,本來會得題,由於錯誤的理解而失分,特別可惜。

對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只要在關鍵時候稍加點撥,他的分數就突飛猛進,因為他的基礎知識是紮實的,只是在技巧上有問題。

對於目前市場上的提分班,基本上也是在技巧上有很大的成果,但是基礎的板塊,對於孩子真的是作用不大。

這種閱讀能力高的孩子,最後考的分數甚至比一直看似勤奮的孩子更高,因為孩子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已經很高了。

從專業一點的角度說,站在心理學角度講,人是語言思維的動物,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

而且喜愛閱讀的人,在分析問題、陳述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比從不讀書的人快得多。

9

部編版教材已經來到鄭州的小學,新一年級已經在使用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無形的推著孩子們去做教材範圍內應該做的事情。

而近些年國家也在不停的提倡,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比如,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現在已經第三季了吧。

無時無刻都在推廣傳統文化,而從娃娃抓起也是從源頭就開始正確的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並熱愛傳統文化,隨後發揚光大.

麻麻們也要清楚的認識語文在科目中所佔有的分量,不要臨時抱佛腳,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科目,看多少就是學多少,結果不會騙人。

而對於孩子們學習習慣的培養,麻麻們一定要有意識的培養,不能孩子在你面前學習積極,離開你之後便是另一種態度,讓孩子主動的跟上課堂節奏,慢慢的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語文就是一個需要耐心、多看、多觀察的學科,突擊提高分的概率,不要報有太大期望。

還有些麻麻可能覺得孩子還沒上小學,覺得教改這種事離自己還很遠。

其實,麻麻們的某一次犯懶的想法,很可能就會耽誤孩子很多未來的事情。

隨著教育部考試政策的一次次改革,麻麻們真的要警醒了,不讓孩子從小進行大量的閱讀,你的孩子就會跟不上,一步跟不上,處處有問題。

從幼升小一直到中招,課改是鼓勵每個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沒有提及深度,可能會導致一些麻麻們似懂非懂的認識到孩子要大量閱讀,只要量夠大,孩子的閱讀水平就一定能提升。

所以紛紛買來大量圖書讓孩子讀,生怕孩子落後。買書從來不是件難事,但是你在買書的時候,是否考慮過書的內容適不適合孩子讀?

童書市場上書目魚龍混雜,有些並不適合孩子讀,麻麻們不能因為一時心急,把好的壞的內容一併給孩子。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讀名著,因為新課標要求孩子閱讀的書目90%以上都是名著。

而且名著題目更是全國各地中考乃至高考試卷中的座上客,還是那句話,讀雜書萬卷、不如讀經典一部

所以,現在,你還不應該重視語文學習嗎?

只要你有真實、有觀點、有價值、有深度

和12歲以下幼少兒教育人文相關的內容

還等什麼,來投稿啊,趕緊的!

同時

如果您身邊有幾個讓您十分滿意的優質機構

也歡迎您告訴我們,我們將及時趕往探店

讓更多的在鄭州的麻麻們知道他們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選課 的精彩文章:

TAG:鄭選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