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殺魚弟」自殺: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但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1、
8月3日,曾經爆紅網路的「殺魚弟」孟凡森因與家人發生爭執,服百草枯自殺,目前仍在搶救中。
許多人認識「殺魚弟」是源於2010年11月份的一則「蘇州最年輕殺魚弟」的網帖。
網帖視頻中,一名十來歲的小男孩在魚攤上熟練地將一條條魚開膛破肚。他動作嫻熟、眼神倔強犀利,被網友戲稱為「殺魚弟」。
「殺魚弟」的老家在山東蒼山縣,家裡共有兄弟姐妹6人,他是老大。他從小跟著父母在蘇州生活,父母開了一家水產店,他經常在店裡幫忙。
「殺魚弟」在網上走紅以後,好心人曾資助他重返課堂,但不久他又輟學了。因為父親覺得讀書並沒有什麼用,還不如殺魚賺錢實在。
「殺魚弟」再次輟學以後,父親將自家的水產店更名為「殺魚弟水產」,目的是借著兒子「殺魚弟」的網紅光環賺更多錢。
「殺魚弟」在本該接受教育的年紀里,每天跟著父母殺魚賣魚,交往圈子狹窄,性格也變得暴躁孤僻,經常和家人發生衝突。
有消息稱,2013年,「殺魚弟」曾被父親毒打,眼睛嚴重受損,差點摘除眼球。
幾天前,已經17歲的「殺魚弟」和父母發生衝突以後,幾乎喝掉了100%致死的百草枯。
百草枯是一種劇毒農藥,服毒後獲救的希望渺茫。一位醫生曾說:「百草枯給你後悔的時間,卻不給你活著的機會。」
「殺魚弟」的經歷讓人唏噓之餘,感到十分惋惜和不值。
他的父母不讓孩子接受教育、對孩子實施家暴的行為的確應該譴責,但「殺魚弟」本人作為一個已經17歲、即將步入成年階段的人,輕易放棄自己生命的行為並非明智之舉。
蔡康永曾說:出生的家庭儘管不能任你挑選,人生卻依然是你的,請務必善加揮霍。
生命只有一次,輕易放棄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即使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卻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2、
不久前,女星毛曉彤因父親索要天價贍養費的事上了熱搜。
在天津衛視播出的一檔節目里,毛曉彤的父親向她索要5000萬天價贍養費,並揚言只要女兒給錢就可以斷絕關係,否則就「一起下地獄。」
毛曉彤的父母在她8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分居,在她2歲時徹底離婚,她一直跟著母親生活。
資料顯示,毛曉彤的父親長期吸毒,而且曾因犯罪被判過刑。毛曉彤小時候,父親也未對她盡過實質性的撫養義務。
後來,毛曉彤憑藉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2010年出道以後,因參演多部古裝劇為觀眾所熟知。
毛曉彤的父親看到女兒拍戲賺錢了,就在電視節目上向女兒索要5000萬贍養費,為達目的甚至不惜毀掉女兒。
攤上這樣一個自私貪婪的父親,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幸且無奈的事。
好在毛曉彤沒有被原生家庭的不幸和吸血鬼父親拖垮。她選擇積極汲取正能量,逆風翻盤。
她13歲考入北京專業院校學習國際標準舞,在校期間多次獲獎;17歲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並獲得學年度專業優秀獎學金。
2010年,毛曉彤在古裝懸疑動作劇《女神捕》中飾演甜美可愛的柳兒,由此開始她的演藝之路,之後又參演了《甄嬛傳》、《天涯明月刀》、《錦繡未央》等古裝劇,贏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毛曉彤對事業很用心,對感情也拿得起放得下。在前男友陳翔出軌後,她不糾纏不聲張,快刀斬亂麻,及時止損,被網友稱為「教科書式分手典範」。
伊坂太郎曾說過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如果不幸遇到不稱職的父母,比起自暴自棄和自憐自艾,奮力擺脫原生家庭的陰霾、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王道。
3、
我的大學同學媛媛是一個樂觀豁達、博學多才、有趣通透的女孩。她成績優異,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學金,而且她並不是只會學習的書獃子,喜歡街舞和圍棋,人緣也特別好。
相處久了才知道,這樣一個陽光、優秀在女孩,竟然有一個無比糟糕的原生家庭。
媛媛出生在省城近郊,父母常年吸毒,母親還患有精神分裂症,犯病的時候經常對她拳腳相加;父親有盜竊的惡習,從來都對她不管不顧。
她從6歲就開始靠親戚朋友的接濟生活,經常飢一頓飽一頓。但她從來都沒有抱怨自己的家庭,而是坦然面對這糟糕的一切。
她17歲考上大學以後,母親患艾滋病去世,父親因盜竊被判刑。她成了一名孤兒,學費靠助學貸款支付,生活費則依靠獎學金和兼職打工的收入。
後來她一邊打工,一邊學習,2年就完成了大學4年的課程,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獲得了該校研究生獎學金。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對原生家庭有這樣的解釋:「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
當一個人能夠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並努力掙脫父母加在身上的枷鎖追求新生活的時候,就擁有了幸福的能力。
和命運抗爭的過程道阻且長、荊棘叢生,但當有一天你真正獲得重生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4、
心理學家青音曾說:「當你意識到父母存在的問題,而你自己盡量去避免、去成長的時候,將來你就會成為更好的父母了。」
經濟獨立是擺脫糟糕的原生家庭和不稱職的父母的第一步。
「殺魚弟」今年已經17歲了,馬上就要成年,而且他從小跟著父母殺魚賣魚,有一項謀生的技能和手段,他完全離開糟糕的父母,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實現經濟獨立以後,更需要實現精神獨立。首先從心理上擺正位置: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而是一個獨立的人,有掌控人生、追求幸福的權利;然後自我療愈,將原生家庭和不稱職父母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擺脫不幸的道路有千萬條,一了百了式的自戕是最懦弱、最愚蠢的一條。
不幸的原生家庭和不稱職的父母也許會讓我們走得蜿蜒而艱難,但不妨礙我們殊途同歸的幸福。
人生實苦,路途遙遠,活著才有希望。
作者簡介:靜北,一位有思想沒套路的88年寶媽。
TAG:靜北讀書 |