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邦為何不殺運籌帷幄的張良?只因「留侯」二字另有玄機!

劉邦為何不殺運籌帷幄的張良?只因「留侯」二字另有玄機!

在古代皇帝開國自然免不了封賞那些為自己打下天下的有功之臣,但是也絕非每一位大臣都能安享富貴,稍有不慎不僅自己會被皇帝誅殺,自己的族人也性命不保,因此每當提起明哲保身的功臣,就自然會想起那位運籌帷幄的張良,韓信用兵如神,決勝千里最後被誅殺,那麼運籌帷幄的張良為何能保全性命呢?

我們都知道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韓信被誅殺,蕭何自毀名聲保全性命,而張良之所以安然無恙,與「留侯」二字有著很大的關係,起初漢朝初定,此時的張良很識時務,自覺的從「帝王師」退位於「帝王賓」的位置,這給足了劉邦面子,當然更重要的還是面對劉邦的封賞,張良的反應著實令人敬佩。

由於張良功績卓著,人所共知,就算是張良自己低調,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因此劉邦表示封張良為齊王,但是張良拒絕了,而且提出將自己封往留地,劉邦欣然同意便封張良為留侯,那麼「留侯」二字有何深意?原來這留地也就是現在的沛縣一帶,就是張良與劉邦相遇的地方。

張良藉此想告訴劉邦自己牢記當年的知遇之恩,而且留地與沛縣毗鄰,說白了就是在劉邦的老家,那裡的人對劉邦的忠誠度最高,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以此也表明自己絕無謀反之心,所以妙就妙在「留侯」二字,一是告訴劉邦當年相遇的恩情,二是表現自己永遠在劉邦的眼皮底下,為他守好老家,如此心意朝臣皆知,百姓皆知,劉邦又豈有不明白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正如張良所表現的那樣,在沛縣一帶造反劉邦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張良無需自毀名聲,一樣可以功成身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歷史明未來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時期有三位大臣想要謀反,前兩位被殺,第三位被李世民封賞!
皇帝責問大臣「為什麼去酒館喝酒」,大臣說了六個字,皇帝大喜!

TAG:知歷史明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