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爸爸英國帶娃:兒子和同學打架,老師竟然不管
本文由騰訊新聞和大觀家庭聯合出品,大觀家庭系騰訊新聞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
關於《100分父母》:騰訊育兒出品,每個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是毫無保留,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生活條件、最好的教育,在育兒之路上都想做到「100分」父母。
本期主角:付立達,全職爸爸,業餘足球教練。
付立達,北京人,自幼練習足球。18歲放棄特長生保送,進入北京國安青年隊,2年後足球夢破滅,重拾書本,在同齡人紛紛畢業的22歲,考入了四川大學。畢業後他在世界五百強工作了11年,拚命工作換來了升職加薪,也換來了和妻子的聚少離多、孩子的陪伴缺失、自己的疾病纏身。
37歲時,他決定辭職給自己放個長假,帶上老婆兒子遊走世界。而在看世界的旅途中,他們意外邂逅英國,就此愛上,大不列顛成了他們家的臨時大本營。
但異國他鄉的生活並非事事如意。來之前,付立達聽說英國特別排外,英國人高傲自大;沒想到在到達英國之後,兒子在學校真的遭遇了這樣的事情……
有一天,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Sean放學回家,付立達看他臉上破了幾個小點,就問怎麼了。兒子說是一個英國同學B**抓的。
付立達一聽,火騰地一下就上來了!剛來英國,語言還不通呢,被人欺負了連告老師都說不清楚,他必須給兒子出頭!
玩得正高興的爺倆
因為自己英語也一般,付立達連夜在家組織了半天語言;第二天一早,他帶著兒子去找老師,一上來就說:「我認為我兒子昨天在學校被bully(欺凌,中國也直接翻譯為『霸凌』)了。」
老師沒有直接反駁,而是開始描述昨天情形:B**想和Sean一起玩沙子,但Sean因為想玩樂高而拒絕了他。B**硬拉Sean過去,Sean掙扎著抓破了B**的手,B**回手抓了Sean的臉,兩人扭作一團,最後是老師出面把他們分開了。她強調「這只是一次偶然衝突,不是bully。」
付立達一聽,心中滿是怨氣:被抓的不是你家孩子,才會這麼輕飄飄一句解釋 ,要抓傷的是個白人孩子,看老師管不管!
眼看就要上課了,加上英語不好,沒法跟老師辯駁太多,他請求老師把兒子和那位同學隔離開來。老師拒絕了他:「沒必要,他倆是好朋友。昨天只是突發事件,我會繼續關注,但沒必要干預太多。」
爺倆在沙灘邊玩石頭剪刀布
兒子真的被Bully了嗎?
帶著一股怨氣回到家,付立達馬上開始查找Bully的相關信息。英國社會尤其重視Bully,除了官方教育網站上的豐富專欄外,還有很多專門幫助學生和家長解決這類問題的協會和組織。查了一圈之後,他才發現是自己搞錯了——被判定為Bully,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惡意傷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目的性的、有針對性的、蓄意的。
第二,欺凌事件的雙方是不平等的,在人數、年齡、身體、背景等方面有明顯差異。
第三,不止一次地出現,或者持續一段時間地多次出現。
這麼一對照,好像這次真不是Bully——倆孩子平時關係不錯,那個男孩也不是故意抓破兒子的臉;再加上他們個頭、體型都差不多,之前也沒打過架。之後付立達又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倆孩子再沒發生過矛盾,是自己小題大做了。說到這,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我的確有點過激,還扯到種族歧視上面去了。」
一家三口都很愛運動
當被問及再發生這種事會怎麼做時,他總結出了一套方法論:晾著不管肯定不行,一定要問清楚事情經過,再觀察他之後幾天的情緒和身體。如果孩子每天高高興興,那父母就可以放下心;如果發現他持續情緒消沉,身體又有新傷害,那就要馬上聯繫學校反應問題,毫不猶豫地保護孩子。
以暴制暴真的管用嗎?
付立達也和國內的朋友談起過這件事,有人覺得,自己孩子受了欺負必須得打回去。「雖然很多父母秉持這樣的觀點,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真的能從根本上保護孩子嗎?」他搖了搖頭。
他想到自己小時候,隔壁院子有一個男孩,父母有點「護犢子」,經常告訴孩子吃了虧一定要打回去。有一天,那男孩和人打架,對方叫上一幫人,拿木棍對他一頓暴打。不知是誰一棍子打在他後腦上,男孩當場昏迷被送去醫院,到現在生活都不能自理。而肇事的那幾個孩子,因為年齡都超過了十四歲,全送去勞教了。
「以暴制暴,是沒有勝利者的。」付立達說。
指著路邊攤的小汽車嘿嘿笑的兒子
然而,也有不止一人反駁過他:不讓打回去,難道讓孩子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嗎?
付立達便向他們祭出了英國教孩子的一句口號:Speak out. Stay safe!
很多孩子受到霸凌後不喜歡說出來,而是選擇獨自默默忍受痛苦——有人覺得被欺負很丟臉,有人是怕打擊報復,也有人是怕爸媽怪自己沒用,還有人自己都沒意識到這是Bully。
Bully的傷害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身體上的傷害,比如拳打腳踢。
第二,口頭上的傷害,比如直介面頭謾罵、侮辱、嘲笑、威脅等。
第三,情感上的傷害,比如無視、疏遠、冷漠、故意孤立、故意挑釁等。
大家都知道前兩種是Bully,卻往往會忽視第三種情況。付立達一開始也沒把它當回事,直到學校老師的一個舉動,讓他對Bully有了新的認識。
英國教育機構製作的「霸凌」圖解
不可忽視的隱形傷害
因為從小受爸爸的影響,Sean很喜歡足球,上學後還開始接受專門的足球訓練,踢球熱情非常高。突然有一個星期,Sean的訓練狀態很不好,老賴在足球場邊不肯起來,就算進場踢球,踢不到五分鐘就又下場了。付立達原以為是他新鮮勁過了,沒有太在意,直到某天Sean跑來跟他說:「爸爸,我不想踢足球了,我想練跆拳道。」
「為什麼?」
Sean支支吾吾了好久才說:「我的同學G**說,他練的跆拳道是世界第一運動,是最好的運動。足球……很差勁!
付立達又氣又笑,一把將兒子抱到腿上,還在電腦上搜「世界第一運動」給他看——搜索結果是「足球」!他拍拍兒子的小腦瓜:「運動沒好壞之分,自己喜歡是最重要的,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一家三口的旅行
好不容易兒子肯重返球場,過了兩天他又悶悶不樂地說:「G**今天又說我鋼琴彈得比他差太多了!」
因為G**和兒子是同桌,付立達以為只是小孩鬥嘴;但觀察一段時間後,他發現G**總說兒子這個差,那個不如他,搞得兒子一天到晚非常消極,以前喜歡的足球、鋼琴都沒興趣練了。他也沒想出好的解決辦法,於是又找老師聊了聊。沒想到老師這次主動提出建議:「如果有必要我會隔離他們兩個,不再讓G**對Sean說類似的話;也請你們觀察Sean的情緒變化,如果情緒一直消極,請告訴我。」
這次付立達只是隨便問問,沒想到老師這麼重視,還馬上行動了起來——當天下午,老師就已經把G**調整到另外一張桌子了,而且上課、吃飯、做遊戲,都把他和兒子分到不同的組。
水下的付立達
三步走,幫助孩子遠離暴力
在經歷這麼多之後,付立達對校園暴力的理解更深了,還自我總結出了「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溝通
一定要和孩子保持持續的交流。全面了解信息,才是妥善解決問題的開始——每家孩子脾氣不同,平時和他多聊聊,對他學校的事有概念。這讓孩子知道你能懂他,你也能更早察覺有沒有霸凌的信號。
第二步,觀察
觀察孩子每天的情緒變化,也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因為光憑自己主觀去感受孩子每天的表現,往往會不客觀、不靠譜。比如父母覺得孩子肯定在學校受欺負了,因為不愛去上學了……但真的是這樣嗎?回顧記錄,可能是孩子因為作業多睡晚了,導致第二天起不來才說不想上學,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第三步,尋求專業幫助
為了避免父母的主觀錯判,可以尋找外部的幫助,比如老師或者家庭其他成員等。這樣父母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綜合來評價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也更容易發現問題,更客觀地判定問題。
「什麼是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當成天使來地呵護。但不是說身體不能磕磕碰碰,而是心理上要乾淨、純粹、對自己有愛、對別人友愛。」在整個採訪過程中,他一直在感謝學校和老師,也悟到了養孩子的真諦——「該管的管,不該管的別瞎著急。」
「沒事兒多和老師聊聊天,沒啥對立的,都是為了咱們孩子好!」
※日常操作!印度學生拼搶大巴翻身上車
※疑似特斯拉手機曝光:窄劉海全面屏 屏佔比給力
TAG:資訊嘗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